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統戰價值

字數:2587   加入書籤

A+A-




    有明一朝,全國書院約一千五百家,江西一省便有兩百八十七家,數量為全國之最,其次便是浙江、南直隸、廣東、湖廣等省地。

    而在明朝之前的曆朝曆代,江西都是各個朝代書院最多的省。

    《中國書院製度》一書中對書院的發展曆史做過調研研究,其中提到“書院製度起於唐末五代,書院以白鹿洞書院為最早。”,白鹿洞書院便是在江西九江廬山,因唐代李勃在此馴養一白鹿而得名白鹿洞,後於南唐升元四年改名廬山國學。

    後王安石變法,大刀闊斧提出要‘改科舉,興書院’,後變法失敗,蔡京執政時期則是‘固國本,廢書院’,書院的政治發展遭受到削弱。

    陸遠先對書院的一些曆史發展情況做足了功課,隨後便開始自己巡視書院的行程。

    而他的第一站就是號稱書院之首的白鹿洞。

    院師賀向元領著書院內十幾名講師迎候,並充為向導,為陸遠介紹起這白鹿洞書院。

    “我們白鹿洞書院推崇生擇師,以此振奮學生好學求知的興趣。”

    賀向元六十餘歲,不過精神頭好的很,可比壯年,說起話來聲音也洪亮清晰。

    “而今我白鹿洞書院有各科藏書一千七百餘本,涵括經史、天文、禮樂、典章、陰陽、術數、地理、水利、邊塞、兵法、戰陣、縱橫、醫藥等,擁有座師二十七人,學生六百四十餘名。”

    跟在賀向元旁邊的老頭適時搭了一句話。

    “自我大明開國以來,僅從我白鹿洞書院走出的進士便有一百一十四人,冠絕全省。”

    一個書院,出了一百多名進士,相當於後世一所民間大學出了一百多個正處級以上幹部。

    畢竟進士最差也是知縣。

    陸遠一邊參觀一邊讚許:“為國朝培育如此多的棟梁之才,此堪稱國學之聖地了。”

    “不敢不敢。”賀向元嘴上說著不敢,臉上的笑容卻是燦爛之極。

    “貴書院有師生近七百人,這日常所耗也非少數,衣食補給之物可有困難之處,若有賀公可同陸某說,陸某自當為賀公處置。”

    陸遠關心道:“畢竟陸某也身為江西士林一員,若是能有略盡綿薄的地方自不會推脫。”

    “勞少傅掛心了。”賀向元連道:“不過書院略有些許薄田,加上每年藩司和廬江府也會給些資助,因此隻是果腹穿衣並無困難。”

    “那就好。”陸遠點點頭:“有困難就給陸某寫信,陸某一定竭力相助。”

    “多謝少傅了。”

    一群人陪著陸遠繞著白鹿洞書院轉了一圈,最後在陸遠的強烈要求下,陸遠還在這陪著幾十名讀書人一同上了一節課。

    講課結束之後,陸遠留下幾句勉勵的話便動身離開,啟程趕赴下一家。

    “明台。”

    在陸遠的馬車裏,趙貞吉問道:“這一個江西二百多家書院呢,咱們真就這麽一家家看下去?不算路程,就算一天走一家也得小一年了。”

    “全看遍是不可能了。”陸遠搖搖頭:“挑十幾家最出名的、師生最多的看看吧。”

    雖說隻轉了十幾家,但加上路程,陸遠還是用了接近兩個月的時間才結束這次書院的調研行動。

    這時代的交通實在是太不方便了。

    不過為期兩個月的調研下來,也讓陸遠切身發現了這所謂的書院派之間存在的矛盾。

    那就是基於對自家書院影響力的追求。

    誰不希望自家的書院能夠有更多的名師加盟,招收更多的學生,誕生更多的進士。

    這才符合現實嘛,就算再是同一階級,也不可能真有那種為了群體利益而漠視自身利益的聖人。

    隻能說他們這些人在麵對對他們這一群體不利的政策時會無比的團結對外罷了。

    堡壘,永遠都是從內部先瓦解掉的。

    有了調研的內容作為支持,陸遠就踏實了許多,回到南昌後再次找來吳鵬。

    “這次本官用了兩個月的時間看了江西一省十幾家書院,所見大為震撼,並覺得應該大力推崇。”(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