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北上前夕

字數:2933   加入書籤

A+A-




    太子朱標在離開武英殿的臨時朝會之後,他獨自一人,僅帶著幾名侍從,踏上了返回東宮的路途。他深知接下來的賑災工作將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他全身心地投入。
    回到東宮後,朱標立即讓呂氏開始著手準備行李。呂氏在得知朱標要北上河南的消息後,她精心挑選了一些必要的物品,以確保朱標在賑災期間能夠應對各種情況。
    於此同時,朱標也深知這次離開東宮,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無法處理宮中的事務,因此他特意召集了東宮的官員和侍從,向他們詳細交代了宮中的各項事宜。
    在完成這些交代後,朱標的心中稍微輕鬆了一些。在準備休息,呂氏為朱標寬衣解帶的時候,她開口說道“殿下,此次北上,又正值洪水泛濫,切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
    朱標聞言,轉過身來,握住呂氏的手,微笑著說道“覓兒放心,我會注意的。此次北上,我不僅會親自視察災情,還會安撫百姓,讓他們知道朝廷對他們的關心。
    同時,盡管雄英這孩子已經年滿十五,但在我的眼中,他仍然是個尚未成家立業的孩子。若非情況異常緊急,身為父親的我,是絕不會允許雄英這孩子孤身北上賑災的。然而,世事難料,為了大明的安定與百姓的福祉,他必須挺身而出,承擔起這份重任。
    而隨著我此次北上押糧視察災情,雄英這孩子也得以暫時退下前線,不必再親身冒險。這對於他來說,無疑是一種解脫。畢竟,他還年輕,未來的路還很長,不必急於一時去承擔過多的責任與風險。”
    呂氏在一旁默默地看著朱標對雄英溺愛的眼神,心中五味雜陳。她明白,同樣作為朱標的子嗣,雄英所受到的偏愛是無可比擬的。這不僅僅是因為他是道祖老人家口中的皇太孫,更是因為他身上所承載的期望與責任。然而,呂氏並不甘心,她始終堅信自己的允炆也有能力擔此重任。
    她心中暗自發誓,無論付出何種代價,哪怕是犧牲自己的性命,也要努力讓允炆取代雄英的地位。這種執念已經深入她的骨髓,成為她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盡管心中這樣想,呂氏在表麵上還是保持著應有的禮節。她輕聲對朱標說道“殿下,雄英這孩子身負重任,於公來說,他確實應該親身北上賑災,以彰顯皇家的仁愛與擔當。但於私來說,臣妾也是母親,自然不忍心看到他以身犯險。
    常姐姐走得早,留下偌大的東宮俗事,這些年來多虧了殿下和臣妾共同打理。早些時候,臣妾尚不懂如何協助殿下管理東宮事務,如今才漸漸得心應手。如今允熥這孩子也接回東宮居住,臣妾更是倍感責任重大。
    殿下,臣妾說這麽多,其實隻是想告訴殿下,無論您身在何處,臣妾都會在東宮等您平安歸來。”
    朱標聽了呂氏的話,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暖流。他輕輕地點了點頭,說道“覓兒,這些年你辛苦了。我知道你對東宮和孩子們都付出了很多心血。請放心,我會盡快的,平安歸來與你們團聚。”說完,他輕輕擁抱了一下呂氏,然後鬆開手,轉身走向床邊準備休息。
    次日,朱標就全心投入到北上押糧的事務當中,而隨著朱標離開東宮。呂氏連忙叫了貼身侍女去叫自己的父親,她要跟自己的父親聊聊接下來的事。
    ……
    幾日後,朱元璋這邊已經集結了三萬兵馬以及一百五十萬石賑災糧,萬事俱備,隻待一聲令下,便可馳援災區。此時,一封來自朱雄英的緊急奏折打破了朝廷的寧靜。
    武英殿內,朱元璋正端坐在龍椅上,仔細審閱著大孫子的奏折。突然,他的眉頭緊鎖,臉上露出了憤怒之色。他猛地一拍禦案,奏折被震得飛起,散落一地。朱元璋憤怒地朝朱標等人說道“真是豈有此理!這些所謂的一縣一府的父母官,竟然不顧百姓的死活,將官倉糧食倒賣給那些發國難財的奸商!他們這是要把百姓往絕路上逼啊!”
    戶部尚書、兵部尚書等人見狀,紛紛低頭不語,生怕觸怒了皇帝的逆鱗。朱元璋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心情,然後繼續說道“傳旨下去!汝寧知府李仁道賑災不力,擅自倒賣官倉糧食,貪汙巨大。著即處其剝皮萱草之刑,以儆效尤!同時抄家滅族,以絕後患!”
    朱元璋的話語中充滿了威嚴與憤怒,仿佛一股凜冽的寒風掠過朝堂,使得在場眾人皆感不寒而栗。他深知,此時必須采取嚴厲的措施,嚴懲那些貪婪腐敗、心懷不軌的官員,方能震懾那些心存僥幸之徒,確保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讓百姓們早日脫離苦海。
    朱元璋臉色鐵青,眼眸中閃爍著淩厲的光芒。他環視四周,沉聲道“咱知道,此次洪災給百姓們帶來了無盡的痛苦與災難。然而,在這危急關頭,仍有一些官員膽大妄為,貪汙賑災款項,置百姓生死於不顧。對於這些官員,朕必須嚴懲不貸,以儆效尤!”
    說罷,朱元璋的臉色稍微緩和了一些。他接著說道“雖然有些官員令人失望,但也有一些官員在賑災工作中表現出色。比如新蔡縣令王誌,他賑災得當,不拘一格,組織幸存百姓修建堤壩,減少洪災影響,功勞甚大。咱決定,著即升任其為汝寧知府,全權處理轄區內賑災事宜。”
    朱元璋的話音剛落,殿內的氣氛頓時輕鬆了許多。戶部尚書等人紛紛點頭稱是,對朱元璋的決策表示讚同。而站在一旁旁聽的朱標則心不在焉,心裏正惦記著自己的寶貝兒子朱雄英。
    待處理完這件事後,朱元璋最後囑托道“標兒、保兒、九江,此次你們肩負重任,帶領大軍並攜帶賑災糧北上。咱知道,雖然連日的暴雨已經停歇,但道路想必是泥濘不堪,行走艱難。然而,時間緊迫,容不得有絲毫的懈怠。
    咱大孫那裏的百姓正飽受饑餓之苦,糧食儲備已經岌岌可危。這批賑災糧是他們生存下去的希望,也是咱朝廷對百姓的關懷。因此,你們務必全力以赴,能快就快,盡快將糧食送達目的地。”
    喜歡朱元璋好聖孫何止可旺三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朱元璋好聖孫何止可旺三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