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悟因果法則
字數:7796 加入書籤
雖然蘇小丫糊裏糊塗的成功闖過第一關,倒也沒有掉以輕心。
“謹慎二字”,從她踏入修仙那一刻,就刻入了她的骨髓。
就在蘇小丫認真閱讀第二關和第三關的介紹時,身邊場景再一次發生變化。
原本那無邊無際的血海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瞬間抹去了蹤跡,消失得無影無蹤。
蘇小丫發現,自己已然置身於一片廣袤無垠的劍塚之中。
舉目四望,周圍到處都堆滿了各式各樣的斷劍,有的傾斜著深深插入堅硬的地麵,隻露出半截劍身;有的則橫七豎八、雜亂無章地散落在各個角落。
相同的是,每一把都是斷劍!每一把斷劍表麵都是鏽跡斑斑,看起來跟一堆破銅爛鐵也沒啥兩樣了。
不同的是,每一把斷劍都縈繞著若有若無的怨氣和不甘!
怨氣?
和,不甘?
蘇小丫眯了眯眼睛,掩下了眸子中的若有所思。
根據之前看到的介紹,蘇小丫知道必須要從這堆積如山、數量成千上萬的劍裏,精準地找出由“因果之境”和“血海之怒”所幻化而成的兩道神秘“幻劍”。
然而,所謂“幻劍”,顧名思義,它們絕非真正意義上的實體寶劍,而是隱藏著無盡玄機、內部自成乾坤的一座高階幻陣。
實際上,這片看似琳琅滿目的劍塚當中,竟然沒有一把是貨真價實的利劍!
每一把斷劍雖然外表各異,但各自蘊含著獨特的“內容”,稍有不慎,一旦觸碰到其中某把特殊的斷劍,或許就會引發意想不到的“驚喜”降臨。
至於,究竟能否安然無恙地闖過這些稀奇古怪、令人防不勝防的“驚喜”考驗,那就隻能聽天由命了!
此時此刻,擺在蘇小丫麵前最緊迫的任務便是迅速且準確無誤地尋覓到那兩把至關重要的“幻劍”,然後成功將其激活,並順利踏入“幻劍”構築的幻陣。
不僅如此,她還必須要趕在規定的有限時間內破解高深莫測的幻陣,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蘇小丫默默思考著:“因果之境”和“血海之怒”?
顧名思義,“因果之境”應該是和因果之力有關的;而“血海之怒”則是跟血海之力有關。
明顯的,一個考驗的是對規則之力的領悟,一個則是對法力的掌控!算是一文一武相輔相成的兩道關卡。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畢竟,傳說血河本來就匯聚了世間所有的因果之力。所以,這兩關其實就是這血河的根本。
看了看眼前密密麻麻的斷劍,一把一把的去確認,明顯不切實際。
既然如此,尋找的方向……
蘇小丫深吸一口氣,眼神堅定地凝視著前方。她深知,要突破血河設置的關卡,必須全力以赴。
是的,蘇小丫從來不懷疑自己能夠成功找到“幻劍”中的兩座幻陣。
誰讓三千混沌魔神之一的因果老祖這會兒還在她的意識海裏融合源星星核呢!
隻要想,蘇小丫現在幾乎可以隨時隨地的觀摩、領悟因果法則。
所以,“因果之境”對於蘇小丫而言,真的並不是什麽特別高深難以理解的法則。
準確說,三千混沌法則包括混沌十大至高法則,現在對於蘇小丫而言,都是可以隨時隨地近距離觀摩領悟的。
這樣一想,蘇小丫發現自己這次巫神試煉之地一行的收獲,簡直太大了。打得蘇小丫都有些害怕!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她獲得的越多,總覺得等待自己的未來越是不可捉摸!
唉!
她都已經踏上這條路了,肯定是要拚盡全力登頂的。
所以,哪怕猜測最後的處境可能危險萬分,讓她放棄現在唾手可得的資源,她還是不願的。
畢竟,她的實力每提高一分,以後生存的希望就多一分。
對比她那意識海的浩瀚星空,那三千混沌魔神一縷殘魂攜帶的三千混沌規則融合的源星星核,元屠劍和阿鼻劍,真的都不算個事兒了。
如今有了時間限製,她就不得不爭分奪秒、全力以赴了。
幾乎不用多想,她就開始集中精力去領悟“因果之力”。
隻要領悟了“因果之力”,找到因果之境就要容易很多。
蘇小丫幹脆原地盤腿坐下,閉上眼睛,用心去感受周圍的一切,嚐試理解每一把劍之上縈繞著的因果關係。
當然,元神蘇小丫這會兒也瞬移到因果之星附近,看著眼前放大的因果之星開始專注觀摩因果規則演化。
她想起了曾經的經曆,那些成功與失敗的瞬間,都成為了她領悟因果之力的素材。
俗話說得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眾所周知,哪怕是最為平凡普通之人,心中也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無論是懷揣著善良還是邪惡的念頭,並將其付諸行動之後,最終都會收獲與之相對應的結果,這隻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差別罷了。
不同的是,有人敬畏,有人不屑;有人眼光長遠,有人隻顧眼前罷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因此,人的一舉一動都是“果”的外在呈現方式,而潛藏於內心深處的思想觀念,則是導致這些“果”產生的根源所在。
雖然我們能夠直接觀察到一個人的具體行為表現,但在這些行為的背後,實則隱藏著一個起著決定性作用、主宰因果關係的關鍵要素——那便是思想。
往往正是那些一閃而過的念頭以及各種複雜多變的想法,左右並支配了人們的行為選擇;而人們所采取的一係列行動舉措,又進一步決定了他們日後需要去承擔和麵對的種種後果與報應。
值得注意的是,善惡因果之間的聯係並非僅僅隻是局限於人族。
萬物皆有靈!
萬物皆有因果!
當然,因果也並不僅僅隻是局限於當世,而是貫穿了過去、現在以及未來整整三世,並且是以一種逐漸顯現、依次受到報應的形式存在著。
前世因,今生果;今生因,來世果!
每個人所造下的業力規模之大小、程度之輕重,將會直接影響到遭受報應的先後順序以及層次等級之分。
在現實生活當中,有些人可能會發現,自己今生所行的善事或者惡事,並不一定會在當下立刻就得到相應的回報;所以對於因果之說,保持著懷疑的態度。
甚至,由於今生所經曆的福禍吉凶、痛苦歡樂等境遇,未必完全是由今生的所作所為所引起的,所以就有了“修橋鋪路無屍骸,殺人放火金腰帶”的說法。
更為可怕的是,因為“殺人放火金腰帶”幾乎是看得見的既得利益,對於之後可能存在的果報,就都有著僥幸心理。
比如,藍星新聞裏也有報道搶劫金店後潛逃,躲避了十年才落網伏法的。
雖然都知道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可是有著十年的揮霍,就足夠令一些不法之徒甚至亡命之徒去冒險,去賭了。
這是因為,十八層地獄都是這些人死後的果報。
無知者無畏!
這些人是不知道十八層地獄的恐怖,認為不過是死後走一遭的事。
卻不知道,就連在世之時犯口舌業力——挑撥離間、誹謗、說謊、欺騙等等,死後都是要去拔舌地獄走一遭的。那舌頭,可不是一下子就給拔掉的。而是由小鬼掰開嘴,用鐵鉗夾住舌頭,拉長,慢拽,再生生拔下,之後入剪刀地獄,鐵樹地獄。
而搶劫、偷盜那是要入火山地獄、燒而不死,生生承受著烈焰焚身,時時刻刻煎熬著……
實際上,萬事萬物今生大部分時候所麵臨的種種狀況,更多地是源自於前世所積累下來的業力所結出的果實。
可不僅僅隻是人族。
基於以上種種緣由,世間才會流傳著“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樣一句廣為傳頌的話語。
它深刻地道出了宇宙間萬事萬物變化無常、虛幻不實的本質屬性,然而唯有因果定律宛如一條永恒不變的法則,始終堅定不移地發揮著作用,掌控著一切事物發展演變的走向與軌跡。
因果不可改,真相不可說,智慧不可傳,無緣不可渡。
所以,佛教認為,人的行為可以分為十惡和十善,這些行為都有相應的果報。
十惡包括邪見、偷盜、殺生、邪淫、離間、妄語、惡口、綺語、貪欲、嗔恨和無明;
十善則是在身、口、意三方麵做到善業的積累。
因此,很多事的結果在起因的時候就注定了,無論一個人能耐有多大,都無法改變已經種下的因果。正如業力大不過因果,過去種下的種子總有一天會發芽結果。
在不斷的思考和感悟中,蘇小丫的心境越發通透,整個人仿佛脫胎換骨般,這是一種超脫了七情六欲枷鎖桎梏的淡然,也是勘破紅塵的一種灑脫自在!
或許,這才是修行的奧義。
就在蘇小丫明心見性的瞬間,因果大道法則化作億萬透明得幾不可見的絲線融入其右手掌心。
蘇小丫盯著右手掌心,看了半天也沒看出一朵花來。不過,蘇小丫臉上不自覺的笑出了一朵花。
她這是,悄無聲息的就掌握了因果大道法則!
這份饋贈,怎麽可能不心情愉悅!
所以,超脫七情六欲什麽的,並不是變成了一具冷冰冰的石頭,而是不被七情六欲所控製,所左右。
而是順其自然的感悟,該笑的時候笑,該哭的時候哭。
蘇小丫記得自己聽過一個故事,說的是真人真事:
就是一位老和尚,他曾經在戰爭年代就過兩個人。
和平之後,兩個人千裏迢迢找回來感謝。
人族感謝的方式很簡單,就是送禮物和請客吃飯。
兩人風塵仆仆,剛剛一到,顧不上梳洗休憩,就火急火燎誠心誠意的請這位大師吃飯。
可能太過激動,就想將最好的東西奉上。畢竟,救命之恩大過天。
結果,上菜的時候一看——好家夥,全部都是飯店的招牌菜,根本不是素齋。
大師的弟子立即表示,出家人戒口,隻吃素齋!
因為兩人並不信佛,所以沒有戒律的觀念,才鬧了這麽大的一個烏龍,心底頓時十分懊惱,慚愧得滿臉通紅,尷尬的不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師一見兩人的模樣,立即安撫的微微一笑,說了句:“無妨!心不動,幡不動。我們吃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最純粹的心意!”
聽到大師的話,兩人感動的熱淚盈眶。他們的感激之情,大師都接受到了,還有什麽比這更珍貴的嗎!
最後,賓主盡歡。
回到寺院,弟子忍不住問師傅:“師父,你都齋戒幾十年了,今天為了兩個外人破戒,這可怎麽好,這不是損壞了您的修行嗎?”
“錯了,我們並沒有破戒,而是守戒。”大師的回答,讓弟子滿頭霧水,想不明白。
大師慢慢開悟:“他們千裏迢迢而來,帶來的是滿滿的誠意,我們為什麽要因為我們個人的習慣,就令他們心生懊悔、彷徨和自責呢?”
“佛說,生歡喜心,得大自在!所以,我們要做的,不就是令他們心生歡喜嗎!”
穿越之前聽這個故事,蘇小丫覺得大師不愧是大師,將普渡眾生融入了一言一行,時時刻刻都在修行。和“割肉喂鷹”裏的那位大師一樣,都有一顆慈悲心!
所以,蘇小丫也學會了換位思考,學會了共情。
如今,蘇小丫踏上修行路,就有了更多的感悟。
歡喜心,是內心深處自然而生的喜悅。這喜悅裏,是對生命、對生活、對世界深深的熱愛。
萬物皆有歡喜之處。
萬靈皆有歡喜之心。
對一切生靈、一切事、一切物,去發掘其美好的一麵,享受其中的樂趣,就會心生萬千歡喜。
歡喜人,自然做的是歡喜事,結的自然是歡喜果!
從起心動念那一刻起,就有了善因,自然就會結出善果。
當然,這都是最美好的願望。
為什麽說是最美好的願望呢?因為因果不是一成不變的啊!
起心動念,是因。
心中的認知卻是有高有低有差異的,加上萬事萬物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最終導致的果報善惡大小,自然也是玄妙莫測的。唯一不變的果報就是——善因有善果,惡因得惡果!
從過去世的業因到現在世的業果,中間會主動被動的加入許多外緣,才能成為最終的業果事實。
這些外緣包括現世的努力與懈怠、作善與作惡。
所以,因果不能被改變,但是可以贖罪,可以多種善因,可以抵消果報的大小!
喜歡開局逃荒直接掀桌請大家收藏:()開局逃荒直接掀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