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番外之告狀

字數:4266   加入書籤

A+A-




    dataadcient="capub452467606"

    dataads97826212">

    番外之告狀

    待顧遙把會昌伯夫人給黑完了,會昌伯夫人才趕到。

    皇後娘娘先聲奪人:“母親向來不做那煮茶喝茶的閑事,今日怎突然叫成國公夫人和樂安侯夫人去喝茶?便是母親想盡快和她們並肩,也不是這麽個法子呢。”

    看似責問,卻是給孫夫人指明了方向。

    孫夫人會意,立即她委屈道:“娘娘息怒。可除了喝茶,別個詩詞歌賦,吟詩作對,我也都不懂啊。不說這些個文縐縐的,就是管家,我也比不過大家,心裏一著急,就走了喝茶這個捷徑。”

    “那為何單請她們二位?”

    “我聽說他們兩家的夫人都很厲害,就想和她們做朋友。”會昌伯夫人像個幼稚的孩子那般,如是說道。

    若是孩子做這種狀態,便是可憐惹人愛,到了近天命之年的會昌伯夫人這裏,便有些令人作嘔了。會昌伯夫人猶不自知,繼續道:“正好朱家姑娘都嫁了出去,鄭姑娘又被娘娘叫走了,我看她們兩個得閑,才單請她們喝茶的。早知道會這麽丟臉,我就不請了。”

    聽聽,她還很委屈。

    七七膩歪得緊,走到顧遙身邊,嘟著嘴道:“娘,我們回家吧。我要告訴父親,還要去路爺爺家,找路家舅舅告狀。”

    路家舅舅路右石,三年前在路確的提攜下,進了都察院。隻用了三年時間,便做到了副都察禦史的位置。人皆道,路督察不僅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更是勝過嶽父數倍。

    路右石的嶽父不是別個,便是都察院老大、他的頂頭上司,都禦史本尊。顧佐是兩年前被宣德皇帝召回,接管都察院的。宣德三年和宣德四年,路右石的考績都是都察院最好的。今年開年朝會,是宣德皇帝親自開口,讓內閣壓著顧佐,把他女婿給提到副使的位置。

    據聞,皇帝此舉,把顧都禦史氣得差點學親家提前致仕!最終,因為自家女婿確實擔得起這個位置,他才忍住沒告老的。

    路右石有多厲害呢……

    三年任職之間,所判之案無一冤假,所檢舉的官員無一留在朝堂,所判之案無一超過半旬。對此,路右石說自己運氣好,沒遇到什麽大案。鄭智則說:“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一句話,把路右石的自謙之路給堵得死死的。

    皇後娘娘頓時氣結。

    大明的皇帝,從來都不是隨心所欲的。每個皇帝要做的事,都是饒子彎子、換著法子才實現的,比如自己這個皇後之位,便是陛下花了十年、不知多少心思才給她弄到手的。

    收拾路家和鄭家?

    文官窮,通常都會貪汙受賄,然而,路家是最不需要貪汙的文官。那路確自打提前退休後,轉戰商場,不過三年,就把曾經的姚太太給打趴下了,讓京城男子振奮不已。還有人說,路確是全才。教兒子入仕,教義女經商,才成就了姚太太之威名。

    路確更狠的是,他賺一兩銀子,主動交給朝廷一半,超額納稅,帝王和戶部的人,都賊喜歡他!

    至於鄭家,最讓人擔憂的是兵權。鄭智呢,自打封侯之後,三天兩頭鬧著交兵權,想借著去九邊巡防的機會,帶著妻兒四處看看。

    宣德帝氣瘋了都不會答應!

    他自己還鎖在深宮大院,天天處理那些煩死人的朝事,擔心天下百姓,怎允許鄭智一個人獨樂?少不得找一堆不屬於鄭智的事,讓他去做,讓他忙得不著家。衆人不知帝王心思,隻知道滿朝文武,皇帝很看重鄭智,這就足夠了。

    皇後娘娘也不例外。

    她可以為自己爭取很多,但宣德皇帝,絕不允許她插手朝政。鄭家母女回去哭訴,皇帝那裏她也有辦法。隻是眼下,心情實在很糟糕。因為眼下,她沒有皇帝在手,除了等著顧遙別由著孩子胡鬧,而是識大體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再無別的主意。

    顧遙安撫了七七後,對孫皇後道:“娘娘,今日這壽也祝了,壽宴也吃了,家裏還有事,我先行一步。”

    也就是說,她將由著閨女鬧。皇後含笑應下,笑意不達眼底。

    朱儀本以為被人撞見他和七七獨處,自己會是衆人指責那位。萬想不到七七奔出來是這樣的結果,自己完全給拋到是非之外。這種感覺,太奇怪了。因為奇怪,就對鄭家,對七七産生更大的興趣。

    他輕輕地喚了聲:“娘。”

    成國公夫人黎氏隻當聽不見,隻那揚起的嘴角,讓朱儀知道,他娘和鄭夫人,當是私下說了什麽話。

    顧遙帶著閨女回家告狀,皇後則怒氣沖沖地斥責了孫夫人一頓:“你們當我是疼弟弟沒邊的人?我哪有那功夫!母親和嫂子入京不過一年,如何能適應京城勳貴官場?這時候娶個勳貴女進門掌家,與孫家最好不過。鄭三姑娘是最合適的人選,你們鬧個什麽!鬧就罷了,還得要我給你們收拾爛攤子!”

    會昌伯趕來,安撫了皇後娘娘一通,提醒她陛下才是最重要的。皇後娘娘這才消氣,匆忙回宮。

    “陛下,臣妾母親粗鄙,惹了鄭朱兩家,給陛下添麻煩了。”見到皇帝後,孫皇後張口就領罪。而後,把今日的事全推給不善家事的會昌伯夫人身上,末了道,“鄭姑娘那麽好看,我母親就是要做些什麽,那也是把人塞給我弟弟才是。”

    憑她對宣德帝的了解,皇帝八成順口說句,那把人許給你弟弟不就行了麽?自己再推辭一二,這事也就成了。所以,哪怕她今日算計了鄭四姑娘,但是一個天家賜婚,也就把那些閑言碎語堵住了,不會引起鄭智的不愉。結果,她娘把好處給了別人。

    暗自生惱的孫氏,卻被宣德帝接下來的話打擊了個徹底。

    孫皇後話音放落,宣德帝便笑出聲來,笑夠了才道:“把鄭智的閨女許給你弟弟?定然不成的。皇後這是忘了朕和鄭智的關係麽?朕的皇爺爺同鄭三的祖父,乃姑舅表兄弟,是以,朕與他同輩。他閨女小你弟弟一輩,如何能聯姻?”

    那都多少代的關係了,誰還計算這麽清楚?但是宣德皇帝的話,讓孫皇後深深得認識到一件事,在宣德帝心中,鄭智的分量比她以為的還要深。

    那麽,鄭家,就不要得罪。

    但是,這事往誰身上推呢?說朱家自導自演的?那是不可能的,鄭家不能得罪,他朱家更不能啊!

    想到這,孫皇後隻覺腦門子極疼。

    她那母親,竟然愚蠢地認為讓朱鄭兩家聯姻,再讓朱儀把鄭四姑娘克死了,兩家結怨,就能方便自家上位——這是,天下都在母親手中,老人家想怎樣就怎樣的麽!

    孫皇後腦袋巨疼,疼到産生一股懷疑。哎,她娘笨成這樣,真的是她生母麽?

    

    sty1nove.k"

    dataadcient="capub452467606"

    dataads"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

    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101nove.)(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