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西涼變化
字數:3708 加入書籤
“主公凱旋!”
“征西軍凱旋!”
“主公凱旋,大軍凱旋!”
……
關內守軍此起彼伏的歡呼聲如同洶湧的波濤一般,一浪高過一浪,在這雄關上傳的多遠。
士兵的臉上洋溢著興奮和喜悅,他們揮舞著手中的武器,跳躍著,歡呼著,仿佛要將心中的喜悅之情全部釋放出來。
當確定是劉攀帶領著歸西軍歸來時,傳令兵們如飛鳥一般,迅速地從關內四散而去,將這個好消息傳遞給每一個角落。
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飛快地傳遍了涼州、並州、司隸、常山郡、中山郡和漢中郡的每一個地方。
百姓們聽到這個消息後,紛紛放下手中的活計,湧上街頭,相互奔走相告。
無論是田間勞作的農夫,還是忙碌於集市的商人,亦或是坐在公堂上的官員,無一不為此感到高興。
因為自從他們生活在劉攀的治理之下,再也沒有經曆過餓肚子的痛苦。
劉攀不僅減免了賦稅,讓百姓們的生活負擔大大減輕,還大力發展教育,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機會去上學,接受知識的熏陶。
而那些曾經欺壓百姓的世家大族,如今也都有了不同的結局。
有的選擇離開,去到其他州郡;有的則與劉攀對著幹,最終被滅族;還有一些則選擇妥協,成為劉攀治下的大族,繼續享受著榮華富貴。
當然,妥協的才是最聰明的那一類,例如毋極縣甄家。
那些離開的,到時候劉攀統一天下後,再一次對他們動手,不知道他們如何想法。
…
劉攀、郭嘉和西涼刺史顧雍三人率領著一隊黑衣衛,正策馬疾馳在關內的道路上。
這條道路寬闊平坦,一眼望去,仿佛沒有盡頭。
不僅如此,道路的材質也讓人驚歎不已——竟然是水泥鋪成的!
而且這水泥直道異常寬闊,足以容納八匹馬並行,如此規模的道路,可以說是劉攀治下才有。
就算是劉攀故意泄露水泥配方出去,但是曹操袁家兩兄弟這些諸侯,可沒有人力物力來修建這麽寬的大馬路。
他們倒是把自己的老巢建立的空前堅固,堅固程度可以說是超過了曆朝曆代的所有皇城。
雖然這可能會給劉攀後續攻城帶來難度升級,但是劉攀也不後悔。
畢竟,他們現在造城不就是給以後的劉攀修建的嗎?
再說了,無休止加固自己的老巢,隻會讓他們花費人力物力。
而晉陽城,卻是隻有內城才有城牆而已。此消彼長下,劉攀不也占了些許便宜嗎?
看著這裏麵,劉攀思緒發散。
劉攀心中暗自感歎,他對荀彧和涼州刺史顧雍的內政能力真是由衷地欽佩。
要知道,他打下西涼才不過大半年,滿打滿算也就七八個月的時間而已。
然而,就在這短短的時間裏,兩人竟然能在關內修築出這樣一條令人震撼的水泥直道,其工程之浩大、難度之高,簡直難以想象。
劉攀不禁想起自己追殺李郭二人而來的時候,西涼那才是真的千裏無人煙都是正常的。
走過的那些道路,要麽是崎嶇不平的土路,要麽是狹窄難行的小徑,與眼前這條寬闊的水泥直道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
也無怪乎劉攀會如此深受世人的愛戴與敬仰了。
畢竟,隻要是劉攀所攻占的城池和地盤,無一例外地都會伴隨著文明的傳播、教育的普及、賦稅的減免以及人權的保障一同到來。
當然,數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並非一朝一夕所能改變,劉攀所能做的,也僅僅是從一些細微之處著手,循序漸進地推動這種變革。
然而,即便是這樣微不足道的改變,對於生活在那個時代的人們來說,也已經足夠了。
在劉攀之前,又有誰能夠讓普通百姓有機會接受教育、讀書識字呢?
又有誰會舍得花費如此巨大的成本去免費修建如此寬敞平坦的馬路呢?
而且,還是造價不菲的水泥路麵!
從漢靈帝時期的人頭稅,到如今的土地稅,這樣的稅製改革無疑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是前所未有的創舉。
它不僅讓那些藏匿人口、逃避賦稅的豪門大族無所遁形,更使得社會的公平與公正得到了更好的體現。
……
“主公!自玉門關到晉陽的四千裏直道全線貫通!按照我們目前的行軍速度,最多十天就能抵達晉陽!”顧雍難掩興奮之情,語氣中透露出一絲驕傲。
劉攀聞言,不禁驚歎道:“好家夥,我們來時可是花費了月餘時間啊!”
“是啊,主公。如今隻需要十日便可到達,修建直道後的行軍速度可真是令人難以置信!”顧雍接著說道,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
劉攀對顧雍還是很佩服的,如此短的時間內竟然能夠修建將近一千公裏的路程,在這個時代實在是一項了不起的工程。
當然,這條直道的修建範圍僅限於西涼境內。因為過了西涼,便是劉攀的地盤,那裏早就有了這種寬闊平坦的八馬直道。
“哈哈哈!這還得多虧了主公您說的那句‘要想富先修路’啊!下官在接手西涼之後,便下定決心要促成這次修建。”顧雍謙遜地說道,他並沒有將所有功勞都歸於自己。
而且他心裏也很清楚,鎮北王治下之所以能夠修建如此便捷的直道,主要還是因為劉攀的大力支持和推動。
“哈哈哈,元歎何必自謙!若是本王來負責此事,恐怕還不一定能有你做得這麽好呢!”劉攀由衷地讚歎道,他對顧雍的工作成果非常滿意。
顧雍這個世家子弟,不僅才華出眾,而且工作能力極強,真可謂是天選的打工人啊!
不得不說,自己的便宜老丈人雖然沒什麽財物給蔡琰陪嫁,但是隱形的價值和資源,那可是無法估量的。
這不,原時空東吳重臣,官至丞相的顧雍不就成了自己的打工人嗎?
還有那些慕名而來的天下學子,雖說沒什麽特別有名的,但是劉攀的基層官員可都是這些人組成的啊。
“謝主公誇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