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一個“信”字

字數:2852   加入書籤

A+A-


    夏原吉已經連續三天吃不下飯了,看著眼前的救星,外加碗中的美食,終於也是動起筷子,吃了起來。
    吃飯這種東西,就像泄洪,一旦嚐出味,就算是夏原吉也把持不住,就著獅子頭狂炫了兩碗米飯,這才算徹底的活了過來。
    “這才對嘛,人是鐵,飯是鋼,不吃東西,腦子都轉得慢些,怎麽去想辦法破局呢?”林川看看夏原吉那麵黃肌瘦的模樣,就知道這些天來他過得有多悲催。
    一個人挑起一個國的財政要務,還要被假鈔案弄得焦頭爛額,再不給他想點辦法,估計夏原吉都要和金忠一樣,累死在工作崗位上了。
    “方大人,夏某是來求您救命的。皇上限定的日子隻剩下了兩天,夏某絞盡腦汁,所能想到的也都隻有權宜之計,隻可治標,不可治本,或許兩三年內還能應對,但時間一長,必定千瘡百孔,大明財政必將崩盤。”夏原吉抱拳向著靈川作揖求救道。
    “夏大人是個好官,要是其他官吏,估計能混就混了,哪還操心日後之事?”林川對於這大明財神爺也是由衷敬佩,“不過,夏大人怎麽覺得我有辦法?”
    “方大人從來就不是墨守成規之輩,所行所為,敢做敢當,雖劍走偏鋒,但總有意外收獲。夏某與方倉合作這多年來,是看著這新興的集中采購倉庫,一步步做大成了大明第一商號,沒有人比我更懂方大人的經商才能。”夏原吉充分肯定道。
    “夏大人過獎了,是我運氣不錯,身邊還有賢內助,好兄弟幫襯,甚至夏大人也功不可沒,不然方倉哪有今時今日的規模。”林川難得謙虛道。
    “方大人,我們就不必在此繼續客套了,如您有良策,還請不吝賜教,我們都是大明的官員,總不能看著大明百姓被奸人所害,重新過回民不聊生的日子吧?”夏原吉也不再兜圈子了。
    林川沒說話,端起酒壺給夏原吉還有自己滿上了一杯,“夏大人有沒有想過釜底抽薪之法?”
    “你的意思是,徹底廢除寶鈔,不管假鈔真鈔一律取消,自無後顧之憂……”夏原吉又何嚐沒有想過,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宣布取消大明通行寶鈔,全部兌換成銅板或銀兩,假鈔持有者要麽鋌而走險拿假鈔來兌換,一旦識別出來,殺他們全家,要麽不拿出來,直接變成廢紙,安穩度過。
    “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個辦法,但這計策執行起來有諸多難點,例如國庫之中,根本沒有那麽多的銅料來鑄造等量的銅錢,各地兌換,需運輸到各地的錢財之巨,壓力驚人。鑒別寶鈔的技術工種是否夠用?如技術工被買通,或疏忽,朝廷的損失誰來負責?”夏原吉顯然早就想過此法,而在這諸多難題中,還有一項天大的難題。
    “其實最難的,莫過於說服皇上吧?”林川將酒杯遞到了夏原吉的手中。
    想了想後,夏原吉舉杯痛飲,長長歎息道,“正是。大明寶鈔製度源於開國太祖皇帝,當時的大明百業凋敝,元朝撤退之時,帶走了大量的金銀銅料,以至於連基礎交易的銅錢都不夠,百姓甚至退回了以物易物的生活方式,多少窮苦百姓活活餓死街頭。
    太祖皇帝實屬無奈,印製寶鈔,從鄉紳土豪手裏換取糧草,賑濟百姓,支付工籌,這才慢慢恢複了大明生機,有了今日的光景。
    如要廢除寶鈔製度,無異於否認太祖皇帝之功績,這是萬歲爺無論如何都不會接受的。”
    “其實我也覺得寶鈔製度很先進,以寶鈔取代傳統金銀,又輕便又易於流通,利國利民,隻是這一套製度,被執行歪了,有重大缺陷。”林川直言不諱道。
    “方大人想說的大概是,一個‘信’字吧?”夏原吉被譽為大明天降猛人級的戶部尚書,對於錢財的運作理解早已驚世駭俗,很多東西,林川隻是剛剛點到就被迅速攤開,不用費力解釋的感覺真好。
    數千年來,金銀銅之所以被用來作為貨幣的計量載體,全因為在民間上到王公大臣,下到黎民百姓都認可了這三種金屬的稀有程度,以至於朝代更替,誰來做這個皇帝,都無法逃避如此的計量單位。
    在華夏強大的輻射效應下,周邊國家,甚至草原之上,也都學會了這麽一套交易準則。
    皇權或許可以殺人,但卻很難改變幾千年來形成的習慣。朱重八,這人類史上起點最低的皇帝,卻大膽進行了一次社會試驗,用國家信譽,或者說是脅迫整個社會,接受他們看見的並非一張紙,而是一種錢,和金銀銅等價。
    正是這種創新,給社會經濟帶來一萬種全新的可能。大概是朱重八的刀夠快,大明的律法夠嚴,才會讓這種創新的貨幣,在沒有任何等價保障的情況下,變成了在社會間流動的一種價值單位。
    但威脅,恐嚇,一旦時間夠久後,人也就麻木了,這叫適應性。伴隨著朝廷不講道理的濫發超發,以至於大明通行寶鈔在許多時間裏,都無法稱為一種穩定貨幣,試想一下,你口袋中的寶鈔,今天還能買一斤粟米,一覺醒來隻夠買半斤了,等你再猶豫半天,隻夠買二兩了。
    在這種喜人的市場環境下,隻要是人對於寶鈔的態度都是,我可以罵髒話嗎?不可以?那我無話可說……
    所以,影響大明寶鈔製度最大的難點就是一個“信”字,百姓不信朝廷會定量印刷,朝廷不信百姓能合法使用,不然也沒有誰會在貨幣上印刷“偽造者斬,告捕者賞銀貳佰伍拾兩。”的字樣了。
    再看看現在韓傑鬧出的這巨大的幺蛾子,簡直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待到海量假鈔流入到市場之後,百姓對朝廷最後一絲的信任也會土崩瓦解,明太祖用幾十年積累出來的,一點點經驗也將毀於一旦。
    喜歡一把大狙闖大明請大家收藏:()一把大狙闖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