第443章 大夏古今革新之優劣

字數:5648   加入書籤

A+A-


    大夏。
    九辰山脈。
    紫薇殿內。
    此刻大夏文武百官匯聚於此,怔怔的看著坐於上位的秦天縱。
    就在剛剛。
    秦天縱宣布了了大夏接下來的方針政策。
    從與秦小真商議後,秦天縱也越發感覺到了為大夏軍工賦能的重要性。
    正如前世所言:“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
    如今雖然是修煉文明,但這句同樣適用。
    他看過了“星門”的強大,自然是越發的明白,古今結合的迫切。
    這個世界上的聰明人很多,他從不認為其他都是一些扶不起的阿鬥。
    自己能夠建立大夏,其他人也同樣能夠建立另外的王朝。
    而且說不定比大夏更強。
    作為一個藍星現代人,他也決然是不會固步自封的,相比於較為死板的古人,實際上大夏還是存在著不小的優勢。
    其一,便是大夏重視教育的風氣。
    一直以來,大夏都奉行著“以軍立國,以工振國”的基礎方針。
    這一點在每年耗費極為巨大的教育中便能體現出來。
    除了幼學外,大夏其他階段的學製都能看到“工”學的影子,大夏對於“工”之一字的教育多是從初學開始抓起。
    一旦步入初學的階段。
    大夏的適齡人口便會學習各種初級的實用技能。
    例如打造武器、煉製丹藥、建造房屋,甚至耕田種地等等。
    其幾乎大夏的各行各業都有一定的涉及。
    也正是因為如此,大夏的工匠數量多是呈現幾何式的增長,短短數年時間內,在籍的工匠數量,早已經突破到了一個極為可觀的數字。
    這也是為什麽,大夏能夠極快的產出軍備的緣故。
    有這些工匠的存在。
    大夏幾乎擁有著目前東西兩境乃至於周邊數境最為完善的軍工體係。
    其二,便是大夏重視工匠的風氣。
    大夏一直以來對於“工”都是極為看重的。
    大夏四閣。
    炎黃、軍、神工、萬仙。
    “工”獨占一閣。
    如此便可窺見大夏工匠之地位。
    而且大夏除了設置待遇極為優厚的軍戶外,還設置了“工”戶。
    如此足以見到大夏各方麵對於工匠的優待。
    如此濃厚的重視工匠氛圍也造就了大夏獨特於其他勢力的特點。
    這也是為什麽,大夏在短短的三年內便是成為了東西兩境第一勢力的原因。
    沒有工匠提供大量的軍備,那這個時間可能會延長兩倍不止。
    更為重要的是。
    大夏軍在麵對人數優勢不那麽明顯的戰鬥時,將顯得力量捉襟見肘。
    畢竟大夏王朝迎戰的不是一個單一的異族勢力,而是一個異族勢力的聯合體,在人數上,大夏是遠遠落後的。
    也幸虧他當年知道“科學技術乃是第一生產力”的說法。
    若是不然如何會有大夏的今天?
    也正因為如此。
    如今大夏想要“古今結合”,走出一點獨特的修煉之路,那這良好的改革氛圍便會成為大夏改革的助燃劑。
    隻是這還遠遠不夠。
    大夏如今的工匠體係,多是停留在“應用”方麵,對於其中的真實原理,卻也無人能夠說出個所以然。
    就拿“星門”來說。
    大家都知道“星門”可以傳送,但為什麽能夠實現空間傳送,實現空間傳送的過程是什麽樣的,卻是少有人能夠說得出來。
    眾人對於三維、四維空間的說法更是一竅不通。
    若非是達利安的解釋,恐怕大多數人還蒙在鼓裏。
    再有便是大夏目前的軍工結構。
    從目前來看。
    如今的大夏走的是一條極為“傳統”的路。
    其大夏軍工的推進,多是以軍器監神工為主體,幾乎都是朝著一條既定的路來探索。
    就譬如。
    正因為有了符文技藝的出現。
    才造就了大夏符文箭矢、符文炸彈之類的玩意井噴出現。
    但也隻是停留於此了。
    除了一些威力和功能上的更新迭代外,便也沒了其他形式的軍工發明出現。
    故他如今必須將這一問題擺在明麵了。
    隻有這樣才能將大夏軍工的路扶正,避免其走了彎路。
    隻是饒是如此 ,大夏對於這樣的改革,依舊是出現了多種不一樣的聲音。
    從他宣布此事以來。
    就聽到了數種說法。
    第一種,便是極為頑固的傳統派。
    這些傳統派係的工匠認為,達利安所提出的一些理論不過是危言聳聽,其“星門”之所以能夠實現飛舟的傳送,那還是因為所謂的“傳送陣”的出現。
    而不是如達利安所言的那般打破空間壁壘,進行空間折疊,從而實現空間傳送。
    至於秦小真之前說的人體五行說。
    那也不過是歪門邪道罷了。
    在這些人看來,工便是工,不涉及修煉,隻涉及器物,至於如何修煉,那是個人的事與他們何幹?
    他們頂多是煉製丹藥的罷了。
    而丹藥如何使用,那就得看個人情況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二種,便是標新立異的革新派。
    在時代融合的大背景下,不是所有古人都是固步自封的,自然還是有一部分人秉持著極為開放的觀念。
    其中孟勝、歐冶子、孫思邈便是其中的典型。
    這些人算得上大夏高層的一員。
    自然接觸的東西,也往往比一些底層的工匠接觸得更多。
    他們十分清楚大夏目前所擁有的這些東西來自於何方。
    其中一部分,乃是由他們那深不可測的王上提供,那些層出不窮的圖紙、詳細至極的煉丹手法和丹方便是其中一方麵;另外一部分便是他們各自的奇遇。
    也正因為如此。
    這些人對於革新的要求也越發的急迫。
    畢竟他們都是第一手的接觸人,自然知道大夏目前已經到了一個不算是瓶頸的瓶頸之中。
    一旦他們王上不提幫助亦或者他們腦海中的東西也用得差不多了,那後續又該如何發展呢?
    大夏每年花費大量的錢財養工匠,可不是讓他們原地踏步的,而是需要不斷的革新,不斷的助力大夏崛起的。
    隨著天地異變的加深,如今大夏的平均境界越來越高,麵對的敵人也是越來越強。
    若是還如同以前那般,說不定大夏今後再也用不到這些軍備了。
    畢竟當人力大於物力的時候,又有什麽人願意用物力呢?
    故。
    以歐冶子等人為代表的神工對於“古今結合”一事的態度卻是極為的鮮明,那就是不遺餘力的探索。
    也正因為如此。
    秦天縱才感覺到阻力倒是不算太大。
    畢竟這些人占據了大夏神工的半壁江山,有他們的支持,這革新倒也沒那麽難以推動。
    當然了。
    除了這涉及工匠的兩派外,還有著另外一派。
    那便是大夏官吏這邊的一些不算阻力的阻力。
    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錢”之一字。
    改革是需要用錢的,而不改了才有錢。
    因為大夏將滄溟界域劃分為四府兩王國之後,大夏目前的財政狀況倒是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了。
    畢竟滄溟界域這塊地方本就一窮二白,如今又接納了這麽多異族。
    那花錢的地方可就多了去了。
    “工”本來就是極為耗錢的存在,其甚至能夠比擬大夏軍的花費。
    若非一係列的“撈錢”措施,恐怕如今的大夏神工閣依舊是入不敷出的局麵。
    “劉尚書,你就跟孤透個底,戶部到底能拿出多少錢來?”秦天縱看向了掌管錢袋子的劉成彥。
    喜歡鑄無上運朝,我為人族挽天傾請大家收藏:()鑄無上運朝,我為人族挽天傾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