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明日之人(上)

字數:5002   加入書籤

A+A-


    ……
    海睿明抹了抹頭上滲出的汗水。
    毫無疑問,那個說出“行於黑暗淵麵之上”的存在,正是亞伯拉罕三教信奉的那位“唯一神”。
    至於這個和陸明交談過的,究竟是那個世界裏兩個爭奪“耶和華”之名神明裏的哪一個,是《新約》的還是《舊約》的,他就不知道了。
    他下意識問出了一句話:
    “所以……天堂是存在的?”
    “存在,”
    陸明攤了攤手:
    “甚至連地獄也存在。
    “都不大,天堂的大小接近一個行省,地獄大一點,相當大半個澳洲吧。
    “但它們並不在宇宙之外——而是就在宇宙內。
    “還有靈山、高天原……全都藏在人類的可視夾角之外,在人類的感知邊緣。
    “很多時候,它們甚至會和人間的某些區域重疊,也因此誕生了不少目擊報告,基金會需要定期檢索網絡和媒體,清理這些內容。”
    海睿明目光有些呆滯:
    “但,聽你這麽說,我總感覺……
    “即使那些信徒虔信神明,最終獲準進入天堂……好像也不是什麽終極救贖……”
    “當然不是,”
    陸明歎息:
    “他們也隻是躲進一個小小的,不安定的庇護所。
    “甚至,進去的都不是他們的完整意識,
    “信徒們被準入到天國的,隻是被提取出來的一部分模因和思想碎片,然後,這些碎片會成為‘神’隱秘居所中的裝飾品——24小時高聲歌頌神,為它抵擋虛無。
    “你可以理解為,從人變成了神的掛畫和籬笆。”
    “……”
    陸明正色,一字一句地說:
    “所以,那不是人類的正道。
    “我們隻有前進一途。
    “作為一個獨立種族,不斷前進,不擇手段地前進。
    “在抵禦宇宙虛無的同時抱團取暖,去拓展文明、知識、科技與概念的邊界,
    “向一個不知道是否存在的理想明天邁進。”
    會議室內沉寂了下來。
    陸明轉身,俯瞰萬家燈火,海睿明接過小綠遞過來的一杯水,一飲而盡,訥訥不言。
    陸明透露的信息,對他而言,實在有些超綱。
    但並非不能理解——相反,他確實跟上了陸明的思路。
    但他也著實需要消化一陣。
    一旁,一直安靜聆聽的激光鳥,發出了震蕩波的聲音:
    “我同意陸明的看法。
    “在一個存在‘強大到與大多數種族拉開距離的超自然實體’,亦即神明或魔鬼的世界,這些信息是符合邏輯的。
    “這能解釋神明與凡人種族的關係,也能解釋許多種族傳說中,神明數量的悖論。
    “如果這些實體在種族層麵的數量足夠多,且繁殖方式可持續,那麽便可以自行成族,比如我們塞星人,這樣便能創造自己的文化,世界觀,生死觀,從而逃離虛無與孤獨的吞噬。
    “可那些神、魔的數量太少了,即使人類記錄的不同神係,那些神族的人數也太少。
    “這種情況,在這個宇宙也有——並非所有文明都由個體組成,有些文明隻有一個個體,有些隻有數個。
    “而這些能用肉身抗衡隕石,甚至直麵超新星爆發的生物,無一例外選擇了封閉自己,長期沉睡,或去除意識,成為純粹的野獸或絕對生物。
    “對它們而言,發展與繁榮是全無意義的,甚至存在與否,都不重要。
    “麵對宇宙,它們選擇埋頭做了鴕鳥。”
    陸明點了點頭,轉身麵向會議桌:
    “而這,也是為什麽我一麵將人類推上宇宙之路,同時又反複強調‘人類’這個核心概念的原因——
    “人類必須強大,
    “但人類不能孤獨。”
    少年上前兩步,指點了一下會議桌。
    磁流體桌麵瞬間凸出一個小針尖,光芒從中射出,在空中打出一個立體全息體係。
    海睿明凝視著那圖像中的存在。
    他知道那是什麽,陸明曾給他講述過。
    但無論看多少次,他都會覺得震撼。
    那是一個多足物體,按照全息圖比例尺顯示,大概高四米,長八米。
    乍一看,那仿佛一隻巨大的水熊蟲,但它的肢體更加修長,結構更加緊實,甚至有些健碩。
    它有明顯的機甲特征,有十個長短不一的肢體,中間的六肢具有鮮明的步行、攀爬甚至格鬥用途,粗壯巨大,尾部為金屬結構;剩餘的兩對肢體十分精密,明顯用於高精度作業。
    它的外裝甲並不棱角分明,而是有弧度的,類似昆蟲的外骨骼,其上標注著各種文字——
    納米塗層、多功能複合皮質裝甲、超合金層、隔溫抗壓層、增強結構、流體減震及動能吸收模塊、主動防禦係統、兩用無人機陣列、仿生蜂群、汲能設備、礦物轉換模塊、太空橋模塊等。
    它的全息圖是透視的,因此海睿明可以看到這個物體內部構造——
    這個東西的中央,一個人仰躺在類似機師椅的巨大座椅中,腦袋被連接線纜的巨大密封頭盔吞沒,全身覆蓋類似外骨骼般的大量精密機械結構,身體浸泡在維生溶液裏,標注為“意識剝離型多功能維生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副軀體中還有不少折疊起來的部分,標注著“種子庫”、“工作模塊”、“主備用輔助決策單元”、“特化型變形齒輪”、“聚變爐”、“無工質引擎核心”等等。
    整體上看,它仿佛一隻多足的機械猛虎,或充滿威脅性的鋼鐵巨蟲,又像是一個身披重甲的作戰單位。
    海睿明知道,這個東西還有變形功能——它可以根據需要,變形成接近人形的重型作戰單位,工程作業單位,還可以變形成飛船、潛艇、地麵載具,甚至變成建築的一部分,還可以單兵離開和突入大氣層……
    但它不是機甲,不完全是。
    機甲,說到底隻是一種載具,駕駛員並不能長時間睡在裏麵,更別提吃喝拉撒。
    但這東西,它是人類的第二層皮膚,第二具軀殼,甚至第二個子宮,其設計思路,便是在最極端的情況下,在最嚴酷的外部環境中,一個人可在其中度過完整的一生,從生到死都不必出來。
    它是戰甲,是房屋,是微型生態圈,更是人類橫渡星海時的肉身。
    它是“民用輔助機械單元”、“軍用機甲”、人類,這三個概念的統合體,是人類科技與塞星科技的至高結晶,是地球文明史上技術含量最高的東西。
    它還沒有被正式命名,而陸明將其稱為——“新生”。
    在他的設想中,這便是宇宙時代人類的模樣。
    “新生”的驗證機還在不斷迭代,尚未實裝,也沒有對外公開。
    在陸明看來,它隻是個雛形,是驗證思路的試作型,是人類“啟航時代”的小木筏。
    它的存在,會逐漸開放給孩子們,學生們,並讓他們嚐試在地球大氣層內和地心使用。
    但少年曾說過,這東西隻用來驗證思路的,他對它並不太滿意。
    這還不夠。
    他相信,未來,人類會在它的基礎上,設計出更加強大,更加多樣,更加個性化,甚至概念完全迥異的“身軀”。
    海睿明知道他為什麽這麽說——對於一個駕駛過雷翼王那樣的怪物,乘坐過外星人的泰坦巨艦,甚至自己造了一艘的人來說,這種小東西太不夠看了。
    但陸明也說過,這個粗糙的雛形,是人類在宇宙時代發出的第一聲真正的啼鳴。
    下一代人完全適應它的時候,便是宇宙對不再脆弱的人類,敞開懷抱的時刻。
    ……
    喜歡巨獸獵殺者請大家收藏:()巨獸獵殺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