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同窗故友譚子理

字數:2931   加入書籤

A+A-




    “陸僉事快來,下官為你介紹,這位就是咱們台州的新知府,譚綸譚知府。”

    陸遠前腳邁進府衙大堂,後腳就聽到了沈翰殷切的介紹聲,而這個名字倒也讓陸遠熟悉。

    鬧了半天,譚綸啊,一個名氣絲毫不遜色胡宗憲的名臣。

    不過他的命可比胡宗憲好太多了。

    至於陸遠為什麽會說和譚綸熟悉,不單單是史書,這具身體的原記憶和譚綸也熟悉。

    倆人是同一年的進士。

    嘉靖二十三年。

    不過陸遠的命可就沒譚綸那麽好了,後者才是正兒八經的所謂‘輔臣預備隊’的仕途走法,中了進士第二年就下放南京禮部擔任六品主事,不像陸遠、胡宗憲這般,熬了好幾年才等到一個知縣的缺。

    “伯興。”

    譚綸麵帶微笑,拱手。

    陸遠亦是微笑還禮:“子理兄,別來無恙?”

    “好得很,好得很啊。”

    論起年紀,譚綸剛好比陸遠大一歲,所以說如今的譚綸,也就是二十九歲罷了。

    “之前弟還在想,朝廷會派誰來台州,沒想到竟然是子理兄,有兄來此,弟心實安。”

    陸遠輕鬆道:“子理兄的才華,當年可是傳遍整個翰林。”

    “哈哈,伯興又拿為兄玩笑了。”譚綸上前把住陸遠的手臂,邁步便往正堂裏走:“我在南京,聽說是伯興你在台州便當即請纓要來,磨了張部堂好長時間,可算是謀了這份差事。”

    南京吏部尚書張治?

    這官哪裏是靠著磨能磨來的,譚綸一句話便露了三分實力。

    他和張治的私交不錯,要不然,哪能用這般輕鬆的語氣說出來。

    陸遠倒是發散起思維,他知道明年張治就會入閣,譚綸是張治的人,那就不會是嚴黨。

    嚴黨倒台之後,譚綸的提拔就開始進入快車道,最後。

    好像是幹到了協理京營戎政這個位置?

    大明軍隊的常務副元帥了屬於。

    沈翰眼見陸遠兩人聊得如此火熱,頓時便明白二人定是有舊,因此便主動言道。

    “府尊、陸僉事,下官那還有些公務未處理,那就先告辭了。”

    “有勞沈同知了。”

    譚綸點頭,待到沈翰離開,立馬又是熱情起來。

    “伯興,今晚定不要走,咱們倆四年未見,今日可一定要好好痛飲一番。”

    老同學多年不見,又沒有手機電話的,異地重逢那自然是親切的很,這種感情陸遠是體會過的,因此並不意外,但還是搖了頭。

    “喝酒的事且先放放吧。”

    “啊?”

    “子理兄難道不知道如今台州的情況?”

    這話一出,譚綸也嚴肅起來,遽爾歎出一口氣來。

    “是啊,台州情況不容樂觀,我來之前在南京兵部擔任郎中,看了台州的軍報,說台州犯境之寇足有近萬人之數,而且還有火炮船之利。”

    陸遠苦笑搖頭:“哪來的萬寇,不過五百餘人罷了。”

    “多少?”譚綸錯愕,隨後恍然:“台州當地為了掩蓋失土之責,虛報敵情?”

    眼見陸遠點頭,譚綸便低聲咒罵:“實在該死。”

    “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

    陸遠言道:“子理兄初來,我還是和兄細說說這台州的具體情況吧。”

    “快請說。”

    “事情是這樣......”

    陸遠將自己這一個多月來在台州的見聞和處置悉數道出,最後總結道:“今日台州之禍,有很多問題都圍繞在一個人身上。”

    “魯發忠。”譚綸不假思索的道出這位原知府的名字。

    陸遠嗯了一聲:“沒錯,就是這位魯知府,他到底幹了哪些事,怎麽就鬧出今天這事端來,另外弟已查到,這魯發忠幾個月前抄了賊寇徐海在台州的產業,足得銀六十七萬兩之巨,可這筆銀子去了哪,沒人知道。

    恰是因為這筆銀子,徐海才悖動刀兵犯土害民,一定要審出來。”

    譚綸深以為然的點頭。

    “有道理,必須先搞清楚源頭,才能理順後麵的事,看來這酒確實沒法喝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