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一代人苦,好過代代人苦

字數:3844   加入書籤

A+A-




    陸遠要動教育絕對不是突發奇想,更不隻是為了自己的孩子,真要嚴格來說,更多的還是為了自己。

    一個官僚,終身都要受困於政治而不得脫身,這就是陸遠如今的情況。

    他無法擺脫江南黨,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和紐帶讓如今的陸遠很強大,但也牢牢將陸遠困死。

    這種關係越緊密便越加的難以脫身。

    這就是陸遠為什麽不喜歡政治聯姻的原因。

    政治聯姻就是將兩個完全不相幹的家庭、兩種不同的政治勢力強行聯係到一起,越往上走路越窄,因為你將不得不做出自己不願意做的事、犯不願意犯的錯。

    保徐階就是例子。

    江南黨那麽多老人輪番出麵求情,這麵子,陸遠不得不給啊。

    雖然徐階也犧牲了很多利益,但命保下來了。

    而楊繼盛呢,他明明是對的,是一個正直的人,但卻因此丟了官,還被扣上了汙蔑徐階的帽子,成了一個小人。

    徐階依舊是那個人前顯貴的閣臣君子。

    這種政治生態已經被嚴重汙染,長此以往,這個國家注定好不了,隻會在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最後轟然倒塌。

    陸遠想要救國就要擺脫自身受困於江南黨的現狀,而想要擺脫江南黨,動教育就成了一個選擇。

    當然還有更簡單的選擇,就是屠刀!

    但那就太玩笑了。

    嘉靖都還沒掀桌子呢,陸遠怎麽可能先把桌子給掀了,更何況,他也不想造反當皇帝,更不想打南北內戰,分裂國家。

    教育直接聯係科舉,是一塊很大的政治蛋糕,你想要將這塊落後的過期蛋糕扔進垃圾桶,首先要做出一塊更大的蛋糕來取代,不能先扔後做,要先做後扔,這個順序問題不能出錯。

    陸遠隻能找來新的禮部尚書楊成修以及吏部尚書羅。

    禮部和工部都換了主官,萬鏜和潘潢兩人已經致仕,如今在南京城裏頤養天年,好生自在。

    而這個楊成修就是萬鏜當年的隨官出身,被舉薦接了禮部尚書一職。

    至於這個羅前文介紹過,原南京吏部尚書羅欽順的親侄子,也是嚴嵩當年的老領導。

    現在他也坐上南京吏部尚書這個位置了。

    假手易位、世代傳續,最頂層這個小圈子,兜兜轉轉其實還是這些人,底層人的機會很渺茫。

    “參見太傅。”

    “二位部堂來了,快請坐。”

    文淵閣內,正在批奏本的陸遠抬頭看了一眼,招呼道:“二位部堂先稍待本輔片刻,馬上就好。”

    張四維給兩人看上了茶水,拿起本子和筆坐到了陸遠右下手側後的一處條案,儼然是一副準備做記錄的姿態。

    二人見狀也是明白過來,看來今天這次會見和談話很正式。

    陸遠忙完後放下筆,端茶的功夫衝二人一笑。

    “等著急了吧。”

    “太傅這的茶真是絕好。”兩人沒有直接回應,反而是誇起了陸遠這裏的茶葉:“但是下官品起來,又好像不是獅峰龍井。”

    “杭州一個茶商自己炒的茶。”

    陸遠簡單介紹了一下:“托人給本輔送了些,兩位部堂如果覺得還可以,待會帶些回去嚐嚐。”

    “恭敬不如從命,多謝太傅賜茶。”

    隨口寒暄幾句,陸遠開始將話題向著正事上去引。

    “年初一的時候徐閣老來了南京,當然主要還是去鬆江,你們也都知道,去年出了楊繼盛那檔子事,給徐閣老的聲譽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他人是鬆江出來的,要是不出麵自證清白一番,父老家鄉的人該怎麽看他。

    來南京見本輔屬於是順路,又順手給本輔帶了些禮物。”

    這些家常話陸遠聊著兩人都沒搭話,因為還沒有話引子,總不能問陸遠送禮的事。

    “其中有一個禮物本輔很喜歡,是他家公子徐整理出來的這些年國子監座師們的授課文本,你們也知道,本輔的長子歲數八歲了,蒙皇上降天恩,準了他小子免試入國子監讀書,這份禮物可謂送的是恰當其時。”

    說到這裏陸遠舉杯喝了一口茶,意思很明確,該你倆接話了。

    這裏楊成修看了一眼羅,示意請後者先開口。

    論親近關係,羅當然是和陸遠更近一些,畢竟之前陸遠做吏部尚書的時候羅就是吏部左侍郎,兩人搭班子兩年多呢,彼此也熟悉。

    “徐閣老的公子確實有心了。”羅嗬嗬一笑言道:“這教孩子的事確實得重視,下官倒也認識不少名士大儒,如果太傅需要的話吩咐一聲,下官推薦幾人給令郎。”

    “名士大儒那都是淡泊名利的雅士,本輔怎好隨意打擾。”

    “太傅高節。”

    羅領會到了陸遠的意思,言道:“也是下官有欠考慮了,太傅身為翰林學士、掌翰林院事,論才學,天下何人可出太傅其右。”

    “哈哈,羅部堂這是捧本輔呢。”陸遠朗聲一笑,擺手道:“愧不敢當啊。”

    這功夫楊成修在一旁也聽明白了。

    徐階給陸遠的兒子準備了國子監的一些功課,但是陸遠不滿意,也不打算請名士大儒給兒子授課,說明陸遠沒想過將孩子送進國子監,既然有此打算,那就意味著陸遠對教育有自己的想法,而今天召他們二人來,為的應該就是這件事。

    一個禮部、一個吏部,可不正好都是和教育有關係的衙門。

    明白歸明白,話當然不能直接說,楊成修也繞了一個圈子。

    “太傅太謙虛了,江南今日之景象都是太傅一手締造之功,對了太傅,聽說去年的考成,鬆江知府李崇又是第一名。”

    “對,又是鬆江府第一。”

    陸遠點點頭:“連續兩年第一,這個李崇本輔很欣賞啊,今年說什麽也要給他調整一下位置了,本輔打算讓他去浙江,出任右布政使。”

    “李崇能如此出色,把一個鬆江治理的這般好,不都是太傅您的教導之功嗎。”(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