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夯實江南群眾基礎
字數:4409 加入書籤
身為親王,一個站在大明階級近乎頂點的存在,朱宸濠對人性、人心的把握,實在是太過於淺薄,對自己又太過於自負了。
叛軍陽奉陰違背地裏幹淨的醃臢事成為了老百姓心中不滿的種子,原本這顆種子其實沒有那麽容易發芽,畢竟百姓們苦日子過的真不少,最習慣的就是忍耐,不真的被逼迫到絕境他們依舊會選擇忍耐沉默下去。
這也是那些叛軍敢背地裏幹這些破事的原因。
因為十之八九,就算他們幹了也會不了了之。
百姓們再恨他們又如何,還不是沒有膽子真的跟他們對著幹。
也正是因為當賊當匪這麽些年早就拿捏住了老百姓的心理所以他們才愈發放肆在一定範圍內不把老百姓當回事。
因為他們清楚的很,隻要不是真的玩的太過分,百姓根本就鬧不起來,也根本不可能會傳到朱宸濠的耳朵裏。
那,還怕什麽呢?
造唄!
但偏偏這一次是不一樣的,特麽在底層群眾中走來走去的大魅魔王守仁王聖人早早就一直隱藏在群眾之中聽著群眾的心聲並在救濟的過程中有意無意的引導著人心中的情緒走向,像是操縱牽絲戲一般撥動著百姓們的心理。
直到拿下叛軍之中最苟也是小本本記錄最多知道各個叛軍將領們最多八卦內幕的吳通正後,王守仁這才引導了一下讓原本就已經心中積怨已久的民憤徹底爆發。
於是,在這各種看似離譜實際早已有引線、種子埋下的隱情中,大局的逆轉就是這麽突兀無比又在情理之中。
肆虐暴動的寧王之亂,在數月的時間裏顯露著恐怖的實力並一直在增強,但又如那不堪一擊的紙老虎一般在頃刻之間就要倒塌殆盡。
見局勢已經從大順風轉變成了逆龍卷風,朱宸濠此刻也是來不及猶豫大手一揮就要撤退,帶著自己的親信勢力撒丫子就開始逃跑。
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隻要人能不被搞掉,垮掉的台子也有再搭建的可能,東山再起也不是什麽虛無縹緲的故事。
當年漢太祖跑路還能把自己兒子、老婆踹下車好幾次呢,懂得看時事並迅速做出選擇,並不丟人。
擴張的速度很慢,跑路的速度卻是異常驚人。
前後都沒有過多磨蹭多長時間,席卷江南地界的眾多叛軍就開始朝著江西地界收攏,並迅速朝著南昌城回縮回去。
“叛亂這就快要解決了?”
看著這段時間突然乾坤大逆轉的格局,趙本學感覺就跟做夢一般難以置信。
雖然之前搞定南京細作開城門事件並拿下吳通正的時候已經讓他大吃一驚,但已經不妨礙他繼續驚訝下去。
操作太離譜了,哪怕他一切都看在眼裏感覺自己也根本學不會。
“習慣就好。”
朱烈拍拍趙本學的肩膀勸慰道。
這操作雖然離譜,但是對比起鎮國府十年發展史引起的一係列變革和翻天覆地變化而言,其實也還好啦。
你我凡人就不要太自卑了,某些人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打擊其它普通人的,這一點你根本改變不了。
“嗬嗬。”
趙本學無聲苦笑,現在回想一下之前質疑王守仁的行為真的有些......
咳咳。
“後麵怎麽搞,南昌城不比其它地方,那是寧王的大本營,寧王一脈在這經營了數十年之久,想要攻破城門將叛軍全部拿下可沒有那麽容易。”
趙本學轉移話題,不想在那件事上繼續下去,再講下去多少有點......
雖然他不是那種會回避自己錯誤的人,但提起來尷尬卻是免不了的呀。
“恩師的意思是,先將那些反了寧王的叛軍搞定,在安撫好炸雷了的百姓們,至於南昌城先不用著急。”
“不用著急?”
“為何?”
“俗話說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眼下形勢大好咱們士氣正盛難道不是進取南昌最好的時機嗎?”
趙本學一愣,下意識開口問道。
“從軍事方麵,你說的沒有錯,眼下寧王方士氣受損嚴重甚至可以說元氣大傷已經焦頭爛額,但恩師還有別的考慮。”朱烈搖搖頭道。
“按照一般的經驗,這類再反了寧王助力了朝廷的叛軍是會被詔安的,但他們一個個的手上......”
“你懂的,鎮國府不興功過相抵這一套。”
“功就是功,過就是過,即便他們臨陣倒戈對我們解決寧王叛亂給予了很大的幫助,但並不代表他們就能將自己身上的汙點洗幹淨。”
“畢竟他們許多人的倒戈心思也並不單純。”
“更何況......”
朱烈一頓,隨即聲音難得顯得異常的認真道。
“既取信於百姓,借百姓的力量推動了叛亂的結束,那又怎能在此事上讓百姓失望?”
殺人者人恒殺之,即便是王子犯法也當與庶民同罪。
區區叛軍反賊怎能破例?
就算罪不至死,也當按罪的輕重給予懲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正義已經遲到了,總不能讓它一直缺席下去吧。
“但若是如此對待那些想要再歸順朝廷的叛軍會不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趙本學猶豫開口,他倒不是想要詔安這些人,這種貨色肯定是入不了他虛舟先生的眼的。
他主要是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這寧王叛亂雖然轉眼之間形勢大好,但還沒有徹底解決呢。
如此關頭如果把這些叛了叛軍的叛軍給往外推推回到寧王那邊去不是平白給自己這邊增加工作壓力嗎?
“不會的,一個在關鍵時候在背後給你捅刀子的人,你會再度選擇接納他的可能性有多大?”
不知何時,王守仁出現在了現場突然開口說道。
“恩師?”
“王先生?”
二人見到王守仁突然的出現略顯驚訝隨即趕忙拱手道。
王守仁對此也是輕頷首表示回應隨即繼續開口給二人講解疑團。
“寧王是個聰明人,雖然做的事情很多地方並不完美但他絕不簡單,不然也掀不起這種大亂。”
“所以,這些人就算想要回頭,寧王也不會那麽容易接納他們,就算接納了也會保留戒備不可能在給予真正的信任和權柄。”
“甚至,還可能會將他們被當成消耗品來使用......”
“這些叛軍也不是傻子,吾這邊是按罪判刑,很多人的罪認錯態度好主動積極配合其實也就是個勞動改造幾年而已,哪個更好他們心中那杆秤自然是有所衡量的。”
同時,王守仁也打算借此契機再在江南地區把鎮國府的威信樹一樹,讓鎮國府的體係在南方徹底站穩。
之前是因為江南世家百年紮根鎮國府興起於北方手一時間沒那麽好往這裏麵伸。
現在,機會就在眼前哪能不好好把握呢?
喜歡回大明攝政請大家收藏:()回大明攝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