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奮進的諸侯
字數:3373 加入書籤
從荀彧言簡意賅卻又麵麵俱到的匯報中,劉攀如獲至寶般聽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消息。
首先,讓劉攀頗感意外的是,他一直以來大力資助的公孫瓚竟然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哪怕劉攀此刻立刻派遣援軍前去支援,恐怕也難以挽回頹勢。
想到這裏,劉攀無語,他萬萬沒有料到自己這位便宜嶽父如此不堪一擊,盡管自己為他提供了大量的糧草支持,但公孫瓚卻未能在與袁紹的對抗中多堅持一段時間。
其次,荀彧告知劉攀,曹操已經成功地將朝廷遷至自己的兗州許都。
對於曹操究竟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劉攀並不知曉,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其中必定有著諸多複雜的權謀算計和政治手段。
然而,無論過程如何,最終的結果便是劉攀的侄兒劉協還是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他命中注定的道路。
至於劉協前往許都一事,劉攀其實早有心理準備。
畢竟,他已經將司隸關中地區全部納入囊中,隻剩下一座長安城。
以劉協這個侄兒目前的實力,根本無法供養整個小朝廷,更何況還有那麽多軍隊需要維持。因此,劉協前往許都,也算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
還有就是,劉協帶著人離開,徐庶,許褚等人馬上帶兵占領了長安,曹操雖然不滿,但是看到兵強馬壯的鎮北軍,還是忍下來了。
現在隻需要守住函穀關就行了,因為不需要太多人,徐庶和趙雲已經在回晉陽的路上了。
至於並沒有讓曹操占領長安,劉攀隻能說幹得好。至此關中每一塊土地都屬於劉攀了。
還有就是曹操跟徐州的陶謙打起來了,至於理由嘛,他的父親被徐州的曹豹殺了,至於是不是事實,隻有他自己知道了。
袁術跟劉繇打起來了,並派遣孫策渡過長江去和劉繇打硬仗去了。
至於益州,荊州,漢中倒是沒什麽特別的事情發生。
好嘛,劉攀聽完都是詫異得很。
沒想到自己引起的變化,還真不太大,除了黃河以北,其他跟原本曆史上也差異不大。
這樣是有好處的,那就是自己有上帝視角。
“好嘛!曹阿瞞這老小子真不消停啊就,現在他有那些地盤了?”曹操當然是劉攀的重點關注對象。
“主公,如今兗州全境,青州黃河以南都歸曹操所有,此外還有豫州的潁川、譙郡和陳郡這三個郡的地盤!”陳群一板一眼地回答道。
劉攀聽完,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心中暗自感歎道:“曹阿瞞啊曹阿瞞,本王真是小瞧你了!照這樣下去,中原豈不是都要被你老小子給霸占了?”
他越想越覺得無語,這曹操還真是能折騰,自己不過去了西域一趟,他就已經幹出了這麽多驚天動地的大事。
劉攀心中暗暗想到,若是再讓曹操得到徐州,那他豈不是要取代自己成為天下第一大諸侯了?
而且,徐州可是中原地區最為富庶的地方之一,潁川更是文化傳承之地,人才輩出。如此一來,曹操這老小子的勢力將會如日中天,收拾他就算是劉攀也很艱難的。
“袁術難道就眼睜睜地看著曹操擴張地盤嗎?”劉攀有些好奇地問道。在他的印象中,袁術並非像曆史上所描述的那般無能。
荀彧見狀,連忙解釋道:“主公,曹操此番是以替父報仇的名義出兵,名正言順。袁術若此時貿然派兵,恐怕會落人口實,遭人非議。”
“也是,曹阿瞞不愧為梟雄,連這樣的事情都能利用來開疆拓土。”劉攀是真的佩服了,自己父親死了,都能利用起來,這老小子夠狠也夠聰明。
然而,盡管如此,如今最為富裕的人仍然是袁術。
他所占據的汝南和南陽等地,無疑是一片富饒之地。就連荀彧都有些羨慕道:“主公,袁術如今兵強馬壯,號稱有三十萬大軍,乃我們最大的對手。”
的確如此,按照以往的情況來看,南陽和汝南這兩個地方的糧食產量之高,幾乎可以養活半個大漢帝國。如此豐厚的資源,使得袁術在經濟上占據了極大的優勢。
更不用說,袁術現在不僅擁有這兩個郡,還自封為揚州牧,可謂是權勢滔天。
不過,對於劉攀來說,袁術根本不足為懼。他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似乎對袁術的情況了如指掌。
“哈哈哈,袁術不過一塚中枯骨,他是不是已經派遣孫策前往江東了?”劉攀的笑聲中透露出對袁術的輕視。
他心裏很清楚,袁術的麻煩才剛剛開始。雖然袁術擁有大量的糧食和財富,但這並不能改變他即將走向衰敗的命運。
劉攀不禁為袁術感到惋惜,他原本可以給曹操製造更多的麻煩,讓曹操在開疆拓土的道路上遭遇更多的困難。
然而,袁術卻選擇了一條錯誤的道路,派兵給孫策,這無疑是他衰敗的開端。
“確實是如此,據說孫策把玉璽獻給袁術,卻要借兵三千,而且還是孫堅老部下!不過,以我之見孫策必定有去無回!”陳宮對這個很了解,因為他覺得這事也有蹊蹺。
劉攀很佩服,自己雖說知道結果,但也是以上帝視角才能如此。
但是陳宮顯然沒有上帝視角,卻準確的說出孫策借兵,有借無還。
不得不說,能當謀士且能在曆史留名的人是真的有兩把刷子。
“哈哈哈哈,公台所言甚是,本王亦是如此認為,孫策必定前往江東回到吳郡,要是他能整合江東之地,也能和劉表掰掰手腕了!”劉攀搖頭晃腦昂起頭道。
“哦…主公英明,屬下還沒有想到這麽深遠!”陳宮對劉攀一臉佩服。
陳宮是真的服了,因為他最近就在關注孫策這個人,劉攀說的這一切是很有可能發生的,甚至有可能是必定會發生的事情了。
“公台謬讚,曹阿瞞能大張旗鼓為父報仇,而孫策是個很正直的人,必定也會如此想得,甚至比曹操更真心,因此我覺得這是必然發生的事情。”看著陳宮這麽聰明的人一臉佩服看著自己,劉攀都差點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