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南部征服大將軍
字數:5423 加入書籤
\"妾身並無此意。\"
曹憲低聲回應。
高遠微微一笑,關上門後,直接在曹憲身邊坐下。
兩人如此靠近,高遠能感覺到曹憲輕微的顫抖。
\"從今以後,我們就是彼此的伴侶了,你不必緊張。\"
高遠微笑地握住她白皙纖細的手。
不知何故,被他這樣握住,曹憲不再顫抖,反而鼓起勇氣說道,
\"其實妾身……是激動。\"
\"激動?\"
高遠一怔。
\"嗯。\"
曹憲點頭,溫順地倚在高遠的肩膀上,輕聲說道,
\"不隻是妾身,連妾身的兩位妹妹,都期待這一刻很久了……\"
自從曹晴帶她參加曹植主辦的詩會,第一次見到高遠,曹憲、曹節、曹華三姐妹就被他的魅力所征服。
高遠天生英姿颯爽,詩會上的才情更是讓他大放異彩!
正值青春萌動的三姐妹,怎能不對他心生愛意。
之後,高遠的作品風靡全國。
三姐妹每日躲在閨房中誦讀他的詩集,夢想有一天能像姐姐曹晴那樣與高遠結緣。
而她們的願望,今天終於成真!
聽完曹憲的話,高遠不禁感慨萬分。
少女的情懷確實如詩般細膩!
沒想到無意間,他贏得了三位癡心的追隨者!
\"既然如此,親愛的還在等待什麽呢?\"
高遠含笑將她擁入懷中,溫柔地解開她的衣物。
正當隻剩下貼身衣裳時,曹憲突然抓住了高遠的手。
\"怎麽了,親愛的?\"
\"請稍等一下。\"
曹憲說著從高遠的懷抱中站起來,從旁邊的嫁妝中取出一條白色絲綢,鋪在床榻之上。
\"請親愛的過來吧。\"
她躺上去,緊閉雙眸,臉頰已染上淡淡的紅暈。
高遠嘿嘿一笑,不再猶豫,吹滅了旁邊的魔法燈。
......
這一夜的溫情浪漫,自然不是外界所能理解的。
接下來的夜晚,高遠依照同樣的方式,邀請了曹節、曹華兩位女子共度良宵。
除此之外,他還悉心陪伴了其他幾位佳人,包括皇宮中的伏壽,也沒有被冷落。
得益於神秘的奧術修煉法,高遠即使擁有鋼鐵般的體魄,恐怕也無法抵擋無盡的辛勞。
這一天,高遠在府邸內陪伴著一群伴侶和子女,享受著寧靜時光。
正當他思索如何巧妙地邀請曹晴四人共享歡愉之際,侍從報告說勇猛的戰士迪昂已抵達府門。
“二弟今日何故如此清閑?”
高遠步入大廳,對迪昂展露笑容。
“大哥,其實,丞相召見,讓我帶你去見他。”
迪昂輕輕聳肩。
好吧。
剛迎娶曹憲三位佳人不久,又得為曹操的事奔波。
不過既然已經贏得了曹氏家族的信任,高遠也不好推辭。
他起身,與迪昂一起踏上了通往魏王府的路。
魏王府。
書房內。
“參見魏王!”
高遠行禮致敬。
“姐夫或許還不知道,家父已不再是魏公,而是魏王了。”
一旁的曹丕微笑著插話。
“前幾天看到子逸你沉浸在新婚的喜悅中,所以就沒有打擾你。”
曹操淡然一笑,
“今日天子已正式冊封我為魏王。”
高遠略感驚訝,旋即理解了這一切。
在平定了涼州的動蕩之後,幽州、並州、司隸、冀州、青州、徐州、兗州這八州土地已盡數歸於朝廷掌控。
曹操本就是魏公,晉升為魏王也是順理成章。
如今曹操被冊封為魏王,封地三萬戶,地位在諸侯王之上。
奏事不必自稱臣子,接旨也不用行跪拜禮,可享用天子的禮服、車馬、祭祀天地的儀式。宗廟、祖先和歲祭都遵循漢製,國都設在鄴城,像曹丕這樣的王子都封為列侯。
此刻,他雖非天子,卻已具備天子之實。
可惜的是,曹老板目前並無取漢而代之的意願。
高遠心中暗想,臉上卻帶著笑容再次向曹操行禮,
“屬下恭賀魏王!”
“說起來,孤能獲此殊榮,子逸你的貢獻功不可沒,我們共同歡喜吧。”
曹操同樣微笑揮手。
一番寒暄後,曹操直入主題,
“今日召你前來,主要有兩件事情要與你商議。”
“魏王直言無妨。”
“其一,北方戰事已告一段落,下一步便是準備南下,進攻荊州、江東,以實現天下一統。”
“隻是劉表、劉備等人,不像韓遂、袁熙、袁尚那樣容易對付。”
提到劉表、劉備,曹操的神色變得凝重,
“因此孤打算委任你為南征大將軍,先行前往南陽郡,為即將展開的荊州討伐做好準備。”
相比擁有強大水軍、固若金湯的江東,荊州無疑是一個更為理想的攻擊目標。
占領荊州後,也可借長江之利,順勢攻入江東的建業。
高遠對曹操的安排沒有異議。
“屬下遵命。”
“還有另一件事。”
曹操稍作停頓,笑道,
“此前戰事頻繁,不是推行科舉製度的好時機。現在北方戰事平息,孤打算推行科舉製度。”
“這確是件大好事。”
高遠欣然應答。
隻要能夠擴展奧術選拔製度,就能從根本上打破古老世家對政權的壟斷。
“隻是現在遇到了一些困擾。”
“什麽困擾?”
“那些派出的學院導師反饋,用於教導幼童的啟蒙卷軸過於深奧難解,推行的過程並不順利。”
曹操苦惱地輕歎。
過往戰火連綿,無論是曹操還是王廷,都無法分出力量和資源來推廣奧術選拔製度。
有了高遠貢獻的秘鹽煉製法,王廷獲取了大量的奧術稅賦。
平息北方的袁氏動亂後,曹操便開始著手實行奧術選拔製度。
當年高遠向曹操提出的三步策略,造紙秘術、魔印術,如今都已實現,隻剩下最後一步——創辦皇家魔法學院。
為了讓貧苦百姓也能接受教育,曹操不惜巨資,免費為前來學習的孩童提供食宿。
這樣一來,求學者絡繹不絕,曹操在民眾中的聲望如日中天!
但隨之而來的新問題是,那些出身名門望族的子弟,大多在家族的私塾研習。
來到公共學院的,幾乎都是貧家子弟。
他們的基礎薄弱,必須從基本的符文識讀開始。
然而,作為啟蒙的教程卷軸卻深奧難懂。
導師們教學一段時間後,發現進度緩慢,於是向曹操報告了這一情況。(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