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開門投降

字數:4323   加入書籤

A+A-


    “他們對你如今的身份……”施平安頓了頓,然後繼續說,“主要是伯母對你現在的身份怎麽看?”
    嶽母刺字一事,嶽飛曾經與施平安說過。
    也是因此,施平安這時才有此一問。
    嶽飛聞言,想著一些什麽。
    投入乾軍之前,他也顧慮於這一點。
    畢竟從很大程度上來看,投入乾軍,就不再是什麽精忠報國,而是叛國。
    但他還是投入了乾軍。
    是為了跟著乾軍,征討女真,解救汴梁。
    這是嶽飛投入乾軍的初衷。
    而且當時的大宋,已經算得上亡國,隻是都城未破,亡國還不徹底。
    他嶽飛就算精忠報國,又報哪門子國?
    而現在,中原再無大宋,隻有大乾。
    他的精忠報國,似乎又有了門路。
    而且如今的大乾,已經是民心所向。
    嶽母,也是其中民心之一。
    對於趕走女真,且入城之後不搶奪百姓一分一毫的乾軍,百姓大多擁護,也願意擁護。
    “為娘在你背上刻上精忠報國四字,初衷其實是要你為民,我兒當要謹記。”
    嶽飛想著此次北上之前,母親對他說的話,一時間有些走神。
    回過神來,嶽飛這才開口回答施平安的問題:“我娘並不反對我如今的身份,而且如今這中原,隻有大乾,也隻有大乾才能護住這中原百姓。”
    這一刻的嶽飛,心裏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麽,不再像之前那樣,有所猶豫。
    精忠報國如果是為了中原百姓,那他嶽飛便精忠報乾,因為如今的大乾,確實是在為中原百姓著想。
    與金軍決戰之前,天子說的一些話,他嶽飛還記得,也似乎信了大半。
    “朕要你們與朕一起,馬踏聯營,朕要你們與朕一起,血戰沙場。讓我們的子孫後代,永不再受戰亂之苦。”
    嶽飛覺得,這位大乾天子陛下,似乎想得更多,想得更遠。
    至少,擊退女真,收複失地,統一中原,隻是一個開始。
    或許在那大乾天子陛下心中,女真人根本就算不得什麽。
    就像他昨日在大殿上說的那樣,一群待宰的畜生罷了,晚些宰也不會如何。
    事實上,在乾軍麵前,那所謂滿萬不可敵的女真人也確實不堪一擊。
    他突然明白了這位立國大乾的葉姓天子,為何要建元永平。
    這是一個多麽崇高的理想,多麽寬廣的眼界。
    城牆上。
    王彥和劉光世匆匆來到了這裏,看到了城外的五千黑龍軍先鋒營騎兵。
    看樣子,兵臨城下的,果真是乾軍。
    隻是乾軍怎麽來到了這裏?莫非女真人已經敗了?大宋也已經亡國了?
    王彥和劉光世的心中,是各種疑惑。
    城牆上的兵卒,也同樣疑惑。而且有所畏懼,因為那是乾軍,攻城掠地的乾軍。
    也就在這時,城外,一人一騎走出隊伍,緩緩靠近城池。
    沒多久,那一人一騎來到了城下,開口喊了話:“城上若是宋軍,便開門受降,因為大宋已然亡國。若是之前投金的宋軍,也請開門受降,因為金軍已然全軍覆沒。無論你們的身份是這兩種裏的哪一種,我大乾黑龍軍此番北上,隻為收複失地,北定中原,你等若是願降,可被善待,也將變成我大乾子民。最後提醒一句,我乾軍所過之處,若有抵抗,不留降卒。”
    乾軍騎兵說完這些話,也不等城牆上的人回應,便打馬轉身,向後而去。
    反正話已經說清楚了,對方願意降,便開門投降,若是不願意,便等大軍到來,等趙桓到來。
    若是趙桓也不能讓這些宋軍或是偽軍開門投降,便隻能攻城,然後不留降卒。
    城牆上,王彥和劉光世看著城下漸行漸遠的乾軍騎兵,愣愣出神。
    這個乾軍騎兵的三言兩語,實在讓兩人震驚,讓城牆上的所有人震驚。
    大宋沒了,女真人也敗了,而且是全軍覆沒。
    他們有些不可置信,但若非如此,乾軍怎能輕易出現在這裏。
    從思緒中回過神來,所有人才思考如今麵臨的問題。
    那就是要不要開門投降?
    如果城下那個乾軍騎兵說的是真的,他們似乎已經沒必要去汴梁城勤王了。
    就算去,也隻能是為大宋效死。
    畢竟強如女真,在乾軍麵前都已經全軍覆沒,他們這甲胄兵器不全的五千潰兵,又能如何?
    城牆上,許多人反應過來。
    女真人沒了,似乎沒必要打下去了。
    而且乾軍也給出了承諾,隻要打開城門,他們便能活。
    如果事情真能往這個方向發展,他們幾乎都願意開門投降,因為他們沒有什麽食物,時間長些,連生存都是問題。
    隻是他們不知道乾軍給的承諾做不做數。
    如此想著,所有人都看向王彥和劉光世,等待著二人的決策。
    王彥和劉光世相視一眼,然後各自思索著什麽。
    過了片刻,劉光世才緩緩開口:“若事實真如城下那乾軍騎兵所說的一樣,那我們縱使繼續抵抗,也沒了意義。”
    “總不能現在就開門投降吧,萬一對方說的是假的,大宋其實還在。”
    王彥還是不願意就這樣打開城門,因為這樣太過於草率。
    這一人一騎,三言兩語,怎能就讓他下令開城門。
    他也不太願意相信,大宋亡國了。
    “你應該比我清楚,那場大敗之後,宗帥被擒,將士們死的死,逃的逃,大宋就已經沒了翻盤的可能。”
    劉光世說的,王彥清楚。
    因為大宋前後,皆是強敵。
    當時的大宋山河,也確實搖搖欲墜。
    如風前燭,雨中燈。
    王彥想到了許多,這將近一年來,宋軍退守黃河,他領著義軍在太行山抗金,他創建了八字軍。
    他身邊的人,死了一批,又換了一批。
    這場戰爭,他們真的死了很多人。
    誓殺金賊,赤心報國,這樣的口號,是他喊出來的,是八字軍喊出來的。
    但現如今,國已經沒了。
    許多人的死,似乎都毫無意義。
    “待乾軍真要攻城,我們便開門投降吧。”
    王彥無力地說出了這句話,這句許多人都在等他說出來的話。
    喜歡回到大宋請大家收藏:()回到大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