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變了味的

字數:2202   加入書籤

A+A-


    2008年,農曆八月初一
    宜:交易納財、臨政親民
    以及,結婚姻。
    按照原先定下的章程,不論是訂婚還是結婚,繁文縟節不要,奢靡浮誇不沾,簡簡單單就好。
    套用韓勇燮喝到微醺時跟李仁貴說的掏心窩子的話,隻要兩個孩子能合得來過得好就成了,沒必要去招惹那些沒來由的事情。
    因真露攝入量超標,已進入半迷糊狀態的李仁貴不停低著頭,表示認同。
    隻是令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還不等閔雅玲把擬好的意思報回去,那位坐鎮本貫的閔家老太太就已經把話遞了過來。
    按兩班傳統走。
    聽到這個消息,別說已經沒羞沒臊粘乎了好些天的兩人,就連閔雅玲自己也呆住了。
    可再震驚也沒辦法,論輩分,在世的兩家人裏還真沒有比這位高的。
    更何況閔家老太太還有女方長輩這個身份加持,即便李庸喜還在,大抵也隻能低頭裝糊塗,讓晚輩照著辦。
    不過隨著樸總裁出麵,沒過兩天,另一張小紙條又被負責打探消息的金高銀送了回來。
    【高麗時期】
    字條雖簡短,但對正發愁該怎麽行納采問名之禮的兩家人來說已經足夠了。
    “婚夕,宗族來會者,隻奉一盤,行三杯而止耳。”
    從這段出自朝鮮史籍材料上的話來看,與李氏朝鮮推崇大明儒學,以至於婚嫁禮俗也全盤照搬天朝上國那周到又繁瑣的“六禮”不同,高麗時期的婚俗禮儀更簡單,甚至更符合現代人的習慣。
    當然也不能排除是受製於物資供應短缺,才導致當時的人們沒法在禮數上講究那麽多。
    但不管怎麽說,少了好多繁文縟節後,整個準備過程就變得簡單順暢了許多。
    除了兩個當事人。
    趁著周圍沒人注意,李明善撩開層層疊疊的衣衫下擺,把兩條大長腿筆直攤開,享受著夜風拂過腿毛時的暢快。
    轉頭看了眼從正午到黃昏,一直保持著端坐姿態的韓孝周,除了深表欽佩,李明善能做的也隻有不停地遞上紙巾和水。
    “喂,咱就說你家那位老太太是不是對我很不滿啊,來,喝水。”
    韓孝周袖袍一甩,插了吸管的水杯便不著痕跡地落進她的手裏,“怎麽說?”
    “現在可是八月,八月啊,這天氣穿韓服,我看她老人家是鐵了心打算讓你還沒過門就先頂上個未亡人的名頭吧。”
    “閉嘴,我看你是前些天片子看上癮了吧,還未亡人。把腿收回去,像什麽樣子。”
    韓孝周兩眼一瞪,檢點某人行為的同時,還不忘提醒他把那些小心思收收。
    “這不是沒試過,覺得新鮮麽……”
    弱氣地小聲回了一句,挨了罵的李明善隻能把注意力重新看向屋外,看向那些或在回廊,或在池邊,同樣一身韓服,卻神態自若的人們。
    “喂”,在寬大袖袍的遮掩下,李明善一點點摸在了韓孝周的手背上。
    “又幹嘛”,韓孝周沒好氣地橫了一樣,邊抽手邊小聲開口:“呀,你這崽子就不能忍忍,等回去再說?”
    忍忍,
    回去再說……
    感覺鼻血又有不爭氣的衝動,李明善無奈之下隻能當起了話題終結者,“不是,誰要說這個了,我可是正經人。”
    “嗬。”韓孝周偏頭表示自己聰明著嘞,誰信誰憨批。
    “如寶呀。”
    “又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