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讀者——新的故事將開始於盛夏

字數:4531   加入書籤

A+A-


    《天寶秘錄》我寫了四年左右,終於把這個故事寫完了。我很高興這個故事動筆於夏天,也完結於夏天。
    故事落下帷幕,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最初故事的動筆,是一次靈光的閃現,讓我有了寫作的動力。還有一個原因是來自小學、初中時期天馬行空的想象,讓我對這個故事背景有了一定的架構。
    之所以花四年認真寫這本書,也是想完成小時候的一個心願。現在這本書寫完了,而我的心願也圓滿了。
    我自知文筆不太好,水平也有所欠缺,但我極力的想把它寫好。
    我很喜歡寫作和構思的過程,每到這種時候我會進入一個無我的境界,享受這段美好且安寧的時光。
    《天寶秘錄》圍繞著諸神之戰和封神之戰,這兩場大戰展開。當然這中間還提到了第二文明紀元——尤彌費特羅多王朝,第三文明紀元——維多波爾曼帝國,以及第四文明紀元——亞特蘭蒂斯聯邦。
    對於亞特蘭蒂斯聯邦的背景故事我在書中描繪了不少,在我的設想中,下一部小說應該是圍繞著亞特蘭蒂斯聯邦展開,畢竟我很喜歡亞特蘭蒂斯關於“正義”的探討,而我已經有了初步的思路。
    不過我也很想寫遠古九神最終成神的整個故事,想必寫起來一定非常的有趣。還有時間的話,第二、第三文明紀元的故事也想寫,想寫的真的有很多。
    當然了,我也想寫發生在第六文明紀元的故事,畢竟那可是被稱為“美好明天”的紀元。
    想寫的太多了,先挖個大坑吧。
    好了,言歸正傳。
    從《理想樂園》這章開始,這本書的故事就開始朝著結局慢慢靠近,我的目光也聚焦在最核心的詞匯——死亡。
    就像這個宇宙的萬事萬物一樣,從開始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朝著死亡不斷邁進,這是避無可避的一件事。
    那麽我們又該如何麵對既定的“死亡”呢?
    唯有過程。過程才是我們留在這個世界,獨屬於我們生命的痕跡,進而又引出本書另外一個問題的探求:
    生命的意義是什麽?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每個人心中肯定都有自己的答案。
    而我在書中選擇的答案,是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在其《存在與時間》中提到的哲學理念——向死而生。
    海德格爾強調,死亡揭示了存在的“時間性”。死亡作為我們無法避免的終點,我們才能意識到生命的可貴,才能賦予我們生命價值和意義。
    既然我們終有一天會死去,會離開這個世界,那麽是不是萬事萬物就沒有意義?
    這就陷入了虛無主義。
    “向死而生”不是悲觀的宿命論,而是對生命的肯定。我們隻有深刻的認識到生命的有限,才能活出真正無限的生命意義。
    我非常希望所有人能夠順遂的度過這一生,但我知道這隻是美好的祝願。因為我們這一生注定會遭遇各種各樣的苦難,經受各種各樣的挫折,所以我祝願諸位能夠以自己想要的方式快樂自由的過這一生。
    有人執著“昨天”,有人活在“今天”,也有人麵向“明天”。
    明天到底怎麽樣,我們所有人都不清楚,因為它不確定。
    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可以帶著“昨天”的念想,過好“今天”,並期待“明天”。
    如果“向死而生”是對“生命的意義是什麽”的回答,那麽“願生命綻放於永恒之巔,並期待比永遠更遠的美好明天”則是貫穿全書最核心的宣言。
    期待美好的“明天”,是我們對未來的憧憬,也包含著我們內心深處的希望。用“期待”一詞去解構不確定的“明天”,這本身就充滿著積極向上的力量。
    如果說“死亡”是全書最核心的詞匯,那麽“快樂”、“自由”、“愛”和“生命”四個詞貫穿全書。
    說到“快樂”,越長大,越難獲得真正的快樂。史鐵生曾經在《我與地壇》一書中這樣寫道:“苦難既然把我推到了懸崖的邊緣,那麽就讓我在這裏坐下來,順便看看懸崖上的流嵐霧靄,唱支歌給你聽。”文字總是有種溫柔的力量,它能夠承載著人的情感,跨越時間的溝壑,直達人的內心深處。
    這個飛速變化的時代,似乎拖著我們不停的朝前趕路,卻忘了那些須臾間的溫暖,是我們拚命想抓住又抓不住的東西。曾經一度向往詩一般的文字,後麵才發現不管是華麗的詞藻亦或者是平常的敘述,能觸動人心的才是真正的文字。文字從來不冰冷,在我看來它是有溫度的,它可以帶領我們領略未曾見過的宏偉,也能帶我們走近想象的巔峰,亦或者身臨作者的心境。
    三毛說過,“一個太過文藝的人,注定不會太快樂,心裏有愛、有善良,骨子裏住著孩子般的純真,但也往往多愁善感,容易感知美好,也更容易體會悲傷。她喜歡文字,卻往往不善言辭,不是文字太少,而是感受很多。”
    文字對於我而言,意義非凡,能讓我與許多偉大的人對話,讓我更好的感知這個世界,能夠清醒的明白,偉大源自平凡。那麽文字對於你而言,又意味著什麽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希望我們都能在生活中感受到快樂,每一次都能發自內心的微笑。
    說到“自由”,總是有許多話想說。許多人就像是困在籠子裏的鳥兒,渴望著湛藍的天空。有些鳥兒生來就是屬於天空的,籠子是困不住的。
    當然自由也不是無節製的,仔細看“自由”這兩個字本身就充滿著條條框框。但我仍祝願諸位,能以自己幸福的方式自由的度過這一生。
    說到“愛”,在書中摩提老祖提到“愛,讓我們無所不能。”愛,天然就透露著一股親切的力量,是人行走於世間的堅強後盾。
    不管是愛人之愛還是朋友之愛亦或者是親人之愛,又或者是其他的愛,都可以成為我們力量的源泉。
    我知道在這世上沒有人會一直愛你,但我希望一直會有人愛你。
    說到“生命”,是前麵“生命的意義”部分的延伸。麵對生命的短暫,泰戈爾在《飛鳥集》裏曾說:“生如夏花之絢爛,死逝秋葉之靜美。”麵對生命的詩意,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而麵對生命的意義,赫爾曼·黑塞在《克林索爾最後的夏天》寫道:“世界越來越美了。我獨自一人,卻很自在。我別無所求,隻想被陽光曬透。我渴望成熟。準備好死去,準備好重生。”
    蜉蝣一生,與人相比不過朝生暮死。仰觀星辰,人與之較不過瞬息一念。忽然想到“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但不必為此而傷感,我的朋友,來到這世上,就應該好好體驗。江上清風或山間明月,都可以是我們體驗的一部分。
    我們在成長中收獲,也在收獲中成長。世人心中斑斕的夢啊,需要你自己去追尋。
    我們終究會在這趟名為“人生”的旅途中,看到不少的風景,而其中的意義當然隻有你自己知道。相信終有一天,那些你未曾見到過的美好風景和人都會在你的生命裏出現。
    任何一趟旅途都有起點和終點,就像任何一個故事都有開始和結局。
    謝謝所有看過這本書的人,雖然我知道這本書在浩渺的書海中不值一提,但是我仍深深感謝看過的人,哪怕隻看過一點點也好。
    謝謝這四年來,一直努力構思和碼字的自己,這段時光枯燥與有趣並存,孤獨與快樂相隨。
    路途遙遠,那麽祝你平安;
    旅程艱辛,那麽祝你夢圓;
    生命坎坷,那麽祝你終願。
    願你能擁有快樂、自由、愛與美好的一生。
    願生命綻放於永恒之巔,並期待比永遠更遠的美好明天!
    夏天總會結束,也總會再來。雖然短暫離別,但我們終將重逢。所以,夏天永遠不會完結,而我們永遠心懷期待。期待著下一個夏天,期待著下一次重逢。
    新的故事將始於盛夏,而盛夏的蟬鳴永不停歇。
    最後,期待我們都能在美好的“明天”相見......
    ——2025年6月21日夏至留
    喜歡天寶秘錄請大家收藏:()天寶秘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