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滑頭

字數:2341   加入書籤

A+A-




    一個報軍功的奏本在台州拖遝了將近十天才算完成。

    這和陸遠的預計差不多。

    對於這虛報軍功的事,譚綸一開始是堅決不願意的,不僅不願意還將梁、沈二人罵了一個狗血淋頭,即使二人曉明利害那也是毫無作用。

    陸遠又堅決不願意出麵,二人就隻能自己和譚綸談。

    最後也是狠狠割了一大塊肉才將譚綸勸住。

    倒不是說譚綸索賄,事實上譚綸一文錢都沒有收。

    他這是擺譜呢。

    作為一個新來的知府,台州對譚綸來說就是一處完全陌生的地方,後麵想要開展工作怎麽都繞不開沈翰、梁鳳這些個地頭蛇、坐地戶的支持,難得這次抓住了二人的把柄,哪能說放手就放手。

    這裏說的割肉,是二人讓出了在台州地界很大程度上的政治利益,確保了譚綸日後擁有絕對一把手的權威。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台州六曹的掌簿中,吏曹、戶曹、刑曹三個關鍵位置都換了人,兩個是譚綸從南京帶來的隨員、一個是就地提拔的新人。

    一下拿到這三個重要位置,譚綸便掌握了日後台州的人事、財政和司法權,便也就不怕紮不住跟腳了。

    當簽屬加蓋著陸遠、譚綸二人名字和公印的軍情奏本離開台州後,陸遠便向譚綸告了別。

    “子理兄,此間事畢,小弟也該告辭了。”

    “不在台州過個年?”

    “不了,還要回臬司衙門述職呢。”

    陸遠一來確實是不好在台州逗留,二來也是因為虛報軍功的事。

    倒不是說譚綸因為這事看不起陸遠,虛報軍功的事拖了那麽久,譚綸除了要借著這件事為自己爭取在台州的話語權之外,自然也會去請示他背後的人。

    南京吏部尚書張治。

    這件事的幹係很大,影響也不隻是台州一個地方,譚綸是君子不是傻子,該有的政治頭腦還是有的,自然會請示。

    故而,譚綸很大可能或者說已經知道了陸遠的政治背景。

    嚴黨。

    如此一來,譚綸和陸遠便天然有了距離,當然政敵、仇敵現在談不上,但做朋友也隻能是私下,官麵上便不合適了。

    陸遠能感受到來自譚綸的疏遠感,又哪裏再好繼續於台州逗留,索性提前告辭,帶著嶽長林和幾百名臬司衙門的兵直接拔營北上回杭州。

    趕等陸遠回了臬司,便被按察副使胡榮拉進了公事房。

    後者神秘兮兮的開口。

    “伯興,最近的事你都知道了嗎?”

    陸遠初有些茫然,但很快就回過神來,知道了胡榮想說的是何事。

    “胡副使指的是藩司衙門那?”

    “左右兩位蕃台都調走了。”胡榮壓著聲音說道:“一去四川、一去河南,都是貧瘠之地,這也算是受了魯發忠的連累。”

    四川天府之國、河南天下之中,但比起這個時期的浙江來說,說是貧瘠之地確實不過分。

    陸遠沒有急著接話,而是轉身去給胡榮添上一杯茶,自己順手拿出後者珍藏的獅峰龍井也給自己斟上一杯。

    “唔,好茶。”

    還沒喝進嘴裏,隻是聞茶香陸遠便讚出一句。

    胡榮忍著肉疼炫耀:“那是,一年到我手裏的可就半斤,我這一直珍藏著自己都不舍得喝。”

    “胡副使您還有半斤,像下官這身份,那是連味都聞不到。”陸遠啜飲一口,隻覺說話都帶著三分香味:“好茶葉就這麽點,怎麽也不夠分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