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7章 第一屆財長大會
字數:3044 加入書籤
永樂十四年,3月初十,京師天氣晴朗,萬裏無雲,初春的時節,不冷不熱最為愜意。
而就在日之銀庫旁,一座辦公樓閣之內,偌大的圓桌前列隊坐滿了明聯儲的諸位股東。十大商幫皆派遣了代表到此入會,像山西商幫來的就是老朋友,林川喚為姐夫的白雪鬆。
對於這次大會,朱高熾頗為看重,不光親自出席,還叫來了戶部尚書與聖孫朱瞻基。
為了不給各位股東壓力,他們全都換上了便服,就像出門遛彎的富家子弟一般。
一進入會場,列位都是連忙起身想跪地行禮,但立刻被朱高熾阻止,表明大家都是來談事聽財報的,莫搞這些身份地位的差異,不然後麵的話就不好談了。
朱高熾也立了一個規矩,隻要進了這明聯儲的會議大廳,就沒有所謂的尊卑,大家都隻有一個身份,那就是股東。
而貫徹這種認知的則是林川,他身體力行的當著太子麵坐在首席,連招呼都沒打一下,一直在翻看議題文本,積壓了3個月的文件實在太多,看得林川也是頭疼不已,就跟開學前一天趕暑假作業的初中生一樣,有夠難受。
“都到了我們就開始吧?別再浪費時間了。”林川趕緊招呼眾人入座,可不想把生命消耗在寒暄之中。
作為明聯儲的財長,林川一聲招呼,大家也就停止了客套,趕緊入座,開始有史以來第一次的明聯儲財報。
從整體數據來看,明聯儲在大明十三省,共計開設的2000家分號皆運轉良好,從成立到今日,後續又相繼從民間收攏了多達約400萬兩白銀入庫,兌換成了新的寶鈔發放到了市麵之上。
從地方到首府,從百姓到商賈,對於新大明寶鈔皆讚不絕口,在其變成十大商幫所有商賈通行貨幣後,僅僅半個月,各行各業的小商小販也自然開始使用大明寶鈔來結算,真正做到了讓寶鈔融入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麵麵,算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變革。
也因為使用新寶鈔與承兌票等新型交易工具,各商幫的經營活動效率提高了2成,極大的刺激了經濟活力,過去一些窮鄉僻壤的好貨,現在也更方便的被運往大城市,進行交易換取錢財了。
而朝廷通過明聯儲,靠發行的三十多種有息國債,獲得了大量的資金,用以修建疏通運河,建造抗洪堤壩,翻修順天府都城,以及編著《永樂大典》等人文工程,再也沒有出現過撥款不及時而導致不得不停工的現象。
光這一點,就讓朱棣頗為滿意。作為皇帝,朱棣才不擔心欠債還不上的問題,要知道他可是皇帝,哪個債主敢到紫禁城來要債?欺君罔上,以刑化債,也不是不可以。
說到國債,林川沒有想到僅僅3個月的時間,銷售額異常驚人,已經達到了5000萬兩之巨,不光林川買了不少,十大商幫更是在市場上瘋狂搶購。國債的發行除了林川有內購資格,其他人采用的都是地區配給製,根據地方人口確定發行種類與數量。
以至於十大商幫穿行在各大城市的明聯儲分號,派人蹲守搶購最優質的國債。為了避免市場過熱,一些國債的利率是降了又降,依舊供不應求。市場上甚至出現了利率倒掛的國債,還是會被搶購。
其實這些商賈的想法很簡單,買國債就屬於是國家在幫自己家存錢,還給利息,這可比過去的百萬身家放在銀號,每年還要出倉儲安保費便宜太多了。哪怕沒有利息,減少了自家雇傭眾多安保家丁的薪酬,也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除開商賈搶購國債,就連許多官員也在諫言,要不將俸祿發放的寶鈔也換成國債,這樣也算為國分憂了,絕不是貪圖那每年5厘的利錢。
不過凡事都是一把雙刃劍,明聯儲三個月運作下來,也暴露出了一個嚴肅的問題,那就是貫穿十三省的官道數量明顯不足,且運力暴露出了嚴重不足。
現在市場上的馬匹價格已經漲得不像話了,就是過去隻值10兩銀子的劣等馬,現在居然也水漲船高來到了50兩,像林川的坐騎馬蛋這種級別的,隨隨便便當成種馬都能賣出萬兩高價。
因為馬匹的漲價,草料的價格也是瘋漲,家家戶戶為了一畝三分地上的草料收割,甚至都能鬧騰到官府評理。
過去,大明一直保持著對草原上瓦剌與韃靼的貿易順差,出口多多的,進口少少的。
但伴隨著馬匹的瘋漲,境外草原民族也是趕上了這股發展風,居然將貿易順差變成了平手,大量的牲畜進入內陸市場,來彌補運力方麵的不足。
“那麽就是說,我們現在最主要的兩個方麵,1擴大畜牧業牛馬的專項養殖;2,擴建各省之間的官道建設,提供更便利的交通情況,是吧?”林川一邊拿著筆在議題上圈圈叉叉,一邊詢問著眾人的意見。
“還有我,財長大人!我議題的擴大國債的發行提案,您還沒有說呢。”龍遊商幫的代表,居然就是幫主苗仁鳳本人,他連連舉手發言。
“現在市麵上百姓對國債的擁護熱情極高,多少人日夜蹲守在明聯儲分號,就為了搶購一些國債。小的覺得,我們應該回應百姓們的熱情,多多發行,多多換銀子回國庫,這樣就能發行更多的大明寶鈔,何樂不為?”
“你的提案不用討論,我已經否了。”林川輕描淡寫道。
“為什麽?”苗仁鳳人都麻了。
“我們現在玩的叫十口鍋,九個蓋的遊戲。起多少灶,全靠蓋子的數量來決定。目前的國民生產總值,最多支撐7000萬兩的債務上限,再多了,遊戲就玩不轉了,當市場上發現我們拿不出足夠多的錢來還債,隻有兩種結果。
要麽我們加大印刷寶鈔數量,那寶鈔勢必貶值,引起百姓恐慌性拋售的話,崩盤;要麽債務到期,給不了就需要債務展期,降低市場信任,後續的債券便會開始難賣,朝廷拿不到足夠的銀兩,工程進行不下去,就會開始動明聯儲的心思,我們就全完蛋。”
喜歡一把大狙闖大明請大家收藏:()一把大狙闖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