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舉世無雙越女劍
字數:7571 加入書籤
混跡人間花幾落,徘徊天上不知年。秋霜半寸紅山白,春雨三分萬物鮮。冬至拘風枯老樹,夏來執月照青蓮。恩仇羈絆無從拾,誰道長生即是仙?。
蘇小丫如今總算是徹底明白了,為何那些高高在上的仙人都會選擇踏入凡塵去經曆劫難。
原來這滾滾紅塵中的種種曆練,對於心境的淬煉有著難以言喻的妙處。
有傳承的修士,不會僅僅執著於何時才能修為圓滿闖仙門,從而超脫凡塵,位列仙門。
於山水中尋覓真我,讓疲憊的心靈有一處可以安然棲息之所;在人世千姿百態的生活景象裏,體悟超脫塵世紛擾的寧靜,一點點淬煉心境,讓心境更加趨於圓滿,不留空隙。
經過此次深刻的頓悟,蘇小丫驚喜地察覺到自身所獲益處之大,簡直超乎想象。
那深奧難測的《混沌五行劍訣》,盡管金、木、水、火、土這五道尚未能被她全然參透,不過才剛剛觸摸了一點兒皮毛,甚至有些思路還十分混亂,總有一種霧裏看花的朦朧感,不夠清晰。
隻是,就這樣粗淺的理解,也助力她領悟了金劍訣、土劍訣和水劍訣的第一招劍招。
初步領悟劍招,自然還達不到精妙絕倫。能夠領悟大半,已經是她悟性極好。
這才收獲最大,最重要的,是她的心性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仿佛脫胎換骨一般,變得比以往更為沉穩和堅毅。
這種心境上的飛躍,絕非一星半點,而是猶如登上了一座新的高峰,讓人望塵莫及。
心境對於修煉者而言,其重要程度無需多言。因為隻要心境已然臻至圓滿之境,那麽修為的突破便隻需專注於積累足量的靈力即可大功告成。
至於靈力的獲取途徑,則大致可分為兩種:
其一乃是通過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刻苦修煉來逐步積攢,這種方式雖然緩慢,但勝在穩定紮實,每一絲每一毫的靈力都能被修煉者牢牢掌控;
其二則是借助各種珍稀無比的天材地寶以及功效神奇的丹藥之力,從而實現靈力的迅速積聚。
與靈力的積累有章可循,有捷徑可走相比,心境的提升卻是一件異常艱難之事。
通常來說,心境的提升一方麵取決於個人與生俱來的天賦以及後天培養出的悟性,另一方麵則隻能依靠冥冥之中的機緣巧合,如同盲人瞎馬般誤打誤撞,期盼著鴻運當頭撞上大運。
這般難度,簡直堪比在浩渺無垠的大海之中尋覓一根纖細的繡花針,幾乎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不過,令人驚喜的是,蘇小丫竟然在陰差陽錯之下進入了一種玄妙至極的頓悟狀態,並持續了整整三天三夜之久!
要知道,頓悟時間越長,獲得的好處越多,甚至有一次頓悟連續突破三階的傳說。
通常情況下,能夠獲得瞬間頓悟都是千載難逢。
不得不說,蘇小丫的運氣極好。
一場頓悟,蘇小丫不僅突破了修為雖然隻是金、木、水、火、土五行元嬰突破),還初步領悟了那深奧晦澀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大道,更是一氣嗬成地洞悉了劍法要訣中的精髓所在。
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對這劍法要訣的理解愈發深刻透徹,在劍法方麵的造詣亦是節節攀升,最終將會達到常人難以企及的至高境界。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蘇小丫可不會浪費這麽好的機緣,趁著現在頭腦清明,她得更努力才行。
劍法要訣之七,手劍不離身。
從字麵上理解起來十分形象生動,就好似人的影子一樣緊緊跟隨著自身,須臾不可分離。
手不離劍,劍不離身。
這跟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將身有異曲同工之妙,無非就是時刻保持警惕,遇到異常,能夠迅速進入戰鬥狀態。
主打一個迅速——劍出如風,嗜血封喉。
一名劍士,當手中之劍出鞘之時,瞬間爆發出的威力猶如雷霆萬鈞之勢,讓敵人根本沒有絲毫喘息的機會。
無論是在電光火石之間的突襲,還是在長時間的鏖戰之中,持劍者都能憑借著對劍術的精湛掌握以及與劍之間那種默契無間的配合,給予對手致命一擊。
如此高超的技藝和淩厲的攻勢,無疑令敵人防不勝防,無法抵抗。
常言,十年磨一劍,出鞘必鋒芒。
癡迷於劍道的劍客,誰人不是心懷壯誌,渴望鍛造出一把舉世無雙的絕世好劍。
為此,多少劍客耗費十年、二十年甚至更加漫長的時光以及無盡的心血與精力,去精心打磨劍坯。
期間,無論是嚴寒酷暑還是風吹雨打,劍客始終堅守在自己的鑄劍爐前,未曾有過一絲一毫的懈怠。
他們會認真仔細的挑選每一塊礦石材料,用心研究其中的紋理和質地;反複錘煉每一次的鑄造工藝,力求將劍身打造得完美無瑕;他們不斷的嚐試著各種淬火方法,隻為讓劍身擁有堅不可摧的硬度和柔韌性。
這種對劍的執著追求已經超越了常人的想象,更彰顯出劍客內心深處對於卓越品質的不懈追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這把凝聚了劍客全部智慧與心血的寶劍橫空出世,當它被緩緩抽出劍鞘的瞬間,一道寒光驟然閃過,仿佛夜空中劃過的一顆璀璨流星,令人目眩神迷。
此時的寶劍,劍身閃爍著耀眼奪目的光芒,刃口鋒利如霜,輕輕一揮便可斬斷鋼鐵。
絕世神兵,當真無愧於“出鞘必鋒芒”的美譽。
出鞘必鋒芒,不僅僅是對寶劍自身無堅不摧的犀利屬性的由衷讚歎,更是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它意味著經曆無數磨難、千錘百煉後終成正果的劍客,在這一刻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輝煌時刻。
就如同東漢時期著名思想家王充在其著作《論衡·別通篇》中所言:
“那些精研劍術之道的世家大族,如果想要在激烈殘酷的戰鬥中立於不敗之地,那麽最為關鍵的便是要繼承並發揚曲城越女所傳授下來的高深學問。”
“當兩位旗鼓相當的對手在狹窄的道路上猝然相遇時,一方動作靈活多變、技巧嫻熟精妙,另一方卻顯得笨拙遲鈍、技法生疏粗陋,那麽毫無疑問,最終能夠取得勝利的必然會是那個深諳高超技藝和巧妙戰術策略的行家裏手。”
這裏所說的越女,正是那位聞名遐邇的趙處女。
越女,春秋時期的劍術高手,越國人,幫助越王訓練士兵劍術,打敗吳國,越王稱她為當時第一劍術高手。
《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記載:越有處女趙處女),出於南林,越王乃使使聘之,問以劍就之術。其劍法天成,居於山林,授劍法以士兵,助越王勾踐滅吳。越王稱其“當世莫勝越女之劍”。
越王對這位神秘的女子充滿了好奇,於是派遣使者前往聘請她,並向她請教有關劍術之道。
越女應約前往,途中偶遇一老翁自稱袁公。
袁公言:聞善劍,請指教!
袁公一提出要看越女劍法,不等越女回答,信手拈來林中枯竹,化作利劍,如疾風般擲向越女。
越女身形一閃,如鬼魅般躲開了這一擊。她手中的劍如靈蛇般舞動,劃出一道道絢麗的劍光,向袁公攻去。
袁公身輕如燕,在樹梢間跳躍,輕鬆地避開了越女的攻擊。
越女見狀,劍法越發淩厲,劍勢如狂風暴雨般向袁公席卷而去。
袁公卻不慌不忙,他以枯竹為劍,與越女的劍相互交錯,發出清脆的撞擊聲。
突然,袁公如飛鳥般飛身躍上樹梢,瞬間化為一隻白猿。
白猿動作敏捷,如閃電般在樹林間穿梭,不時地向越女發動攻擊。越女則以靈巧的身法和精湛的劍法應對,與白猿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
白猿的攻擊如暴風驟雨,越女的防守則如銅牆鐵壁。
雙方你來我往,互不相讓,一時間難分勝負。
在激烈的戰鬥中,越女漸漸摸清了白猿的攻擊套路。她抓住一個機會,劍如長虹般刺向白猿的要害。白猿敏捷地躲開了這一擊,但越女的劍卻如影隨形,緊緊地追著它。
白猿被逼得連連後退,它的眼中露出了一絲驚訝。越女趁勝追擊,劍勢越發凶猛。白猿終於露出了破綻,越女一劍刺中了它的手臂。
白猿吃痛,長嘯一聲,轉身疾馳而去。越女望著它遠去的背影,心中湧起一股敬佩之情。
這場與白猿的戰鬥,讓她的劍法又有了新的突破。
之後,一路再無波折。
抵達越王宮,越王詢問趙處女關於劍術的精妙之處。
趙處女微微一笑,輕聲說道:“此劍道甚是微妙且簡易,但其意旨卻是幽深而高遠。”
“道中有門戶之分,亦有陰陽之別。開啟門戶,則陰氣衰落而陽氣興盛。但凡施展手戰之道,內在需充實精神之力,外在則要展現出鎮定的儀態。”
“對敵之時,看似溫柔賢淑的婦人,出手奪取時卻猶如畏懼猛虎一般淩厲。”
“布陣施形,把握氣候變化,心神與之相隨。杳渺之間,仿若烈日當空;疾速進擊,恰似騰飛之虎。追逐敵人身形,如同逐日而行,光芒閃爍,隱約可見。”
“呼吸吐納,往來自然,不受任何法規禁令所束縛。無論縱橫馳騁、順勢而為還是逆勢而動,直行或是迂回,都能自如應對,全然不聽外界之聲。”
“掌握此道之人,一人可抵百人,百人則能勝過萬人。大王若是想要一試,其成效即刻便可顯現。”
越王聽後,心中大喜,當即賜予趙處女封號,稱其為越女。從此之後,越女之名傳遍天下,成為眾人敬仰的劍術高手。
越女的劍術之道,將深邃的《易經》哲理、《老子》的精妙思想以及《孫子兵法》中的戰略智慧融入其中,對擊劍的要訣展開了全麵而深入的論述。
這不僅僅局限於單純的技巧層麵,更涵蓋了從理論到實際操作、戰術運用乃至心理狀態等多個維度。
她清晰地闡釋了劍藝之中那些看似相互矛盾卻又相輔相成的辯證關係,比如:
動與靜之間的微妙平衡、快與慢節奏的巧妙轉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進攻與防守的靈活切換、虛招與實招的完美配合;
力量強弱對比下的策略選擇、先後出手時機的精準把握;
內部心境與外在動作的協調一致、逆境和順境時的不同應對方式;
呼吸吐納與招式施展的緊密關聯、身形變化與精神專注的高度統一等等。
不得不說,越女劍舉世無雙幾乎是世人之共識。
唐代詩人杜牧,曾有詩雲:“天下無雙將,關西第一雄。授符黃石老,學劍白猿翁。”
李太白也曾賦詩兩首,讚美越女劍的舉世無雙。
其一:“殺氣橫千裏,軍聲動九區。白猿慚劍術,黃石借兵符。”
其二:“學劍越處子,超然若流星。損軀報夫仇,萬死不顧生。”
據不完全統計,《全唐詩》詩歌體量近五萬首,含“越女”一詞的詩歌,則有34首。
在三十餘首詩歌中,詩人們津津有味地解讀、構建著他們心目中的“越女”。
白刃耀素雪,蒼天感精誠。十步兩躩躍,三呼一交兵。
可見越女在唐朝詩人心中的地位。
《吳越春秋》,同樣記載了越女的故事。她的劍術堪稱無雙,“杳之若日,偏如騰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來,不及法禁,縱橫逆順,直複不聞。”
而“袁公”,就是那一隻在竹林與越女切磋的白猿,被後人解讀為越女的師傅。
遍觀記錄,越女劍主打一個唯快不破!
《卅三劍客圖》又名《三十三劍客圖》,是華國古代著名的木版畫。
而越女——趙處女,是《卅三劍客圖》的第一圖。
《卅劍客圖》是任渭長的有名的作品之一,據《唐宋傳奇小說》繪製,其中包括33個劍俠、48個仙道。
三十三劍俠:趙處女,虯髯客,繩技,車中女子,汝州僧,京西店老人,蘭陵老人,盧生,聶隱娘,荊十三娘,紅線,王敬宏仆,昆侖磨勒,四明頭陀,丁秀才,紉針女,宣慈寺門子,李龜壽,賈人妻,維揚河街上叟,寺行者,李勝,張忠定,秀州刺客,張訓妻,潘扆,洪州書生,義俠,青巾者,淄川道士,俠婦人,解洵婦,角巾道人。
四十八仙道:女幾,陶宏景,林逋,任光,陳安世,老子,陳摶,張果,藍采禾,韓湘,東方朔,張良,蔡經,劉綱,郭璞,鍾離權,毛玉薑,許宸,清平吉,黃初平,葛洪,壺公,王烈,廣成子,王子晉,張道陵,劉政,鄧伯元,薛昭,桂父,關令尹,琴高,梅福,葉法善,黃石公,陶安公,黃安,衛叔卿,陵陽子明,蘇仙公,徐福,孫登,謝自然,嫦娥,許飛瓊,盧眉娘,弄玉,羅鬱。
由此可見,越女之劍術是世人眼中無可爭議的舉世無雙。
喜歡開局逃荒直接掀桌請大家收藏:()開局逃荒直接掀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