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二個古代世界9)
字數:7632 加入書籤
“老人家,夫君曾跟我誇讚您老人家的手藝,對於廚藝,我是個外行,不好指導。
這些東西,是我從縣裏帶來的,老人家就用它們做一餐,咱們試試味,再商量七日後的菜單。”
鄉正媳婦在家想了三天,最後決定,不如讓劉婆婆拿主意,自己隻要拍板就行。
夫君說過,不用刻意安排,就當是鄉下小宴,圖個熱鬧,菜品選擇,也多以鄉下口味為主。
兩位老媽子膀大腰圓,手裏拎的東西還真是不少,劉婆婆拿不過來,請人放到側屋,讓小侄曾孫女先燒火。
“官家娘子,您請先坐著,我去做飯,一會功夫就好了。”
“劉婆婆去吧,那些東西隻管用,不拘做些什麽。”
鄉正媳婦進門前,就仔細看了,這家女主人是個愛幹淨的。
不比其他的鄉下人家,屋裏屋外都是雞屎灰塵,還有一股子味。
為避免劉婆婆緊張,鄉正媳婦沒跟著去房看著,在堂屋耐心坐等。
等看完屋前屋後,對著劉婆婆的屋後的小菜地盤算菜單時,劉婆婆過來摘菜。
“官家娘子,您怎麽在這,這不是您應該待的地方,還是請回屋裏坐著吧。”
劉婆婆開始這個任務後,就較為融入,這屋後的幾壟菜地,都是用的純天然、無汙染、無公害的農家肥。
鄉正媳婦還要在地裏摘菜,這可不興啊,前兩天才淋了肥。
若是為著這個,遭了鄉正媳婦厭棄,劉婆婆真是沒法子了。
請鄉正媳婦回堂屋坐後,劉婆婆悄悄的拉來一位老媽子。
“大妹子,有些話,我不好同官家娘子說,這會私下說給你,勞你代為轉述。”
劉婆婆叫這位老媽子大妹子,老媽子也順勢拉近距離,稱呼劉婆婆為老姐姐。
“老姐姐,我們家娘子,最好說話不過了,你有什麽,就說什麽,不必避諱。”
“官家娘子是極好極好的人,這是老婆子知道,隻是,是在怕汙了官家娘子,我這菜地,用的是自家肥。”
等到這位老媽子詢問這是什麽意思,劉婆婆才湊到她兩邊,小聲說了。
“原是這樣,離家久了,這些事情,我竟忘了,老姐姐,還是你想得周全,這事,我會回稟我家娘子。”
“不妨事不妨事,大妹子一看就是享福的人,不像我們鄉下人家,勞碌命。
這些事情,大妹子合該不知道的,隻是,我看著官家娘子,就想著或許大人們會有忌諱。”
劉婆婆三言兩語就把這事說清楚,又撇清了自己的關係,帶著新摘的青菜重新回到側房。
“老姑奶奶,怎的去這麽久?”
“一點小事,我讓你看著鍋,怎麽樣,沒糊吧。”
“好著呢,老姑奶奶一出去,我就不錯眼的盯著,保準沒糊鍋。”
下好調味,劉婆婆再炒最後一道小菜,就齊活了,給小侄曾孫女留下一份,端盤上桌。
“劉婆婆別客氣,忙活這麽久,快坐著一起吃吧。”
鄉正媳婦也沒嫌棄劉婆婆這條件簡陋,她夫君都曾誇過劉婆婆的手藝,端起碗來,也吃下一碗米飯。
鄉正媳婦放下碗筷,劉婆婆也就沒去添飯,跟著放下,兩位老媽子,這時沒上桌,跟著小侄曾孫女在側屋吃的。
“劉婆婆怎的就放碗了,我胃口小,這麽一碗,也比平日吃的多。您是做活的人家,不比我,還是多吃些。”
鄉正媳婦掌管家裏上下,不是不通俗物的,劉婆婆剛放下碗筷,還貼心的叫她多吃些。
“劉婆婆,今天就叨擾了,我回家中看看,再與夫君商議,咱們盡快定下菜單。”
鄉正媳婦等劉婆婆吃完,就帶著兩個老媽子離開。
小侄曾孫女看著,老姑奶奶還好,倒是這位官家娘子,像是比老姑奶奶還著急。
“又在看什麽呢,怎麽到了我這,一天到晚的朝外頭看,是不是覺著官家娘子氣派。”
“老姑奶奶,我才不覺著呢,官家娘子氣派,那是她的事,咱不羨慕。”
“咱不羨慕,走吧,把碗收了,洗洗,咱們休息。”
劉婆婆帶著小侄曾孫女安心的等待官家娘子吩咐,此後幾天,更是讓做什麽,就做什麽。
距離鄉正大人在大劉鄉準備功績還差三天,劉婆婆還在配合官家娘子試菜。
“婆婆,你說,要不還是換回昨天那道,我吃著爽口些。”
臨近大宴,官家娘子還在糾結這些菜品,這會拿不定主意,在詢問劉婆婆的意見。
“都依娘子的,下足了油鹽,我吃著都好吃。”
劉婆婆的意見就是沒有意見,隻要官家娘子同意,她就做。
“我想想,我想想,我得好好想想。”
劉婆婆要做的菜,已經定好,一個辣椒兔,一個老母雞湯。
這兩道菜,劉婆婆的做的極好,辣椒兔口味新鮮,官家娘子吃著都過癮,老母雞湯,劉婆婆燉著的更是入味軟爛。
除了這兩個,剩下的都不是劉婆婆掌廚,官家娘子想到鄉下婦人的手藝,必須仔細斟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距離百家宴隻有三天,官家娘子必須在今日定下菜品,明天找出善於庖丁之術的其他婦人,加以培訓。
除此之外,還要準備材料,布置百家宴場地,有一堆事情等著官家娘子安排。
為了保險,官家娘子最後定下的菜肴,都是做法相對簡單的。
“娘子考慮的極好,大人們在家裏吃的山珍海味,說不定正好喜歡咱們鄉下這一口。”
“婆婆說的對,我也是這麽考慮的,明兒個還請你跟著一起試試味道。”
因著這幾天在劉婆婆這試菜,官家娘子先後拿了不少東西過來。
就連瓷碗,都有一套新的,上邊還帶著圖案,為著這個,劉婆婆還專門又找人做了一個碗櫃。
要是廚房裏的東西,劉婆婆相信,在大劉鄉,除了幾位大人家,沒有人家能比上自家。
“明日試菜,是在民婦家裏?”
“我已經囑咐夫君,安排人起好爐灶,搭好棚頂,打明天開始,就在那邊做菜。
婆婆這些天跟著我一起勞累,再辛苦三天,三天後,如能得償所願,必有重報。”
劉婆婆家裏就打了一口灶,勉強三個眼,明日試菜怎麽著也在這邊擠不下。
定下菜單,說了這件事,官家娘子就匆匆離開,跑去做其他布置。
“老姑奶奶,明日官家娘子要找大劉鄉所有善於庖丁之人試菜,你說,我能不能去?”
小侄曾孫女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她在家是做過飯的,又跟著老姑奶奶看了這麽久,學到不少。
劉婆婆仔細想想,這事可行。
“你年紀小,明天來試菜的都是奔著官家娘子的賞錢來的,定是比不過她們。
不如這樣,咱們去試那道清炒時蔬,我再教你幾回,說不定能拔的頭籌。”
鄉正大人心中極強的上進心,讓他在縣裏和周圍各鄉邀請了一遍,百家宴日,新來的縣丞都拖家帶口的來了。
願意出菜的各家一起湊了桌子凳子,鄉正大人給了被選中的每戶三到五個名額。
百家宴安排在大劉鄉地勢較為平坦的河邊,大人們帶著家眷在上邊幾桌,下邊就是大劉鄉的鄉親們。
為了熱鬧,鄉正大人還請來了會唱腔的,伴隨著孩童的嬉笑聲,一時間,確實有興旺發達之景。
這些熱鬧,都與劉婆婆無關,她站在大炒鍋前,正在費勁的攪動臨時做的棒子。
這大鐵鍋也是鄉正大人特意尋來的,沒有合適鏟子,就用山上的大木頭做了一個。
劉婆婆手裏的兩個菜壓軸登場,這會正在做辣椒兔丁的,最後撒上蔥花,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辣椒兔丁就出鍋了鵝。
做完一鍋,還有兩鍋在等著劉婆婆,一直到百家宴開席,劉婆婆還在忙著老母雞雞湯。
好不容易忙完,歇下喘口氣,又被官家娘子派人過來,說是大人們吃著她的辣椒兔丁和老母雞雞湯讚不絕口,想見見。
劉婆婆身上一股辣椒味,這時候也顧不著了,脫掉為了做菜準備的外袍,洗把臉,確定沒有髒汙,就跟著過去。
大家就是借著劉婆婆聊聊,眼看是個年過半百的老人家,都歇了招人的心思,劉婆婆隻亮相了一會,就退下去。
隻有縣丞家孺人看著劉婆婆覺著眼熟,這不是那位給家裏送雞子和活兔的老人家。
因著不確定,還招管家過來問,確定之後,又指著官家去告訴官人這個消息。
“原是這樣緣分!你退下吧,我知道了,記得囑咐夫人,給老人家送賞。”
在人前,縣丞大人也沒多說,不過,確實是別樣的緣分,正好結個善緣,日後有需要,說不定還要勞煩老人家。
劉婆婆剛走到做菜的大棚這邊,端起飯碗,準備吃特意留下來的菜。
還沒坐下,就有熟人過來。
“老人家,沒想到您來自大劉鄉,這些銀兩,是我家孺人給的,還請收下。”
見劉婆婆不收,又搬出縣丞大人,劉婆婆隻能‘無奈’手下。
這一收,就停不下來,有縣丞做表率,其餘鄉正大人都派人送賞銀過來。
縣丞大人送的多,其餘鄉正大人家也不好太少,劉婆婆沒想到,自己這一晚上就把起房子的銀錢湊足了。
小侄曾孫女今天回去了,劉婆婆收拾東西,帶著一些多餘的菜回家,把今天收到的銀錢拿出來數。
數了三遍,這些錢都是夠夠的,單獨收到自己的小包裏,劉婆婆等著明年秋天的到來。
開春之後,縣丞大人就會上任縣令,新的主官上任,對於自己這樣要立女戶的情況會更包容些。
加上自己給縣丞家送雞子和活兔的緣分,求上一求,說不定能直接答應。
等把這事定了,到了秋日,就能找人起房子。
在鄉下人家,一年之中,隻有秋日是最適合起房子和嫁娶的,大多有喜事的人家都會選在這個時候。
正好秋收結束,家裏有了餘糧,土地幹燥,鄉裏其餘人家也有閑暇,能請來幫忙。
立女戶是必須要走的一個流程,很重要,怎麽著劉婆婆也要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原主在時,隻是被先頭的鄉正大人說自立女戶,讓她能獨掌一家,其他鄉民不得借此欺負原主。
實際上,原主的戶籍還屬於河上裏,沒有實際變更。
戶籍上寫的清楚明白,丈夫是死去的劉大根,兒子是劉存根,原主是嫁過來的劉家媳婦。
隻要劉大根和劉存根一回來,這個家就是他們的,律法就是這麽規定。
劉婆婆來了大半年,都不願意動家裏東西,就是不願意為他人做嫁妝。
等立了女戶,在自己的房子裏,想怎麽弄就怎麽弄,劉婆婆也自信自己能守住家裏。
屆時,丈夫劉大根和兒子劉存根的存在就會抹去,家裏的房子按照規矩會歸為大根的弟弟三根。
若是他們真的回來,那可是沒有身份的人,隻能認下另一邊的身份大劉鄉鄉民的身份,恢複起來可不容易。
也就不能住在劉婆婆家,而是要在三弟家,自己原來的房子裏,寄人籬下。
沒有自己,那未來的主角,要攀附的人家就是三弟一家,能落得一個清靜。
怎麽看,立女戶都是利大於弊,唯一的缺點,就是少了丈夫大根家這邊的長輩庇護。
這樣的缺點,算不得缺點,自己與娘家關係好,與其期盼飄渺的夫家長輩庇護,不如直接把房子選在山下裏。
開始這個任務大半年時間,家裏來來往往這麽多人,隻見過三弟媳婦一次,就是租地給她的那一次。
除了這次,隻有自己去三弟家兩次,沒有別的往來,不與娘家比較,就連有根媳婦,都來過五六回。
這個三弟家,劉婆婆實在是親厚不起來,就此斷了親,也沒什麽損失。
這些都是明年的事,劉婆婆連長根侄子都還沒說,不急,有的是時間規劃。
或者再等三年,等租出去的地到期,再說女戶的事,也是可以的,免得出現糾紛。
不知道是男是女的主角還沒出現,一年半載,那兩個死鬼不會回來,劉婆婆有的是耐心。
喜歡快穿之混低保日常請大家收藏:()快穿之混低保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