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絕世高手

字數:12477   加入書籤

A+A-


    一曲過罷,楊玉環朝著李隆基的方向行了一個謝場禮,便重新隱入扇中,在宮女的簇擁下離開了舞台。
    跳了一曲,出了一身的汗,衣服上有些地方已經被浸濕了,畢竟跳舞不能穿的太厚,不然施展不開動作變形,她體重又高,自然容易出汗,不像其她五名舞者,基本都是九十一百斤,就她一個一百三。
    她濕身的模樣自然是不能被人看到的,會讓人浮想聯翩。
    她得回去洗個澡。
    李隆基仍然回味其中,閉目回想著方才的整首新曲,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他已經記住了。
    群臣沒有出聲喝彩,因為貴妃跳舞,喝彩不合適,你可以稱讚貴妃的其它方麵,但是不能稱讚她跳舞跳的好,那是聖人才能說的話。
    “太真啊太真,今夜實在是讓朕刮目相看,她比平日裏舞的更好,”李隆基撫掌感歎,與一旁的妹妹玉真公主說道:
    “不能依你,這三章清平調得算上,否則太真不樂意。”
    玉真公主頓時皺眉:“王維不擅此道,他的詩裏很少會出現女子,你就不怕他亂作一番?”
    是的沒錯,王維的詩裏確實很少描寫女性,但也不是沒有。
    比如那首當下在長安非常膾炙人口的《洛陽女兒行》。
    這首詩描述的是一位家在洛陽的貴族少婦的日常生活,寫盡了嬌貴之態,本來沒什麽問題,結果王維偏偏在最後一句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反轉: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
    這最後一句,完成了整首詩的終極反諷,一貴一賤的超級反差,被稱為“雖語不涉諷,但諷意存焉。”
    至於另外一首《西施詠》也是一首諷詩。
    所以玉真公主知道,王維寫女人,一個不好就會加點諷刺進去,這是王維的一貫尿性,今夜是上元宮宴,王維如果一下收不住,那真是要了命了。
    李白就很少有諷詩,是因為出身不好,得罪了人要挨打,王維不怕啊,來來來,你打老子試試?
    “他又不是蠢貨,敢在今天亂來?”李隆基沉聲道。
    玉真公主內心一歎,不再勸了,雖然李白是她舉薦的,但是她希望王維贏,感情嘛,也是講究個先來後到的。
    “召王維,”李隆基淡淡吩咐一聲。
    隨著一名內侍前往王維所在的方向,大家的心思已經從剛才的樂舞中脫出,心知今晚的重頭戲來了。
    王維的職位,是殿中侍禦史兼太樂丞,這個級別對於李白來說,已經是高不可攀了,但是李白其實還看不上。
    今年已經四十一歲的李白,就算中了進士,還能咋地?當個候補老老實實排隊吧。
    就算是榜首頭名,職位多半也是什麽縣丞縣尉,想要往上走也是不可能的。
    崔圓的年紀還沒他大,中了武舉,還是博陵崔,都隻是一個看大門的,要不是李琩,他現在還是一個看大門的。
    何況崔圓的政治嗅覺,壓根就不是李白能比的。
    “看你的了,精神點,不要怵,你能行的,”裴迪為好友不停的打氣道。
    他是李琩的幕僚,也是王維的至交,王維好多詩裏都描述了與裴迪之間的友情,所以人家裴迪肯定是向著王維的,也對王維有信心。
    “臣王維,拜見聖人,”王維在主看台下,朝著李隆基躬身行禮。
    李隆基微微一笑:“愛卿起身,李白的新詞,你覺得如何?”
    王維道:
    “答聖人,第一句雲想衣裳花想容,當中兩個‘想’字,正應填詞‘若非’,為兩個平調,‘會向’是一個滑調,更添整首美感,第一章詠貴妃,重在二“想”,次句自不能以人接出,因為沒有哪個女子還能襯的起貴妃,於是李太白便映花說,堪稱絕妙,其後詠花,脫胎烘染貴妃之如花芳豔,實乃造化之工,臣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什麽叫專業?這就叫專業,李隆基微笑點頭,朝周圍道:
    “這便是朕的太樂丞,惟有七絕之豪,才能品味李白詩中真意。”
    說罷,李隆基看向王維,半開玩笑道:
    “你為朕所鍾愛,又領太樂署,今日能不能挫了李白銳氣,就看你了。”
    王維點了點頭:“臣願以舊樂作新詞,以接太白三章。”
    “好,”李隆基拂了拂袖子,王維緩緩退下。
    眼下很多人都為王維捏了一把汗,本來說好的鬥詩,現在好了,鬥詞了。
    毫無疑問,王維需要臨場發揮,但是李白三章雖是新出,卻已經深入人心,王維能不能幹得過,其實當下大多數人並不看好。
    連李琩也不看好,沒辦法,王維遇到的,是華夏史上詩賦一道的金字塔尖,值得慶幸的是,李白眼下還未攀頂。
    真要是處在巔峰的李白,誰來了都是白送。
    自古文章憎命達,詩人不幸詩家幸,李白現在還不慘,他是越慘越牛逼,跟杜甫一樣,當然了,王維其實也是。
    那麽王維出場,陣仗就大了,單是負責抄錄詩詞的官員,就多達十二個。
    因為王維一般應製作詩,句子都很長,而且極盡華麗之辭藻,文學水平不高的,都沒辦法記錄,會卡字。
    詩人作詩,你不能拘束他,而是他想幹什麽就幹什麽。
    換成別人,興許會四處溜達尋找靈感,但是王維不用,這小子坐禪功夫相當牛逼,就這麽枯站當場,閉上雙目,展開了他內心的宇宙世界。
    半晌後,王維左手微抬,打出一個手勢,手持詩板的官員們頓時聚精會神,因為他們知道,王維要開始了。
    “此民間俗樂曲牌,臣作七首,以一‘靜’字,接太白之‘動’,以六言對七言。”
    說著,王維深吸一口氣,緩緩吟誦道:
    “厭見千門萬戶,經過北裏南鄰。”
    “官府鳴珂有底,崆峒散發何人。”
    “再見封侯萬戶,立談賜璧一雙。”
    “詎勝耦耕南畝,何如高臥東窗。”
    “采菱渡頭風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裏人家。”
    “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鬆夏寒。”
    “牛羊自歸村巷,童稚不識衣冠。”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
    “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
    “桃紅複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
    “花落家童未掃,鶯啼山客猶眠。”
    “酌酒會臨泉水,抱琴好倚長鬆。”
    “南園露葵朝折,東穀黃粱夜舂。”
    從第一句開始,人們便已經被王維帶入了一種悠然之田園風光的場景之內,仿佛置身於山野之中,正在躬耕細作。
    田野、山澗、花樹、孤煙、村莊、孩童、渡口、鳥鳴、牛羊、幼童、夕陽
    盡是一片怡然自得的山水田園。
    這便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畫雙絕的王摩詰。
    但是這首詩在今夜很難有人共情。
    王維年輕時候,本來也是一個積極向上的青年,又極富才學,起點又高,這輩子的成就,本該是可以達到中樞級的,他的弟弟王縉,曆史上就做到了宰相。
    但是人一旦有所偏好,勢必影響其它方麵,做官的人信什麽,都不能信佛,那會讓你心慈手軟,清新雅淡、不與人爭。
    王維信佛之後,性格逐漸出現變化,加上妻子過世,逐漸使他心境淡泊、閑遠自在,一意追尋意趣之妙,再也不想仕途之事。
    但是今天在座的,大多數可都是官,他們的心境和王維正好是兩個極端。
    他們喜歡的王維的詩,向往詩中的田園風光,但絕對不會生出歸隱之心。
    所以王維的詩,給了在座的人一種不切實際的幻境,那樣的生活無疑很美好,但是我永遠不會選擇那麽過。
    包括李隆基。
    他是非常了解王維的,也知道的王維的詩歌風格比之從前,有著極大的變化,正所謂詩為人之意,從這首詩當中不難看出,王維有隱居的念頭啊。
    怎麽?在朕的治下做官,不順意?
    但這並不代表李隆基不高興,正好相反,王維的這七章詞,展現出的全都是美好的事物,確實是一篇完美的田園樂詞,容易在民間普及成歌謠。
    “很好,朕非常喜歡,不愧是朕的禦用詩詞大家,賜金魚袋,”李隆基並不吝嗇自己的稱讚,而且確實是發自內心的喜歡這首詩。
    李白隻能是銀魚袋,但是人家王維肯定是金魚袋,因為王維級別雖然還不到,但人家本來就有金魚袋,還有金魚符,這是早年間聖人額外賞賜的。
    “百姓怡然自得,山水田園令人豔羨,這便是聖人治下的盛世景象,”李林甫借著李隆基的稱讚,站出來道:
    “臣以為,此番王維勝出。”
    賀知章聽到這句話,頓時不滿,他不是認為王維作的不好,而是相比李白那首,確實是差了些,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
    無論是用詞、音韻、想象、生動,都是王維輸了一籌嘛。
    “右相不擅詩詞,你來評價優劣,不太合適吧?”賀知章明顯是在維護李白。
    人家有傳世名詩啊: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李林甫呢,一首都沒有。
    專業的事情確實需要專業的人來評判。
    李林甫嗬嗬一笑:
    “老夫不擅作詩,並不代表不擅品評,詩有六義: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李白為比,以彼物比此物也,王維為興,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今屬改元之年,老夫覺得,王維詠的是太平之年的民間景象,要比李白高出一籌,當然了,若隻論詞不論意,那是李白贏。”
    裴耀卿也在一旁跟著點頭道:“詩重在一個意字,王維之作更有意境。”
    見到台下眾臣開始爭論,李隆基笑了笑:
    “既有爭執,捎帶再論,不以一時判輸贏,朕還要給他們出題呢。”
    說罷,李隆基朝身後小聲吩咐一番。
    押寶正式開始了。
    這完全就是耍賴,李白王維都已經鬥了一場了,而大多數人都覺得王維輸了一籌,這個時候才開始押寶,押注王維的肯定不多。
    到時候基哥如果判王維贏,會大賺特賺。
    既是莊家,又是裁判,太不公平了。
    “這可怎麽押啊?”蓋卿肯定是懵逼的,雖然他是第一次參與宮廷押寶,但人家本身也是一位賭道高手,心知當下非常難以判斷。
    因為心裏有了偏倚,他也覺得李白勝了一籌,當一個人已經占據優勢的情況下,那麽你選擇押注另外一個人的可能性,肯定就小了。
    但是蓋擎覺得,王維又是具備反敗為勝,絕境反轉能力的,所以才會猶豫不決。
    這特麽怎麽押?
    正如股市一片綠,你肯定不會進,股市一片紅,你就要猶豫了,進還是不進呢?不進吧,錯過機會,進吧,擔心被套。
    蓋擎眼下的心境就像是一位股民。
    他的十根金鋌,這可是自己的,不是河西進奏院的,進奏院的錢他不會私用,都是用在了正途。
    “蒙吧,我也不知道該押誰了,”李琩苦笑道,聖人玩陰的啊。
    韋妮兒卻在一旁疑惑道:
    “李白的詞譜了新樂,王維卻沒有,是不是代表聖人屬意李白?”
    蓋擎頓時恍然大悟:“是這個理,我怎麽就沒有想到?”
    “是個屁!”張盈盈直接粗口道:
    “這是宮宴,田園樂乃民間俗樂,難登大雅,聖人自然不會令教坊在興慶宮演奏,不是看好李白,是王維的詞,不應景。”
    像她這樣平時鬥雞走狗,喜好賭博的,偶爾激動之下蹦出來一句髒話,是很正常的,韋妮兒鬥雞的時候也難免。
    習慣說髒話和說髒話,這是兩個概念,沒有哪個人一輩子都不說髒話的。
    李琩點頭笑道:“二娘說的對,此番二人所作,沒有題目約束,都是即興而為,接下來聖人要出題了,而王維最擅應製,李白在這方麵還是要差一些。”
    “不管了,押王維,”蓋卿掙紮半晌,終於做出了決定。
    張二娘一臉鄙夷的瞥了蓋擎一眼,十根金鋌,至於這樣嗎?
    隻見她接過內侍遞來的毛筆,在單子上寫下了自己的押注:昆山潤毛發玉撥一支,藍寶石簪頭一支,金銀絲四蝶釵一支,水精鸚鵡釵頭一支
    看她的押注,不難想到,她現在真的很窮。
    度牒之後就是一個出家人了,家裏的錢也不能隨便要了,平日的花銷都是她從前的積蓄,可謂坐吃山空。
    如今做了女冠,平日裏身著道袍,發髻是以木製釵飾固定,所以她的那些珍貴寶釵,確實用不上了。
    押寶是什麽都可以押的,人家會以公平的兌換價格,給你折算成硬通貨,別的地方公平不公平不知道,宮宴押寶的賠付機製,絕對公平。
    李琩也隨便押了一些,他現在不需要靠押寶掙錢,但是非常擔心靠押寶賠錢,所以押的不多。
    但韋妮兒押的狠啊,人家有嫁妝,那是一筆龐大的財產,李琩都不能動的。
    這又跟股市一樣了,當爹的圖個謹慎,慶幸自己撤出來的及時,回家一看,兒子加杠杆入市。
    看台下,李白王維各賜席位,兩人就這麽相對而坐。
    除了起初的揖手見麵禮之外,兩人的目光再也沒有接觸過,看著跟仇人似的,但其實並沒有什麽仇。
    李隆基在台上,與一眾嬪妃貴戚私聊一陣後,看向李林甫道:
    “朕先不出題,讓朕的臣子們來設題,你與李適之商量一下,選一個出題之人。”
    我特麽和李適之商量?李林甫表情不變的起身答應,他算是看出來了,聖人絕對有心扶持李適之,不然對方有什麽資格跟我商量?
    “請吧,李憲台,你屬意何人呢?”李林甫隔空問話道。
    李適之今晚的酒興極高,就在李林甫問話的時候,他還在舉著杯喝酒呢,而且不在自己的座位上,與一幫酒友在一塊。
    宮宴風氣開放,座位不是定死的,否則哪是參加宴會,分明就成了開會了。
    “不敢,右相為中樞魁首,您拿主意即可,”李適之起身笑道,態度頗為恭敬。
    完蛋了李林甫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小子絕對是要上去了,故意表現得尊敬自己,就是做給聖人看的。
    因為聖人對左相的位置隻有一個要求,不要跟我李林甫對著幹。
    “那好,老夫就不推辭了,”
    隻見李林甫離開座位,在場內環顧,目光在一個一個的大臣身上遊視,實則是在思考,聖人為什麽要讓臣子出題?
    但是他的目光落在武明堂身上的時候,便什麽亂七八糟的念頭都沒有了。
    眼下貴妃更衣還沒有回來,不正是聖人與武氏見麵的好時光嗎?
    既然猜不透聖人心思,那便挑一個聖人肯定會滿意的選擇。
    實際上,李隆基什麽心思都沒有,他是習慣了故作玄虛,讓大臣們遐想,他們猜不到,就顯的朕高深莫測,這是心術。
    “裴夫人新來長安,不如就請下場,為李、王二人出題吧?”李林甫笑嗬嗬道。
    武明堂微微一笑,爽利的起身,邁著六宮之主的步伐進入場中,朝著看台上的李隆基納福道:
    “外甥武氏,願為二賢出題,請聖人恩準。”
    “準了,”
    李隆基笑了笑,目光落在武明堂身上,他終於可以正大光明的審視這位美人兒了。
    得不到的總是令人騷動,以前有武惠妃擋著,現在有楊玉環攔著,朕何其不幸?
    武明堂的氣質,在今晚的宴會上,那也是數二數三的,貴妃不在,她便是最耀眼的,尤其喜歡素色襦裙,更是襯托的仿若仙子。
    她並沒有走向李、王二人,而是繼續道:
    “今我大唐健兒正值隴右與賊人拚戰,昨日有王昌齡、王之渙邊塞二篇佳作,臣妾有幸在場,今日得見李王二賢,自是生出一份小心思,便將二王也算進來,四篇共論,慶吾皇之改元,慰藩鎮之兒郎。”
    “說的好!”李隆基撫掌起身,環顧場內,正色道:
    “長安之樂,邊塞之苦,皆是人間,汝等居於安處,當不忘朕之守疆兒郎,就以邊塞為題,處安而思危,九州則安。”
    所有人全都起身,做出雙拳交擊的手勢,以敬邊疆將士。
    “我先來,還是太白先來?”王維抬手看向李白。
    這兩人都是邊塞詩高手,王維去過隴右好多次,李白次數少一些,但是人家想象力牛逼啊。
    王維覺得今晚這樣的場麵,由不得他有更多的時間思考,而且武明堂將王之渙和王昌齡給算進來了,而他和李白,都聽過那兩首了。
    兩人壓力大呀。
    那兩篇可不是那麽容易就能比下去的。
    李白笑道:“賢者在前,兄先請。”
    王維也不客套,點了點頭,隨即陷入沉吟,腦中回憶起自己當初幾番奔赴隴右的所見所聞。
    隻是片刻,王維便起身吟誦出來,不過這一次,節奏有些慢,可見是邊思考便作,難度非常大,類似於曹植的七步作詩。
    他的腦海中隻是起了一個大致的框架,便純靠超強的臨場應對及超絕的靈活思維,詠出一個大長篇:
    “新豐美酒鬥十千,鹹陽遊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係馬高樓垂柳邊。”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重隻似無。”
    “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於。”
    “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雲台論戰功。”
    “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
    “好啊”無數人開始擊桌慶祝。
    大唐不流行鼓掌,擊打桌麵就等於是鼓掌,一時間,整個興慶宮啪啪啪啪的聲音響徹不絕。
    因為王維這一次,沒有用什麽華麗的辭藻,隻要你聽入耳中,便已知其意。
    少年俠少,英雄本色,勇武殺敵,天子論功。
    高手便是這樣,我要保證我作的詩,大家都能聽明白,別看王維是應製高手,人家不按應製的格律來,也是高手高高手。
    “真神人也,”蓋卿感歎道:
    “李太白定要焦慮了。”
    李琩笑了笑,焦慮?李白?
    李白會在別的事情上麵焦慮,但在鬥詩方麵,絕無可能。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李白是遇強則強,完全是考試類選手。
    “你瞧瞧他那副樣子,像是焦慮嗎?”李琩指向遠處一臉悠閑,仰頭望月,手裏還端著一杯葡萄酒,表情鬆弛的李太白。
    王維剛作罷,李白當即起身,舉杯朝西,高喝一聲:
    “敬我邊關兒郎!”
    說罷,李白負手仰頭,吟誦道:
    “涼州胡馬客,綠眼虎皮冠。”
    “笑拂兩隻箭,萬人不可幹。”
    “彎弓若轉月,白雁落雲端。”
    “雙雙掉鞭行,遊獵向樓蘭。”
    “出門不顧後,報國死何難?”
    “天驕五單於,狼戾好凶殘。”
    “牛馬散北海,割鮮若虎餐。”
    “雖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
    “婦女馬上笑,顏如赬玉盤。”
    “翻飛射野獸,花月醉雕鞍。”
    “旄頭四光芒,爭戰若蜂攢。”
    “白刃灑赤血,流沙為之丹。”
    “名將古是誰,疲兵良可歎。”
    “何時天狼滅?父子得安閑。”
    一麵麵詩板被分發各處,傳閱眾人,大唐王朝兩大絕世高手,決戰興慶之巔。
    場內的王維聽罷之後,神態悠閑,沉浸於李白詩中,片刻後,他微微點頭,手掌敲打在麵前的長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