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2章 有眼光啊,小老弟
字數:2778 加入書籤
黑鷹特戰團全員集結完畢,長門都城前的碼頭上,五百戰士五百戰馬,列起整齊的隊列,即便眾人都沒有著甲,但隻是身姿挺拔的模樣,就能看出絕非池中物。
另有十車輜重,裝得滿滿當當。至於斯波義重與世阿彌,還有那50鎧甲武士,也全部被塞進了5輛馬車裏,別嫌擠,這已經是林川給得最高待遇了,再嗶嗶,他也不是不能試試用站籠來裝,以節省空間。
林川看了看腕表上的時間,自己給大內盛見的期限已經到了。正所謂機會隻留給有準備的人,愛拚才會贏。顯然盛見兄是被大哥遭背叛的事情給嚇破了膽,隻想安安穩穩的當他的一方守護大名。
可以理解,畢竟光腳不怕穿鞋的前提是,你沒有鞋子。而像大內盛見擁有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官位,殷實的生活,還有數以十萬計聽他號令的子民,害怕是正常的。
“走了。”林川笑著對烏蘭比了一個手勢,烏蘭吹響了最嘹亮的竹哨,全員開始有序行走。
也是在林川開拔的時刻,偌大的地方號也揚起了船帆,開始向浩瀚的海麵駛去,對於沒有了黑鷹特戰團的薛九來說,海洋就是他最好的保鏢,配備眾多的火炮,根本就沒有人膽敢以身犯險,那叫自殺。
見到大軍開拔,世阿彌掀開了馬車的幕簾,對一旁的林川說道,“方大人,就這麽走了嗎?”
“不走還能怎麽辦?非逼著人家請我們吃飯不成?”林川無奈笑了笑。
“大內盛見是少數您可以爭取的中堅力量,他的大內兵團驍勇善戰,因為前任家主遇害之事,對幕府是恨之入骨,如果有他加入,您可謂如虎添翼。”世阿彌的意思是,還可以再爭取一下,或許那貨隻是覺得這麽被威脅的來協同很沒麵子,實在不行,他也可以去代勞,充當兩人緩和的階梯。
“真老虎從沒想過要長出翅膀才能稱王,他不是在幫我,是要幫他自己。我已經給了他最豐厚的條件,想得好處就要拿命去搏,又想占便宜又不想挨打?世上哪有這種好事?”林川擺手的意思是,罷了罷了,他又不是泥瓦匠,並不一定非要把爛泥扶上牆。
不過當浩浩蕩蕩的黑鷹特戰團走到城外官道之時,似乎林川對大內盛見的評價過於片麵。因為那被林川嚇得不輕的長門項羽,現在正在組織人員調集物資輜重,現場忙得是熱火朝天。
“大內大人這是幹嘛?要出遠門嗎?”林川騎著馬蛋,踱步上前,壞笑的打起了招呼。
“是啊,跟著國柱大人前往京都,幫你熟絡京都的官場,給您打個下手。”想通後,大內盛見一掃下船時的陰霾,跟林川還開起了玩笑。
“就你一個人來打下手?那我可不需要。”林川還拽起來了。
“國柱爺,在下準備了一萬精銳大內兵團共同前往京都,另準備了5000人馬,由謀臣帶隊,比我們晚上兩天出發,形成波浪形推進。一旦有不識趣的主惹您不高興,動起手來,咱們還有外援,可包夾來犯之敵。”大內盛見考慮事情極為周全,他整個四國也就隻有兩萬正規部隊,或者說是可以跟著他造反的心腹人馬。
他一開口就準備調撥出人,屬於把自己的家底都給翻出來擺上賭桌了。跟林川下注的這一手,要是贏了就能天天花酒嫩模,輸了恐怕隻能下海喂螺。
“冒昧的問你一句,你不是很介意我隻帶了500兵馬,就大言不慚的要顛覆京都幕府政權嗎?你是怎麽想通的?”林川幾乎是趴在馬背上跟大內盛見聊天,突然覺得倭國人裏還是有些比較有趣的存在。
“說真的,直到此刻,在下依舊覺得國柱爺的想法非常冒失,足利義持不是草包,他曾多次平定內亂,明明斷絕了與大明的朝貢勘合貿易,斷了那麽多人的生計,依舊能將各地守護大名玩轉於股掌之間,絕對是權謀的一把好手。
可是,國柱爺明知如此,卻能雲淡風輕,僅僅百餘赴約,您一定藏著殺招。”大內盛見直言不諱,他承認自己有賭的成分,如果看得見骰盅才下注,這個世界上就沒有賭局存在了。
從地方號回到了府中,他沒有召喚謀臣商議對策,也沒有召喚心腹詢問意見。他隻是招來孩子與妻子,享受了大約一刻時的溫存。
這次見麵,有可能就是最後一麵,大內盛見不想輸的時候,懊悔自己沒有教育兒子,用功讀書,勤練武藝,要成為一位有用的守護大名,維護他們大內氏得之不易的名號。
然後,他叫來了軍需大臣,將準備多年的家底進行了一次盤賬,斷然決定拿出7成,全部投入到這次向京都的進軍之中。
他將心腹大將留在了城中,並且告誡,一旦東窗事發,他還有攜帶的軍隊遭受了滅頂之災,千萬不要想著報仇,立刻放棄長門以外的3個封國,將全部兵力集中到長門,並且推出3個謀臣作為獻禮,送到京都,宣布謀逆均有他們組成,請求京都恕罪,並且隨時準備麵對來自京都的打擊報複。
這是大內盛見為家人與族人準備的後路,而他決定去參加陪著林川的這場豪賭。
“老弟,有眼光,走吧,帶我去見見你們京都的燈紅酒綠。”林川招呼大內盛見上馬,一起同行在隊伍前,黑鷹特戰團的隊列整齊有序,500人分工明確,有押運輜重的,有守護倭寇的,還有警戒後方大內盛見部隊的。
是的,烏蘭帶兵,從不允許有一刻鬆懈,就算是所謂的盟友,隻要他們不是自家兄弟,那就可能隨時變成敵人。全員黑鷹特戰團都還沒有著甲,但衣襟裏全套著簡單的軟甲,藏金龕也都背負在身後。隻要有任何風吹草動,大內盛見就能明白為何林川敢用500兵卒推翻倭國幕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