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1章 正德次輔、嘉靖首輔
字數:3899 加入書籤
說是樂亭幾所小學堂中規模較大的,但實際加上活動場地外也沒有幾棟房。
小幾百人的規模,加上文、術、科、工等科目的老師,又能說到哪去呢?
但在這走著,從後門、靠窗外看著原本可能這輩子都不見得能識幾個字的孩子學到了論語、背上了九九乘法表、了解了簡單的科學小常識還拓展了一些簡單的工匠技術課,弘治皇帝總是會不禁點頭。
或許比起幾十年努力都難以有所成的科舉考試,這樣的學問才是最適合普通人去學的。
其中,有老師發現了進入小學堂的他們,但由於他們進來的途徑都是合規的,弘治皇帝又透露著一股傳統文人的樣,他們也沒有說些什麽,隻是點頭示意以做招呼,接著便繼續授課教學。
“新政縣,這樣的學堂多嗎?”
弘治皇帝背著手,走在前方隨口問道。
“父父親,基本每個新政縣都會有官方學堂。”
本想稱父皇但想到還在小學堂為了避免太引人注意,朱厚煒還是選擇了低調些。
“一些原先比較落後的縣,學堂的數目可能比較少,新政成績比較好的,學堂數量則會更多一些。”
“不過官方歸官方,想要普及教育做到義務化暫時還是做不到的,新學學堂隻能是盡可能讓學費惠民,由衙門、由鎮國府來進行一定的補助。”
弘治皇帝點點頭,這是正常的,不然就大明這人口基數且生孩子意願超強隻要能活就能生的條件下,真要義務化、免費化,鎮國府就算能吸金,恐怕也會感到相當吃力。
這個時代,教育的成本是很高的。
“一切都得一步一步來,你們做的已經很好了。”
弘治皇帝點點頭,沉默聽著朱厚煒述說了一番各地新學學堂的情況後,長出一口氣,似是整個人都放鬆了許多。
原本看到吏部的評級冊的時候他心中還有些擔心。
擔心鎮國府是不是出了什麽岔子,畢竟作為一個剛被朱厚照、朱厚煒搞出來十幾年的衙門還一路蒸蒸日上,難以避免其下是不是就會有人被迷了眼失了本心導致整個鎮國府方向都出現問題。
現在親眼在樂亭看到了真實的變化,他心中那口氣才終於鬆了。
雖然當初隻是有一點不放心,但讓人欣慰的是兩人確實禦下有方將一切所謂的變革處理的很好。
他心中的某些想法,也逐漸堅定。
“那爹,您是打算回去了?”
朱厚照在旁好奇的詢問。
弘治皇帝此次出宮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因為對鎮國府下的官員、鎮國書院考出來的官員實際能力的疑慮,現在一切都已親眼核實,核心目的已經達到,按照朱厚照對其道了解,大概率此次出行便要結束了。
對此,朱厚煒也是這麽認為的。
但出乎兩人意料的是,弘治皇帝想了想卻緩緩搖了搖頭“再過幾日吧。”
弘治皇帝解釋道“朕為父打算再在馮家酒樓幹幾日。”
朱厚照、朱厚煒小小的腦袋大大的疑惑。
這,這算是什麽理由?
上班當個老賬房還不樂意結束了。
父皇咋想的,難道當牛馬還能上癮?
弘治皇帝沒有回應兩人的疑惑,而是繼續向外而去。
“朕人生中第一次從事皇帝以外的事,結果上來就幫人處理了一波爛賬,現在爛賬剛處理好後麵幾天工作壓力會下降一大截,這要是走了朕不是很虧?”
“這虧本的買賣朕才不幹呢。”
誰會在連續加班趕業績剛趕完之後的空閑期提出離職呢?
那簡直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永平府,屬北直隸,作為曾經燕雲十六州之地曾為大明邊境重要邊防地帶。
同時,它也是自遼東變革、大漠歸附成為特別行政區後大明新政試驗的最早一批府級行政單位。
在鎮國府下放基層的一眾青年官員多年治理改進下,這個包含了樂亭、盧龍、遷安、撫寧等六縣之地的府域,煥發了勃勃生機。
但此時,作為永平府的知府的嚴嵩此刻是有些鬱悶。
其實,作為一個考上科舉不過十年左右的人,在科舉排名上因為鎮國府霸榜的緣故還不是很好看的人,現在能成為知府一級的官員仕途可以說是相當坦蕩了。
按照正常的升遷節奏,一個普通人從排名一般的進士出身開始,要想一步一步爬到知府這個級別,時間周期是十五年到三十年。
拋開明初那種“擢拔低階人才“政策給予人才跳級晉升的特殊時期,他這十來年的升官可以說是正統升級方案裏麵一點彎路都沒有走的大順風局麵。
就這,還是被下放到地方基層一步步爬上來的!
回頭看看一路曆程,驕傲都是應該的!
但當麵前兩個男人出現在麵前後,他就驕傲不動了。
“劉公、焦侍郎,陛下和二位殿下確未至永平府,下官並未得到任何消息。”
嚴嵩心中透露著一絲無奈,這是鬧的什麽事嘛,陛下和二位殿下居然集體玩失蹤了,而且據麵前的大佬猜測大概率就是跑到了他下轄的永平地區,簡直就是他投入鎮國府麾下後遇到過最荒謬的事!
而且為毛他此番的吏部評級才堪堪摸到乙字?
永平府被他治理的好的一批,正在蒸蒸日上!
他親自上作坊督察、下地裏插秧累的快要斷裂帶老腰就是最好的證明!
焦芳眉梢微抬“嚴知府,陛下與二位殿下微服私訪,要查的便是爾等從政的問題,永平府近些年來在吏部考核的成績都不甚理想,陛下若是出宮,來訪此地的幾率並不低。”
看著麵前站著的年輕知府,不知為何焦芳總有一種不順眼的感覺。
總感覺
這年輕人跟他相衝,似乎有一種氣質,讓他格外不爽。
感受到焦芳的目光嚴嵩下意識的抬頭剛好與其目光相對。
“這老頭一臉貪去權相!”
“此子絕非善類!”
一位正德朝的次輔,一位嘉靖朝的首輔,同位大明史上奸臣榜前列的兩人此刻都從對方身上看到了一絲熟悉感。
那感覺,像是在照一麵模糊的鏡子,不清晰,但卻有莫名的相似之處。
喜歡回大明攝政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回大明攝政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