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第四個古代世界4)
字數:6324 加入書籤
一連幾天,燕颯茗都隻待在鳳儀殿和未央殿,沒有行廟見之禮、祭祀祖先、昭告天地前,她先不動後宮。
昭明帝不容易遇上一顆人形安眠丸,三天都宿在皇後宮裏,一早醒來就精神飽滿的日子,他隻在幼時有過。
每日的皇後宿在一處,看昭明帝模樣,確實像新婚之喜,久旱逢甘霖。
宮內宮外都傳,帝後感情甚篤,此乃江山之幸,黎民之幸。
除了讓嬪妃回宮抄寫新宮規,燕颯茗沒有任何動作。
可惜,樹靜動而風不止,五月十日,恰逢大朝,還在鳳儀殿預備布置寢宮,謝得貴來請皇後主子。
今日大朝,有大臣參上,此事與皇後娘娘有關,故陛下特令他來請皇後娘娘前去宣政殿。
“公公可知何事,本宮從入主中宮,還未曾有過動作。”
“便是與主子前兒個對其他娘娘的訓話有關。”
宮裏太監宮女,都要稱皇後娘娘為主子,謝得貴雖然是禦前當差,這幾日看著皇上日日宿在皇後主子處,心裏有杆秤。
原來是這事,當朝不阻止女子幹政,皇後也能去宣政殿參朝,看來是有些人心野了。
“梓潼來了,諸位大人對朕的家事頗為關心,後宮應由皇後負責,便讓謝得貴請梓潼過來。”
這皇上還怪有禮貌,禮貌是對她的,對堂上的大人可一點都不尊重。
昭明帝讓人搬了一把鳳椅,就放在他的龍椅下一階,看到這一幕,燕颯茗心中便有數了。
這幾日跟皇帝待在一起,也聊了一些,他可不是好性子的人。
“堂下何人狀告本宮!”
快步走到鳳椅前,將衣袖後甩,徑直坐下,看著站在麵前的大人,便是明知故問。
上朝之前,幾位大人約好了,一定要將皇後這股不正之風壓下去,現在成了自己一人,這是啞巴吃黃連。
“官家,這位大人是?”
“皇後主子~這位是,禦史台!禦史大夫~高大人~~~”
謝得貴平時說話挺正常,看不出來是個閹人,今天這話說的,尾調轉了又轉。
“原來是高大人,怎麽,有何指點!”
燕颯茗可不慫,知道人是誰,那就要開戰了。
上朝前還都同僚相處,現在一個個都在看熱鬧,高大人知道自己是被當槍使了,如今之計,隻能將皇後辨倒在朝堂之上。
“陛下、皇後娘娘,臣禦史大夫有本啟奏。值此大婚吉慶,正宜彰皇家之慈、顯後宮雍睦。
然皇後娘娘敕令眾嬪妃抄錄宮規,此舉實乃擅弄威權 ,罔顧皇家體麵。
娘娘此舉,致使後宮人心惶惶,朝野議論紛紛,有違國母之賢德,望陛下明察,責令皇後收回成命,以安後宮、正朝綱。”
是讀過書的,燕颯茗對朝堂之中諸位大人了解不多,聽這位高大人言辭,大義凜然。
“官家,這位高大人乃大才呀,你從何處尋來!”
“ 乃一七年科舉進士。”
“原來還是位進士老爺,本宮見之欣喜,不知陛下能否割讓。”
又開始犯小性兒了,這高大人平日一張臭嘴,管天管地,昭明帝並不算喜歡,仿佛隨口答下。
“若是梓潼見獵心喜,那朕也隻能忍痛割愛了。”
“如此,謝公公,你可知宮中哪位太監最會去勢,便給這位高大人來上一刀,讓他進了後宮,伴在我身邊,日日督促,也好盡到規勸之責。”
燕颯茗不是來解決問題的,而是來解決提出問題的這個人。
那高大人初聞皇後之言,還不懂其中深意,等這位大人若有若無向他下方看去,靈光一閃,雙腿一軟,癱坐於朝堂之上。
帝後大婚才第四日,陛下在鳳儀殿待了整整三日,怕是,怕是會將娘娘這話當真。
“高大人真真是喜極了,咱家跟高大人以後就是同僚,咱家也是學過主子宮規的,特向主子請願,想做高大人的領路人。”
隻能說謝得貴能坐穩陛下身邊第一得意人這把椅子,是有兩分本事的,瞧瞧這話說的。
“陛下!陛下!!!娘娘!”
想當初,高大人也是頭懸梁錐刺骨,日日苦讀,才考取功名,一步步爬到禦史大夫,怎麽舍得富貴生活。
是個男人都接受不了如此屈辱,這話叫的慘烈,謝得貴明顯擰著眉頭,不滿意這位新同僚的規矩。
“高大人不是說本宮有違國母之賢德,說本宮亂了後宮,影響朝廷,本宮年歲小,做了皇後,身邊確實沒有人規勸著,就是需要大人這樣的。”
從燕颯茗見到這位禦史大夫,他的命運早已定下,現在就是殺雞儆猴。
原本呢,燕颯茗隻預備著罰鬧事的人抄幾遍宮規,但是皇上屁股都是歪的,不如給後邊的人立個榜樣。
“高愛卿隻為江山社稷與後宮安穩,實乃我朝之棟梁,謝得貴,帶他下去,下次大朝,讓高公公過來伺候。”
古聖賢都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這皇後小小女子,果然難纏,惹了陛下還有活路,惹了皇後娘娘,是真沒退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有高公公的例子在前,諸位大人不欲幹惹後宮之事,隻恨自己今日長了一雙耳朵。
“前朝事了,那本宮就先走了,還要教宮人規矩!”
“梓潼慢走,朕下朝之後就去鳳儀殿尋你,謝得貴,送一下你皇後主子。”
什麽辯駁、舌戰群儒,教大臣明是非、講道理,那都太費工夫了,燕颯茗選擇走捷徑。
看看,立馬見效,底下大臣,無一人敢與她對視。
皇後鳳駕起,所有大臣恭送,大朝會繼續,昭明帝發現,今日這些臣子用的順手。
皇後殿中隻有一位周進喜最得用,還缺一些太監人手,以後哪位大臣惹他不喜,便拿皇後出來一用。
想來皇後的性子,定然是樂意幫忙。
等大朝會散去,謝得貴支使徒弟留下,在大臣麵前搖頭又歎氣,故意看向那些特意與陛下作對的大臣。
高大人做禦史大夫,就是禦史台第一噴子,周進喜在他那受過氣,故此也是狹隘,就在宣政殿不遠處的偏房讓人閹了他。
嘴中沒有放上一塊軟木,慘叫之聲,繞梁三日,可讓散朝的大人們聽的真切。
這次之後,想必這些大人別說參皇後,就是參燕家都得思量。
身後的慘叫,燕颯茗沒有聽到,她要趕著回鳳儀殿。
孝順孩子要來請安,為了走流程,還要讓諸位皇子皇女留下來用膳,特意選在鳳儀殿主殿的偏間,這邊夠大夠亮,方便轉移到下一個戰場。
跟母後一同用膳,還要夾菜以表孝心,燕颯茗擺的都是自己喜歡的早膳,也不用擔心夾的不好吃。
動了兩筷,禮節到了,開口讓孩子們讓他們都坐下,與母後一起嚐嚐鳳儀殿禦廚的手藝。
膳後,換了更大的東偏間,一杯清茶漱口,開始挨個關心。
按大小順序來,問上學怎麽樣,宮女太監伺候的如何,膳食合不合胃口。
每人兩三句,回自己進食香、睡的香、心情好,就打發他們去崇文館進學。
先去了宣政殿,又跟皇子皇女交流感情,一看天還沒大亮,這時候又有後宮妃嬪前來請安。
那些背後動了手腳的後妃,現在也都老實,力求不讓皇後主子多看她們一眼,看一眼就是宮規兩遍,誰受得住。
這時都還沒下朝,前朝的事沒傳進後宮,但茯苓姑姑貼心的在這時過來請示。
高公公剛受宮刑,說是要休養幾日,不能就來娘娘麵前伺候,另外謝公公也說要親自教高公公規矩。
有後妃聽的眉頭直跳,宮裏什麽時候多個公公也要請示皇後,又要讓謝得貴教規矩,這事透露著古怪。
賢妃對高這個姓氏最敏感,站出來問。
“主子恕罪,臣妾鬥膽問一句,姑姑說的這位高公公是?”
“你應當知道他,之前一紙奏折將燕家、沈家一起參了的禦史大夫高大人。”
高大人之名,哪怕後宮眾人都知道,聽皇後意思,這是將一個活生生的男人變成了太監!
輕飄飄的一句話聽的心顫顫的,宮鬥也不是這樣的啊,現皇後與陛下真像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那位高大人今天為何會被皇後主子切這一刀,賢妃、德妃、淑貴嬪等都有猜測。
“那就讓高公公養好了再來未央殿伺候,給謝德貴送份賞賜,辛苦他調教。”
幾位嬪妃原本還想多留一會,打探皇後底細,這會等燕颯茗說都散了吧,走的一個比一個快。
這小皇後年輕,走的路子野,她們招架不住。
大朝本來就事多,昭明帝隻能耐著性子處理,散朝之後,還與幾位大臣在延英殿議事,一直等到快中午,才來的鳳儀殿。
剛踏進鳳儀殿,就被燕颯茗夾槍帶棒的說了一句。
“皇上拿臣妾做槍使,可有什麽賞賜。”
“那高公公沒得眼色,朕早就不耐煩應付,梓潼為朕解決此樁煩惱,自然有賞。
便賞梓潼出宮之權和鳳翊衛一支,鳳翊衛下設四隊,由燕家訓練。”
昭明帝有龍驤衛,貼身保護陛下安危,這支鳳翊衛便是對應龍驤衛,貼身保護皇後安危。
原本沒有鳳翊衛,昭明帝看小皇後模樣,第一天就得罪禦史台,怕自己真護不住她,不僅馬上安排,還讓皇後母家為她訓練。
前三位皇後所做之事不痛不癢的,哪比得上小皇後,不給她一支鳳翊衛,怕是小皇後見不到初雪,宮裏不缺不要命的宮女太監。
誰說昭明帝殘暴了,燕颯茗第一個不愛聽這話。
又是予自己出宮,又是給一支鳳翊衛,還讓燕家負責訓練。
大婚三日,就在鳳儀殿歇了三日,看這架勢,最少要歇上半旬。
自己罰抄嬪妃,還幫著管教柔嬪。
就憑這些,燕颯茗決定背下新宮規是自己編寫的黑鍋。
這個皇宮都是昭明帝的,沒有他允許,誰敢亂動。
從得到封後聖旨,那厚厚的宮規就是兩人之間的鴻雁傳書,這招叫做釣魚執法。
喜歡快穿之混低保日常請大家收藏:()快穿之混低保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