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傳說現世!九州鼎!

字數:5134   加入書籤

A+A-


    聽到“推掉”這兩字兒,省考古局局長的心肝都在打顫。
    那可是秦皇時期的小篆巨型石碑,真要埋掉會是s省考古界一大損失。
    “這些壇壇罐罐咱們不過是埋起來,又是銷毀,你心疼什麽?”
    “可是上頭問起來,咱們不好交代。”
    “有什麽不好交代的?限於文物保護技術,省裏決定掩埋保護,有問題嗎?”
    “呃,這麽說……”
    “怕什麽?你堅持上報,但省裏不讓。”
    大圓桌領導說道“出了事兒我頂著,你們心放在肚子裏。”
    “但誰要讓我知道,悄悄走漏風聲,可別怪我翻臉不認人!”
    “您言重了,這事兒僅限於咱們省裏。”
    有大圓桌領導拍板,其他人也不敢多說什麽。
    龍建三局施工隊準備回填。
    “這下不擔心沒活幹了,填快點!”
    “經理,人工太慢,不行找兩台推土機怎麽樣?”
    “推一遍,然後壓路機再過一遍,絕對完好如初。”
    “你小子傻了?沒看省考古局和圓桌領導意見相左嗎?咱們要是用推土機,省考古局的能把咱吃了。”
    “好像也是,那我多叫幾個工友來。”
    “就這些人,不能再擴大。”
    “為啥?”
    “保密,多給加班費,連夜回填!”
    “把那幾台小挖機叫回來,搞快點。”
    “回填的時候注意安全,別因為他們催就忽視了安全防護。”
    “您放心,這批工友經驗豐富,絕對不會……”
    啊——
    不知道哪兒傳來一聲慘叫,施工經理菊花一緊。
    我尼瑪!
    怕什麽來什麽!
    “怎麽回事兒?快說!怎麽回事兒?”
    “有人……有人掉到坑裏了。”
    “臥槽!”
    此刻的施工經理比圓桌領導還著急,他快步上前,用探照燈照了照。
    “誰他媽讓你靠近的?沒事兒吧?”
    “沒……沒事兒。”
    掉坑裏的工友驚恐道“不過,這坑底裂開了,底下還有空間。”
    “什麽玩意兒?還有空間?”
    施工經理連忙看向全場職級最高的圓桌領導,而後者此刻麵如黑鍋。
    這不是添亂嗎?什麽底下還有空間?
    事已至此,大圓桌領導隻能裝作看不見。
    “填了!”
    “好嘞!”
    施工經理等的就是這句話,蓋棺定論。
    秦川南郊,我們什麽東西都沒挖出來!
    “領導,我求您了,能不能讓我看一眼!”
    “你……罷了,你下去瞅瞅,沒什麽大問題,咱們就回填。”
    領導也是人,更何況考古局局長也沒什麽壞心思,不過想見一見老祖宗留下來的真東西。
    “謝謝領導體諒。”
    局長戴上頭盔,綁上頭燈,手持洛河鏟順著繩梯緩緩下到坑底。
    “怎麽樣?”
    “高清攝像機,遞給我。”
    “隻允許眼睛看,不許拍照。”
    大圓桌領導提醒了句,局長無奈,隻得將昏暗的燈光調亮點。
    結果不看不要緊,一看他差點沒嚇死。
    坑底裂縫之下是靜靜安放的九尊青銅大鼎,其中四尊鼎足部結滿了銅鏽。
    他壯著膽子靠近,心中已經有了模糊的猜想。
    可不應該呀,這些鼎不是遺失在曆史長河中了嗎?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下麵是什麽?”
    “領導,我覺得您應該下來看看,再確定是不是要回填。”
    “什麽意思?”
    “您下來就知道了,如果您下來後覺得不值一看,我現場辭職,這地兒隨您處理。”
    “你小子,等著。”
    大圓桌領導說著便要穿戴下坑底,可隨行大秘立刻上前阻攔。
    “領導,還是我下去吧,下麵太危險了,萬一坑底坍塌,誰也負不起這個責任。”
    “讓開!出了問題負責任的也是我!”
    大圓桌領導一意孤行,現場還真就沒人能擋住。
    “那您至少穿上防護再下去。”
    秘書遞上工作服與頭盔“我和您一起下坑吧,真有事兒兩個人也好照應。”
    “考古局長也在底下,你就別去了。”
    大圓桌領導親自下坑,他倒要看看坑底下是什麽東西。
    結果下到坑底,他還沒說話,便被眼前的九尊青銅大鼎驚到了。
    九尊青銅鼎由三隻圓鼎、六隻方鼎組成。
    其中五隻鼎為用雄金鑄成的陽鼎,四隻鼎為用雌金鑄成的陰鼎。
    九鼎大小各不相同,目測最小的也得有千斤重。
    鼎上刻有山川神靈之圖,似乎對應龍夏的名山大川。
    “這是……龍夏九鼎?”大圓桌領導錯愕道。
    考古局長解釋道“您看出來了,我也懷疑是,但不敢斷定,所以才請您下來看看。”
    龍夏
    史記有雲“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
    皆嚐亨鬺上帝鬼神。
    遭聖則興,鼎遷於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
    九鼎是龍夏文化的象征之一,夏初,大禹以九州牧進貢的青銅鑄成九鼎,成為夏朝的傳國之寶。
    商朝取代夏朝後,將九鼎遷移到都城亳邑,後又隨都城遷至殷。
    周武王滅商後,把九鼎遷移到洛邑。
    秦滅周後,九鼎下落不明。
    後世唐女皇和宋大書法家皇帝都曾仿製九鼎,但最終也不知所蹤,沒想到居然出現在這兒。
    “能確定這是傳說中的九鼎嗎?”
    “青銅鼎內部一般有銘文,如果我們能把銘文拓印翻譯出來,就能確定真偽。”
    “這……”
    “領導,九鼎是龍夏古代最重要的禮器,象征著天命所歸,您作為發掘九鼎的第一人,必然名留青史。”考古局長趁熱打鐵。
    大領導想要啥?
    權力,他已經有了。
    金錢,對他而言隻是浮雲。
    名望,隻有名留青史的機會才能打動他。
    搞巨龍鋼鐵新城,不就是朝著名望來的嗎?
    現在挖出九鼎,這功績不亞於搞一座新城。
    “領導,您放心,坑底土層我已經探過,不會再有什麽新東西。”
    “這地兒發掘完就能用嗎?”
    “絕對能用,用不了您摘了我的腦袋。”
    “你呀你,為了考古老命都不要了。”
    大圓桌領導啞然失笑“我同意,不過你們要盡快挖掘。”
    “還有周邊其他地方,也要搞清楚地底埋藏文物的情況。”
    喜歡工業大摸底摸出來個南天門計劃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工業大摸底摸出來個南天門計劃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