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鹽幫惹事纏身(四)
字數:3662 加入書籤
駕……
籲……
駕……
“讓一讓,速讓一讓。”
熙熙攘攘的西巷府街道上,一匹馬自西巷府南府門入,一路縱馬穿梭行人中,高聲呼喊讓路間行人快快讓開以免踩傷,直奔府衙正街而去。
“哎呦呦,這人誰啊!險些要命來吆!”
如此縱馬飛奔街道集市之上惡劣行徑,自雲知府上任以來已鮮少見之,唯有官府衙門急報才會如此橫衝,擾亂街間秩序,驚嚇百姓心悸,一個不慎可就會命喪飛奔馬蹄之下。
然此一縱馬之人,非著衙門公服,隻普通窄袖勁裝,一路飛奔府衙正街而去,驚動百姓心悸之餘為衙門巡邏壯班衙役瞧著,當即帶人追去,厲聲嗬斥讓縱馬之人速速止步。
“怎麽回事?”
北街巷巷口拱橋上,雲槿姝送花大嬸外孫兒至收留鰥寡孤獨老人小孩的養濟院,剛送完人出來巷子裏,遠遠見得街間紛亂,百姓們一個個忙忙左右兩邊讓開,嘴裏罵罵咧咧何話,她眉頭一擰巴,讓豆蔻去問問街上緣何如此吵吵,可是出何事端。
豆蔻走前一問,曉得有一行為惡劣之人縱馬橫衝街道而過,驚著百姓們紛亂,已有巡邏壯班衙役追去。
得知乃此一事,雲槿姝擰巴眉頭再擰巴一下,倒也再沒有多去過問。
街間這樣突如其來之事日日皆有,也不算何大事,便領豆蔻與茴香回去府衙,至府衙前,雲槿姝剛擺手讓豆蔻與茴香回去,她自己入衙門去交差雲知府給她安排之事已辦妥,人剛踏階台上,眼角瞥見守門衙役牽著一匹馬兒拐去府衙馬廄那裏。
瞅見馬兒,想到剛剛豆蔻打聽到那事,嘴角立時彎起個笑,瘦著一圈的臉蛋上浮現蘋果肌,壯班衙役這麽快便逮到那縱馬之人,很是不錯。
一臉笑眯眯入衙門,人走雲知府辦公房前止步,有衙役守雲知府門前,眼見雲槿姝過來,衙役先做一個噤聲動作,才作揖無聲問候雲槿姝。
雲槿姝心頭疑惑,過來這當差衙役跟前,低聲問:“怎了?可是有新案子?”
雲知府辦公之地乃府衙政務之重地,往常時候雖亦有衙役當差在此,但雲槿姝與景琛和雲冠玉等前來,當差衙役一般情況之下不會噤聲阻攔,而今噤聲阻攔,雲槿姝當即曉得恐又生何案,讓她莫擾雲知府。
“確有新案發生。”
當差衙役頷首,亦低言。
雲槿姝不再多問,默不作聲站辦公房外等候,直至房門打開,陸同知喚當差衙役領前來稟報新案之人先下去喝一盞茶稍作歇息,雲槿姝才入辦公房,雙腳尚未完全踏足房內,已感覺一股低沉感纏繞她心頭。
入辦公房,隻見雲知府坐辦公案後,垂眸注目手中一樣東西,雲槿姝瞅一眼一旁同樣看著雲知府手中東西完全難以舒展開眉眼的陸同知,走近兩步,雲槿姝開口輕聲過問:
“阿爹,可是很棘手?”
問話之餘,雲槿姝看清雲知府手中所拿東西,乃是一錠五十兩的白銀,心頭生以一刹揪心:白銀五十兩?是什麽案子竟和銀元寶有關係?
雲槿姝心頭生揪心,雲知府這才抬眸移開視線,手中那錠白銀擱置公案上,看向雲槿姝一眼,站起身。
“陸同知,本官命你親自前往雲河縣。”
陸同知眉心依舊未曾舒展,反而更加凝重,半刻不曾踟躕,作揖令命,大步流星出去辦公房,速去準備。
陸同知離開,雲知府才告知雲槿姝又生新案乃何案。
兩日前,雲河縣一漁民行舟至雲河上打撈魚蝦,撈出的一網魚蝦中混入一錠白銀,就在一條大魚腹中。
足足五十兩整的一錠白銀,銀元寶,漁民大喜白日發財,高興之餘不曾思量,也乃無知漁民,不懂他打撈到的這錠銀元寶上印刻標記代表什麽,也不懂藏財,剪了一角碎銀就拿去雲河縣錢莊想兌換成銅錢。
沒成想錢莊掌櫃心眼多,一瞅前來兌換銅錢之人是個漁民,拿來兌換的一角碎銀工藝之精良,純度比之普通碎銀高太多,心中立時升起份多心來,這漁民來財恐是不正當。
掌櫃的給兌換了銅錢,可在漁民離開錢莊後,掌櫃的當即打發莊中小廝跟漁民身後,發現了那錠銀元寶。
聽小廝回稟,一錠銀元寶,即便小廝是爬著漁民家門外探窗瞧去著,可小廝常年與銀錢打交道,縱然瞧著不甚清楚,但小廝敢拍著胸脯給他們掌櫃的保證,那一錠銀元寶可絕非是那等寒微漁民能拿的出的。
從銀元寶精良的工藝形狀及色澤純度,掌櫃的再仔細瞅著剪下的那一角碎銀,形狀正乃小廝口中銀元寶一角。
掌櫃的心知他給兌換的那角碎銀他絕不能自留,當即便上衙門裏說了事。
雲河縣捕頭帶人到漁民家搜出那錠銀元寶,一瞅銀元寶底部印刻標記,官家製造標記,妥妥乃一錠官銀。
衙門捕頭上家裏,搜出漁民所藏銀錠後麵色大變,漁民被嚇哆哆嗦嗦老實交代銀錠來路,他沒偷沒搶,真是他早間出河在河域中打撈來的。
雲河河域驚現一錠官銀,且這錠官銀底部製造記號特殊,雲河縣縣令心頭大驚,這乃朝廷發放邊關軍餉。
曆朝曆代,邊關駐軍將士抗擊外敵守衛邊疆疆土,宣明皇登基後更加重視邊關軍餉發放一事,為防軍餉發放邊關途中為沿途地方官員和地方駐軍貪墨,宣明皇下令每批發放給邊關駐軍將士的軍餉,官銀底部必須印刻特殊製造標記,以確保軍餉可以全部發放邊關駐軍將士手中。
可現在漁民打撈到一錠官家製造的銀元寶,且還乃帶有特殊標記的軍餉,雲河縣縣令心有正義但無膽量,比之姻緣縣閔縣丞雖想獨善其身但心有膽量在,雲河縣縣令是當真無膽量,當即遣雲河縣捕頭著便裝,火速至西巷府將此事密報雲知府。
運送至邊關軍餉路徑不途徑雲州內,怎會有官銀出現雲河河域之中,大魚吞官銀絕活不久,雲河縣捕頭從漁民口中審之,那條大魚為漁民煲湯。
由此可推斷,大魚吞官銀而亡後,魚身留河域之內並不久便被漁民給打撈上來,那麽官銀掉落河域之地不在雲州境內河域中也在雲瑚交界河域。
否則,魚身順流雲河中時應當早已腐爛,而非還乃剛死的新鮮死魚。
雲河縣捕頭將他自己所查及自己對此一事上這番分析事無巨細稟報雲知府,雲知府與陸同知皆一息明了。
運往邊關的軍餉官銀皆裝箱死封,怎會平白掉落河域中為魚吞入腹,隻能是箱被撬銀被取,唯有兩種可能:
其一,地方官員或地方駐軍膽大包天不畏宣明皇旨,貪墨邊關軍餉。
其二,沿途有河域盜匪猖狂肆意不懼官府,盜取官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