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第一個特殊世界10)

字數:7751   加入書籤

A+A-


    第162章 第一個特殊世界10)
    並且強調,隻要能供應淡水白家和柳湖需要,剩下的幼蚌,自行處理。
    白柳珠蚌歸屬奚寶,收入全部歸白芸奚,自負盈虧。
    之前母親管著白柳珠蚌時,可沒這個待遇,三姐負責了部分白柳寵物產業,也是走的分成。
    白芸奚在白柳村,是第一個例外,這事,白崇山沒有跟任何人商量過。
    一家之主的權威不容反駁,所有人都在默默計算白芸奚的收入。
    兩個養珠池,產量是固定的,白柳珠幼蚌產量在四百到八百,白柳粉珠幼蚌產量在一百到兩百。
    淡水白家每年有一千個優秀幼蚌需求,前十個月每月八十,後兩個月需要每月一百,這可是一分錢都收不到。
    柳湖對幼蚌也有要求,目前所有優秀粉珠幼蚌來者不拒。
    這樣就隻剩下大量普通幼蚌,加上少量優秀幼蚌,全部賣出收入也不高。
    這些收入,還要刨去各種成本,兩個店加一起,一年收入也比不上白柳護膚最低產線一個月的盈利。
    在心裏算完這個賬,發現影響並不大,沒人在這個時候站出來觸白崇山黴頭。
    白崇山也是考慮過的,白柳珠蚌每年那點盈利,在白柳村每年收入裏占不了一個零頭,放出去不會惹人眼紅。
    這麽處理,算賬方便,也能代表自己的態度,別人不會看輕奚寶,以後沒有自己照顧,奚寶也能獨立。
    白芸奚的考核,在所有人沉默中通過,白崇山明顯區別對待,讓其他人都提不起心情,快速將事情過完就各自散去。
    考核期已過,白柳珠蚌以後就是白芸奚穩穩當當的鐵飯碗。
    打心底說,白芸奚還是很滿意自己的工作,賺的又多又輕鬆,又不用看別人眼色。
    收到好消息,白芸奚還跟著母親和外公外婆好好慶祝一番。
    時至今日,親媽才把放在奚寶身上的心思挪開,她這三月也沒閑著,不僅將三個粉珠養珠池全盤接手,還著手調整珍珠產量。
    柳湖的所有珍珠,都要優先供應白柳營養集團,每月都有任務量,隻有完成這個任務量,剩下的珍珠才輪到白柳護膚。
    晴媽手握白柳護膚雲線,核心原料就是白柳粉珠,全部需要自己供應,她為了自己也要擴大產量。
    爸媽都跟著自己,是吃香的喝辣的還是讓老兩口操勞一輩子,全看自己,晴媽壓力也很大。
    現在奚寶這邊不用操心,就能專注於自己的事業,晴媽是肉眼可見的輕鬆了。
    不隻是親媽高興,外公外婆都罕見的,跟著喝了幾杯果酒。
    現在女兒和外孫女都徹底穩定,他們兩個老家夥也可以發揮餘熱,給女兒多看著點。
    女兒和晴寶貼心,生活裏是什麽都不缺,還能憑本事賺錢,這樣的日子,讓人心裏有股勁,想著多活幾年。
    往日那些鄰居見了,不知多羨慕。
    白芸奚倒是提出,自己現在已經上手,每天隻需要操持兩個小時,不如去給晴媽幫忙。
    晴媽還沒開口,外婆就拒絕了,這位智慧的老人,在這三月裏已經明白白柳的情況。
    奚寶既然選擇不爭不搶,那就死守兩個珠寶養珠池,別的萬事不摻和,免得惹得一身騷。
    外公罕見的說了一大段話,話裏話外就是他跟外婆現在還能幫上忙,雲容線又有合適的總裁,奚寶最好是不要參與。
    奚茗看得懂利弊,就沒強求,讓晴媽和外公外婆湊在一起商量,自己想著白柳珠蚌要怎麽改變。
    成年後的第一個生日,有外公外婆陪伴。
    自己的十七歲生日,三姐和大哥二姐借著這個機會鬥的厲害,白芸奚覺得糟心,還是家裏舒服。
    獨自負責兩個珠蚌養珠池,這就滿一年了,白芸奚一直沒有大動作。
    中規中矩的打理兩個珠蚌養珠池,保持產量在中等偏下,白柳珠蚌那邊也沒大改動。
    白柳珠蚌既然在自己手裏,那就以自己的生日這天為節點,三月一日做上年結算。
    回顧過去,立足現在,展望未來,白芸奚作為白柳珠蚌奚總,做了一個長達五分鍾的發言。
    她帶著厚厚的一遝紅包,作為上一年的員工分紅,每人兩萬到十萬不等。
    對比白柳集團其他公司,白柳珠蚌人員工不算多,這個福利水平在中等,難得的是人人都有。
    主管和兩位店長、溫工,每人都有十萬紅包,兩位行政小姐姐也得了五萬。
    獨獨特殊的,隻有溫工手下兩名學徒,得的分紅最少,都隻有兩萬。
    分紅數額白芸奚紅紙黑字,寫得清楚,沒有搞隱私那一套,誰是多少,看得清楚明白。
    收到厚厚的紅包,兩位小學徒當場就變了臉子,石行政和劉行政倒是高興的很,她們沒想到自己也能拿五萬。
    溫工手裏的紅包也是十萬塊,但他高興不起來。
    奚總總共包了十二個紅包,十萬、五萬、兩萬,三個檔次,就他手下兩名員工拿到兩萬紅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甘總管說的對,當斷不斷,必受其亂,趁著現在影響不大,要提前解決。
    今天才三月初一,白芸奚總共打擾員工二十分鍾時間,就讓他們各自忙去了。
    第二天,兩個小學徒就自覺拿了賠償離職,兩人的離職申請,白芸奚眼睛都沒眨一下,直接秒批通過。
    之後,並不是招人,將人數補滿,而是換辦公室。
    白柳珠蚌從誕生之日起,就是在研究所大樓蹭了一層,位置太小,也太局促。
    白芸奚早上跟老爸一起在主樓吃早餐時,罕見的獻殷勤,用一疊玲瓏餃換了一棟樓,性價比拉滿。
    白柳珠蚌有了自己的獨立辦公樓,已經掛上白柳珠蚌的牌子,白芸奚在等大家月初忙清,然後搬家,之後再進行人員調動。
    一棟樓掛上了白柳珠蚌的牌子,這消息當天就在十名員工中傳開,在奚總那得到準信,幹勁十足。
    隻花了五天時間,在少兩個勞動力的情況下,就忙清了月初的各項事宜。
    三月六日,吉時已到,白柳珠蚌搬遷到新辦公樓。
    鬥珠是一個短視頻平台,也能開通店鋪直播帶貨,人氣很火,白芸奚預設新增一個店鋪。
    將原來的劉行政提拔為店長,再從蒼店長那挪一個店員,打出基礎框架。
    另一位石行政,會視頻剪輯、會運營,拍照審美一流,配合鬆店長手下一位店員,正好挑起白柳珠蚌的宣傳這一塊業務。
    搭好框架,白芸奚額外招了三人,蒼店長,鬆店長,還有溫工各補一人。
    這一次三名新員工,都是她親眼看過,點頭同意的。
    白柳珠蚌上一年盈利,全被白芸奚砸進去改造辦公樓了。
    在科技發達的聯盟,打包快遞、發快遞還靠人工,效率低,出錯性大。
    白芸奚直接買了一條高品質的快遞流水線,正好兩家店鋪都能用上。
    白柳珠蚌所有瑣碎活能用機械代替的,白芸奚都買了合適的機械。
    最後再補上一名行政,白柳珠蚌員工離職兩人,新增五人,合計一十五人。
    每人手上工資小漲三百,工作量還比之前減少五分之一,工作效率足足上升三分之一。
    溫工手下隻有一人,他也沒敢找奚總理論,辦公樓隨處可見的各種智能機械,一個人足矣。
    月初忙完,現在招人正好可以培訓,鬥珠店鋪各種資質審核完畢,會在下月初正式開業。
    人員培訓,白芸奚沒有盯著,她隻找負責人,鬥珠店鋪,她反而看了不少細節。
    一直等到三月月末,各種細節搭建完畢,白芸奚宣布了另外一事。
    以後所有幼蚌資源,三家店鋪不會像之前那樣平分,看業績。
    這個月業績好,下個月分到幼蚌就多,這個月業績不行,隻能挑別人挑剩下的。
    員工的心態,就跟某些世界上個世紀國營飯店一樣,買東西的要小心賠笑臉,賣東西的反而是大爺。
    白柳珠蚌員工之前的服務態度,她不挑理,從現在起,不允許。
    白柳是個響當當的名字,這裏所有員工都是這種態度,問題是市場不允許。
    白芸奚遊戲不是白玩的,她跟各家二代都在分享信息,最近有核珍珠勢頭很猛,有全麵替代珍珠低端市場的架勢。
    白柳村追求是自然孕育,從來不會在珠寶孕育時弄些小動作,老爸從來看不起這些。
    有核珍珠,也都是人造珠核,自古就有,原本是一種行騙手段,用有核珍珠冒充天然珍珠,借此賺取高額利潤。
    這類養珠人,是人人喊打的存在。
    伴隨聯盟科技發展,天然珍珠依舊無法大規模養殖,有核珍珠的春天來了。
    單說一個價格,天然珍珠萬起,有核珍珠千起,數量上的價格,還能下去。
    有核珍珠有著天然珍珠無法比擬的優勢,產量高、產量大,批量生產,統一標準。
    白家追求質量,生活追求,不會碰這些有核珍珠。
    生活在城市裏的大量平民,滿足一家四口加上養珠池的能源需求,每年最少要四顆普通淡水白珠打底。
    不算租金和各種生活成本,這都是四萬,換成有核珍珠,需要用到六顆左右,隻要六千。
    怎麽選,當然不用猶豫。
    大量的有核珍珠進入城市,將普通人的生活成本大幅度降下來。
    聯盟有意穩住城市治安,幾家有核珍珠巨頭規模擴了好幾番。
    有核珍珠搶占珍珠低端市場,對天然珍珠的要求就越來越高。
    普通人享受生活的便利,生存反而越來越難,被逼著培養更高等級珍珠,慢慢的就會擠壓幾大家族的市場。
    一旦成了規模,還有幾家能在這場洪流中生存。
    白芸奚找老爸聊過這個話題,老爸依舊是一副渾不在意的態度。
    白柳集團做生意,向來隻注重高端市場,有核珍珠再怎麽發展,也影響不到白柳村。
    遊戲裏,一個小規模村落的二代已經因為衝擊破產,最近都不怎麽上遊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白芸奚見證了太多時代的洪流,沒有老爸那麽樂觀,說服不了老爸,就自己提前做好準備。
    白柳珠蚌的這次改革,白芸奚沒有以強勢,她設定了獎金。
    原本白柳珠蚌所有人拿的都是死工資,賣多賣少都是那個數。
    白芸奚增加的獎金製度,分為兩方麵,所有人都有機會拿。
    一個是三家店的競爭,以銷量評定,加入好評因素影響,按排序分別有每人一萬、五千和零的獎金。
    另一個每月的利潤額,上一年每年平均利潤在一千二百萬上下,今年超過這個數,會拿出一定份額,在下月工資作為獎金。
    沒人會跟錢過不去,白芸奚從不畫餅,一向是真金白銀砸下去,所有人積極性瞬間調動。
    四月初,鬥珠上的白柳珠蚌店開業,三家店鋪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分到的珠蚌質量平均。
    下個月能拿到什麽品質幼蚌,就看他們這個月賣的怎麽樣。
    同樣的幼蚌,能賣得上價,就是他們的本事。
    看的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每個月的業績,這次用了手段,下個月口碑臭了,被反噬,更不值當。
    “會做生意,這點隨了我,你媽管著雲龍線,我看著財報,利潤還不如上個月。”
    一起吃早餐,白芸奚總會找些話題聊,十次有三次會說到自己的白柳珠蚌。
    除了白芸奚,老爸對白柳珠蚌了解最透徹。
    “你不懂做生意,這叫產業調整的陣痛期,等熬過這陣,以後就好了。”
    晴媽看了不少經營的書,這是晴媽給的解釋,白芸奚照搬過來堵住老爸嘴。
    “好!好!是我不懂生意!”
    白崇山都要氣笑了,他不懂生意,他要是不懂生意,哪裏會有現在的白柳村。
    白崇山懶得講古,有炫耀嫌疑,不跟小孩子計較,他要學一下奚寶這招。
    白柳集團名下各品牌都有不少係列,也要競爭競爭嘛,煥發活力。
    隻要抽出些許盈利,就能獲得更高的利潤,這筆賬白崇山會算。
    “老爸,你真不怕大哥、二姐、三姐他們狗腦子都打出來。”
    “怎麽說話的,注意措辭,他們可是你的血親。”
    喜歡快穿之混低保日常請大家收藏:()快穿之混低保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