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集資

字數:5970   加入書籤

A+A-


    明月提出的問題,才是卡脖子的問題,誌生也知道,公司的流動資金一直很緊張,工人二月份的工資還沒有發,如果工資一發,錢將更不夠用。
    誌生捏了捏眉心,辦公室裏的空調嗡嗡作響,卻驅不散他心頭的煩躁。他想了很久:“實在沒辦法,要不再找銀行貸款?”
    明月搖搖頭,指尖劃過合同上的數字:“貸款手續繁瑣,等批下來黃花菜都涼了。而且多了利息負擔,利潤又要被啃掉一塊,再說了,我們還欠銀行一千萬呢,現在你又不是不知道,銀行的錢都流向了房地產,房地產企業要多少,銀行就貸多少,我們這些鄉鎮企業,要是規模大點的還好,特別是我們這些中小微企業,貸款比登天還難,就是批了,還不知道要等多少天才能下來!
    誌生聽妻子這麽說,歎了一口氣,他突然想起簡鑫蕊曾經對他說過,如果資金上有困難,可以找她,就說道:“要不我去找簡總試試,向她借點。”
    明月知道,一兩百萬對簡鑫蕊來說,就如一般人口袋裏的零用錢,伸手就能拿出來,但能向她開口借錢嗎?自己本來就不想老公和簡鑫蕊有過多的聯係,一直不聯係最好,現在再向她借錢,那不是聯係更頻繁啊。
    明月看著誌生,問道:“你確定向簡鑫蕊能借到錢?”
    誌生說:“肯定沒問題!”
    明月笑著問道:“你向她借過錢還是她讓你缺錢就向她借的?”
    誌生這時才發現明月的意思,連忙說:“沒有,以前我們是同事,缺錢了,向同事借一點,不是正常嗎?所以我就想到了簡總。”
    明月說:“不是還有一個顧總嗎?你也可以向她借啊?”
    誌生知道,今天打破了明月的醋壇子,如果再說下去,自己也許真的沒事說出事來了,就說道:“我隻是隨口提一下,要是真的開口,借不借也還兩說,又不是借三萬兩萬的,一兩百萬不是誰開口就能借的。”
    明月微笑著看著誌生,說道:“我覺得你說向簡總借錢時,信心滿滿的,要不試試?”
    誌生連忙說:“算了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明月不置可否的看了誌生一眼,陷入了沉思,她想再去找王明舉和田軍幫忙,又覺得不好,王明舉已經幫忙協調一千萬貸款了,再找他,肯定讓他為難,想想還是算了,還有能幫得上忙的就是鎮長張體忠,可自己和張體忠關係一般,自己和鎮黨委書記高方良鬧掰了,如果張體忠幫自己的忙,高方良肯定會對他有看法,也許張體忠考慮到這點,會找借口不幫這個忙。
    明月想來想去,真的找不到人幫忙,人說吃屎難,其實借錢比吃屎還難。
    明月想到了曹玉娟,也許曹玉娟有辦法能借一點,向曹玉娟借錢,明月雖然不太願意,但也比讓誌生向簡鑫蕊開口好!
    這時誌生說:“要不你打曹玉娟電話,看能不能再借一點?”
    明月想到了曹玉娟,沒想到老公也想到了曹玉娟,誌生以前曾讓自己和曹玉娟保持距離,現在卻讓自己向曹玉娟開口借錢,可見無論什麽人,逼急了都會違反自己的初衷。
    明月說:“曹玉娟不一定有,上次把所有的錢都給我們了。”
    誌生說:“借借看,她方法多!”
    明月撥打了曹玉娟的電話!
    電話鈴響了幾聲後,曹玉娟爽朗的聲音從聽筒裏傳來:“喲,明月!咋這時候想起給我打電話啦?是不是又有好事找我,還是要請我吃飯?”
    明月捏著手機,斟酌著措辭:“請你吃飯小事一件,不過還真有點事想麻煩你……我們接了筆大訂單,資金周轉有點緊張,你看能不能……”
    曹玉娟沉默了一會,笑著說道:“不就是借錢嘛!說個數!不過醜話說前頭,我手頭流動資金也不算寬裕,我看能挪多少給你救急。”
    明月說:“你看著辦吧,能借多少借多少,玉娟,不好意思啊。借你的錢還沒還,又開口向你借錢。”
    曹玉娟說:“明月,你說這話就沒意思了啊,我們是姐妹,你缺錢不向我借,向誰借,我剛剛算了一下,我最多能給你一百萬,多也沒有。”
    明月握著手機的手緊了緊,一百萬雖然離預期缺口還遠,但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明月連聲說:“謝謝,謝謝。”
    曹玉娟說:“不用這麽客氣,不過這錢過兩天才能轉給你,你不急吧?”
    明月說:“盡量快點。”
    曹玉娟說:“最多兩天!”
    誌生聽曹玉娟能借一百萬,頓時感到十分開心,雖然還有缺口,但有這一百萬,他的底氣增加了不少。
    誌生突然想起戴誌遠說過積資的事,就對明月說:“現在很多企業搞內部集資,要不我們也搞一次集資,按高於銀行利息向工人借錢。”
    明月說:“這倒是個方法,以前也借過,但也借不了多少。”
    誌生說:“這次情況不同,咱們把天福隆的訂單利潤和分紅計劃跟大家攤開說,讓工人知道投錢能賺雙份——利息加上分紅。再說,咱公司這幾年信譽一直好,工人手裏多少有點積蓄,說不定願意跟著搏一搏。”他拿起白板筆,在上麵快速寫下“內部集資方案”幾個大字,字跡因為用力顯得有些歪斜。
    明月盯著白板,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下巴:“但集資風險不小,萬一訂單出岔子,沒法按時還錢,工人情緒一鬧,公司信譽就完了。”她想起去年縣裏一家紡織廠因集資違約,被工人堵門三天三夜的新聞,後背不禁發涼。
    誌生卻突然笑了,眼裏閃過狡黠:“咱們找幾個信得過的老員工聊聊,先放出風來,看誰願意借錢。”
    正說著,門外突然傳來敲門聲。林姨走了進來:“明月,剛收到銀行通知,咱們貸款的一千萬到這個月要還十五萬利息,今天不轉過去,明天就逾期。”
    明月和誌生對視一眼,剛剛因曹玉娟借款帶來的輕鬆瞬間消散。誌生扯鬆領帶,喉嚨發緊:“先從賬上劃十五萬過去,剩下的……”他看向明月,“今晚就開員工大會,宣布集資的事。”
    當晚,車間裏的白熾燈刺得人睜不開眼。一百多名工人擠在車間,議論聲像煮沸的水。明月站在堆滿布料的台子上,聲音比平時高了八度:“這次天福隆的訂單,隻要按時完成,利潤至少能翻番!現在公司需要大家幫忙,願意借錢的,利息比銀行高兩倍,年底還能參與分紅。
    明月對工人不錯,工人也知道公司的困難,有的人早就想到集資的辦法,可公司一直沒提,現在見明月終於開口了,就知道明月實在沒有辦法,才向大家開口的,一時議論紛紛
    老員工彭維安率先站了出來,布滿老繭的手拍得車間鐵架砰砰響:“蕭總,我信你!我把我這些年的積蓄,大約十萬塊先投進來!”他的聲音在空曠的車間裏回蕩,激起一陣騷動。“他一個外地人,都敢借錢給明月,我們本村人。怕什麽?”角落裏的周慧邊說邊站起來,大聲說道:“我...我攢了三萬,也能借。”
    人群突然炸開了鍋,七嘴八舌的討論聲幾乎掀翻屋頂。有人掏出存折晃悠,有人皺著眉頭算利息,還有幾個湊在一起小聲嘀咕。明月攥著話筒的手心全是汗,目光掃過一張張熟悉的麵孔,喉嚨發緊。
    這時朱興田站出來說道:“公司現在遇到了困難。不是明月一個人的事,想想我們沒來公司上班之前,有地方掙錢嗎?不是天天在家閑著啊?現在明月辦起了公司,大家在家邊就有班上,掙得錢也不比出去打工的人掙得少,還能在家照顧老人和孩子,公司現在遇到了困難,需要我們出力,我們好意思要利息嗎?我朱興田家以前是過的什麽日子,大家都知道,窮得叮當響,現在我手裏也有存款了,不多,就三萬塊錢,我決定全拿出來,借給公司,一分錢利息都不要!”
    朱興田的話引起下麵工人一陣議論,張洪海說:“我也有兩萬,決定借給公司。”
    喬三拐子說:“我一個光棍,也沒多少結餘的錢,手裏也有三萬,也借給公司,不要利息。”
    彭維平說:“我一個外地人,在公司打工,感覺和在家一樣,到哪裏找這樣的老板,我有五萬,也借給公司,不談利息。”
    在這些老工人的帶動下,大家都一致表示,借錢給公司,以幫公司渡過難關。
    明月十分感動,她讓林姨把打算借錢的工人名字和金額記下來,並說明按銀行最高利息給工人,將來還有分紅。
    第二天,工人陸續把錢送到財務,到中午時,已經集資一百五十多萬,其實工人家也沒多少錢,一般都一萬塊錢左右。
    喬磊和戴誌遠聽說明月公司集資,也每人送來了八萬塊錢,還有其他的村幹部,一天下來,總共集資一百八十萬,加上曹玉娟轉過來的一百萬,總算解決了公司的資金問題。
    資金到位後,明升公司仿佛注入了強心劑,整個廠區都沸騰起來。車間裏,機器轟鳴聲震耳欲聾,一百多台縫紉機齊刷刷運轉,針腳穿梭如飛,裁剪布料的“沙沙”聲與傳送帶的滾動聲交織成激昂的生產進行曲。工人們目光專注,穿梭在生產車間,有的在熨燙剛成型的服裝,有的在仔細檢查產品細節,連空氣裏都彌漫著棉線與布料混合的溫熱氣息。
    明月和誌生,邊安排生產,還要和馮濤李梅準備四月十八號的今年秋冬新品發布會,明月知道,新品發布會的日期堅決不能改動,去年兩次改動發布會的日期,給經銷商留下了很壞的印象,今年無論如何都要按時召開。
    誌生沒有時間坐在辦公室裏,不時的在各個車間來回巡查。他時而俯身查看機器運轉情況,時而與車間管理人員交流改進方案,他本來就做過服裝廠的管理工作,所以做起來更是得心應手。
    明月看著老公忙碌的身影,突然覺得,這段日子,是老公從南京久隆地產公司辭職後,過得最充實的時間。
    有時加班晚了,明月會體貼的問老公累不累,誌生總是滿懷激情的說:“不累,現在好像又回到了以前在海達服裝公司工作時的狀態,雖然忙點,但活得充實!”
    由於工人的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明月覺得夥食要跟得上,她安排食堂中午多加一個葷菜,早晚飯品種要豐富。
    食堂也跟著忙碌起來。大師傅們淩晨四點就開始備餐,蒸籠裏騰起的白霧幾乎遮住了整個廚房。為了讓加班的工人補充體力,紅燒肉、糖醋排骨等硬菜不斷端上餐桌。傍晚時分,廠區裏亮起一排排照明燈,宛如白晝,加班的工人幹勁十足,誓要按時完成訂單。
    在這股齊心協力的勁頭下,原本堆積如山的原材料,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成包裝整齊的成衣。倉庫管理員清點數字,按要求打包入庫。
    誌生看著公司的繁忙景像,對明月說:“老婆,我算了一下,如果按現在的情況,一直幹下去,最多三年,我們就能還清所有債務,到那時,我們無債一身輕,日子就好過了。”
    明月說:“我還要擴大公司,盡量的多招工人,把村裏在外打工的人全部招回來,就在家邊工作。”
    誌生說:“看你是天生的做大老板的命,我呢,隻希望家裏不欠人錢,一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的過日子就行,沒有那麽大的理想。”
    明月看了老公一眼,說道:“瞧你那點出息,小富即安的樣子。”
    誌生說:“我還就是打工的命,真沒什麽大的理想。”
    明月說:“很多時候,人都要逼自己一下,如果不逼自己一下,永遠也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如果當年,你不出去打工,你也不會有現在的能力,我呢,也不會拚命的去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