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元屠劍阿鼻劍

字數:7411   加入書籤

A+A-


    第720 章 元屠劍阿鼻劍
    蘇小丫看著島嶼中心懸掛的元屠劍和阿鼻劍,心中平靜無波,並沒有她自己想象的激動。
    或許,就在她領悟了萬物皆可為劍的時候,她就明白了一點——外物終究隻是外物。
    隻有自身強大起來,才是真正的強大。外物帶來的強大,會隨著失去而變成一場虛幻。
    所以,外物可以錦上添花,自己卻不能本末倒置,過於依賴這些寶物。
    反倒是元屠劍和阿鼻劍,被蘇小丫契約收入丹田蘊養的時候,激動得差一點崩裂劍身。
    蘇小丫丹田之內運轉的,竟然是太極!
    太極是從混沌無極)中轉化而來的,它蘊含著混沌的潛在可能性,是渾然一體的元氣。
    太極的生成是對混沌的轉化和升華。
    太極宛如一顆閃耀著奇異光芒的種子,那渾然一體的元氣裂變、分化成為了陰和陽這兩種截然不同卻又緊密相連的元素。
    陰與陽之間並非孤立存在,而是彼此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並不斷地進行著轉換。通過領悟陰陽,是有一定幾率獲得混沌之力的。
    混沌之力屬於混沌,卻又不完全是混沌,而是混沌之中的精華,玄之又玄。混沌之力和太極渾然一體之力可以說是異曲同工。
    這種微妙的動態平衡猶如一場永不停息的舞蹈,正是由於它們之間的協同合作,才最終孕育並催生了世間萬物的誕生。
    可以說,如果沒有陰和陽的交互融合,我們所熟知的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恐怕永遠都無法呈現在世人眼前。
    值得一提的是,混沌和太極從本質上來說其實是高度統一的。
    混沌代表著尚未被分化開來的、雜亂無章且缺乏秩序的原始狀態;而太極則恰好相反,它象征著一種井然有序、內部同時包容著陰和陽這兩種對立因素的完美統一體。
    混沌與太極之間這種既相互區別又內在統一的關係,生動地詮釋了宇宙的生成以及其持續變化發展的固有規律。
    它們二者相輔相成,共同構築起了整個宇宙的起源和根基所在。
    正所謂“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如此層層遞進、生生不息。
    擁有以太極作為丹田的蘇小丫,她又怎會僅僅是個普普通通、平淡無奇之人呢?
    隻可惜呀,元屠劍和阿鼻劍雖然威力驚人,但終究還是缺少真正意義上的靈智,僅能依靠一些模模糊糊、不甚清晰的本能來感知外界事物。
    因此,對於蘇小丫,它們也隻能憑著自身那種朦朧的直覺去揣測她體內與眾不同的血脈之力,再想要具體判斷卻又懵懂不知了。
    不過,這並不妨礙兩把劍愉悅的紮根太極丹田。
    元屠劍和阿鼻劍這是樂不思蜀,打死都不挪窩兒了。
    開玩笑,蘇小丫丹田內太極之力可是能夠演化提煉出源源不絕的純淨的混沌之力的!
    要知道,這可是連巫神芥子空間裏都缺乏的。準確說,不僅是巫神試煉之地,就連青源星曾經濃鬱的混沌之力也都已經在日積月累的消耗中越來越少所剩無幾了。
    不提元屠劍和阿鼻劍欣喜若狂,開始瘋狂的吸收煉化太極之力,同時也帶動蘇小丫丹田內的太極瘋狂運轉。
    蘇小丫都給搞懵逼了。她這是被動修煉啦!敢情,元屠劍和阿鼻劍還是個修煉狂人!
    契約了元屠劍和阿鼻劍,蘇小丫成功破開“雙劍”幻境,回到石殿。
    這一看才發現,幾乎所有人都有所收獲。
    特別是虞書衡,他身上的生命氣息更加濃烈了,就連氣息好像也更沉穩了一些,也不知道是有什麽奇遇?
    對於一棵建木而言,最好的奇遇應該是跟生命樹之類的神樹有關吧。
    蘇小丫想了想,又特意兌換了一本《山海經》開始查找建木的記錄。
    因為,她剛剛驚悚的發現,建木好像跟巫師還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呢。
    隻不過,時間太久,蘇小丫記得不是太清晰了,隻記得十大巫師是溝通天地的使者,而建木則是溝通天地的橋梁。要說二者沒有關係,蘇小丫是打死都不信的。
    其實,若是仔細觀察,十二祖巫對於虞書衡的態度和跟其他人還是有些不同的。
    隻不過,十二祖巫是真的能藏事兒,硬是克製著沒怎麽表現出來。如果不是蘇小丫心細如發,還真的不可能捕捉到十二祖巫眼神中那一閃而逝的驚詫和激動,還有隱忍!
    蘇小丫就搞不明白了,十二祖巫可都是半聖的存在,配合十二都天大陣,那是可以調動盤古之力,硬剛幾大聖人的存在。
    所以,有什麽好隱忍的呢?!
    不過,虞書衡自己都沒放在心上,蘇小丫也就不好刨根問底了,相信虞書衡心裏有數。
    《山海經·海內南經》:“有木,其狀如牛,引之有皮,若纓、黃蛇。其葉如羅,其實如欒,其木若蓲,其名曰建木。”
    《山海經·海內經》載:“西南海黑水之間,有都廣之野,後稷葬焉。有膏菽、膏稻、膏稷,百穀自生,冬夏播琴,鸞鳥自歌,鳳鳥自舞,靈壽實華,草木所聚,爰處有百獸相群爰。此草也,冬夏不死。南海之內,黑水、青水之間,有木名曰若木,若水焉。……有九丘,以水繞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參衛之丘,武夫之丘,神即之丘。有木,青葉紫莖,玄華黃實,名曰建木,百仞無枝,上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實如麻,其葉如芒,大嗥爰過,黃帝所為。”
    建木在《山海經》中的詳細記載,它是一種高大的神樹,樹幹直通天庭,是天神和巫師來往於天庭和人間的天梯。
    建木生長在都廣之山,是許多天神上下天庭的地方?。
    蘇小丫若有所思。
    雖說她和虞書衡都得努力變強,才能找到回家的路,可是如果變強需要背負太過沉重的東西,蘇小丫還是會遲疑。
    畢竟,她才穿越過來,經曆多少磨難都好。可是,虞書衡穿越了整整十萬年,蘇小丫都不敢想,好好一個人變成了一棵樹,還孤獨的活了十萬年,該經曆怎樣的絕望!
    隻要想想,蘇小丫就覺得自己會發瘋。怎麽可能還能如同虞書衡一樣,難道真的是男人至死是少年嗎?
    可是,還是覺得心疼。
    他們想要回到藍星,想想都知道這個過程絕對不可能輕鬆。沒看到連擁有眾多頂級大佬的青源星,都被迫逃離隱藏了麽。
    所以,如果想要回家,想要提高修為,需要虞書衡去承擔他無法承受的……
    蘇小丫是真的動搖了。
    真矛盾啊!
    蘇小丫忍不住勾起一抹苦澀的笑。
    她才剛剛堅定道心,一定要跟虞書衡一起找到回家的路。這才多久啊,就又動搖了。
    蘇小丫現在才算是明白,為什麽都說修道艱難了。
    收拾了一下情緒,蘇小丫走向虞書衡,仿佛沒有看到虞書衡眼底那抹一閃而逝的幽深,揚起一個燦爛的笑:“看你狀態不錯,定是得了大機緣。”
    虞書衡輕輕點頭,“確實遇到些奇妙之事,感覺離我們回去又近了一步。”
    虞書衡沒打算多說,有些事他自己體會就好,何必說出來影響蘇小丫的心境。
    他經曆了《巫鹹與神木之約》幻境,心底說不出是個什麽滋味兒,總覺得幻境裏麵的神木不會是建木,哪怕這棵樹在幻境裏麵的名字就叫做——建木。
    準確說,是虞書衡內心十分抵觸,根本不願意承認罷了。在他的認知裏,建木絕對不會是這樣的……
    在《巫鹹與神木之約》幻境裏,一場可怕的瘟疫正在人間肆虐蔓延。
    原本清澈見底、波光粼粼的河流變得渾濁不堪、散發著令人作嘔的腐臭氣味;肥沃的田野裏,金黃的稻穗紛紛枯萎死去,仿佛被抽走了生命的精華;無辜的百姓們遭受著病魔無情地摧殘,他們高燒不退,身體滾燙得如同燃燒的炭火一般。
    更為恐怖的是,這些可憐人的全身會突然浮現出一片片蛇鱗模樣的紅斑,猶如惡魔附身,僅僅過了短短七天時間,便命喪黃泉。
    十大巫師之一的巫鹹,靜靜地站立在建木之下。他抬頭仰望著眼前這棵高聳入雲、直插天際的巨大神樹,心中充滿了敬畏之情。
    耳畔傳來陣陣微風拂過樹葉所產生的沙沙聲響,那些形如羅網的葉片相互摩擦交織在一起,似乎正低聲訴說著無盡的哀傷和痛苦,發出細碎而又悲涼的悲鳴之聲。
    就在十天之前,巫鹹曾在神秘莫測的靈山上施展古老的占卜之術。
    當他凝視著手中那塊龜甲時,隻見上麵的裂紋竟如同閃電一般驟然裂開,清晰地呈現出“都廣”兩個大字。
    十巫們皆知曉其中深意:唯有位於建木頂端的“天露”才能夠化解這場可怕的瘟疫。
    然而,自從黃帝實行絕地天通之後,凡人們再也無法登上這座神聖的建木,任何膽敢違背禁令之人,必將遭到雷火無情地焚燒,瞬間灰飛煙滅。
    十大巫師雖然有一定的道行,卻到底不是神,沒辦法直達天庭,也沒辦法在獲得建木同意後攀登到建木頂端,在天泉池接取天露。
    為了能夠成功獲取那位於建木頂端的神秘“天露”,巫鹹可謂是煞費苦心,早就開始精心籌備。
    他深知這一路必然充滿艱險,但心中對於老百姓的憐憫之心和得到天露的堅定信念,讓他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這條未知之路。
    終於,巫鹹來到了傳說中的建木之下。
    隻見眼前的巨樹高聳入雲,仿佛直通天際般。巨樹的樹幹粗壯無比,表皮皴裂得猶如一條條蜿蜒爬行的黃色大蛇,令人望而生畏。
    巫鹹深吸一口氣,鎮定自若地解下腰間那個裝滿各種珍稀草藥的藤簍,然後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輕輕撫摸著建木那粗糙而又古老的樹皮,嘴裏吟唱著古老的咒語……
    就在這時,驚人的一幕發生了!
    原本靜止不動的樹皮突然開始緩緩蠕動起來,緊接著,一條渾身覆蓋著青色鱗片的小蛇從裂縫中鑽了出來。
    更加驚人的是,這條小蛇一邊吐著猩紅的信子嘶嘶作響,一邊竟然口吐人言:“巫者,你可帶足了三樣祭品?”
    原來,想要溝通建木,需要提前準備好三樣祭品:
    第一樣,是夔牛角磨成的骨笛可呼風喚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二樣,是刑天斷首時濺出的血玉藏有戰神之怒);
    第三樣,是巫者目巫者之目可見鬼神)。
    這三樣,每一樣都不是平凡之物,一般人還真的收集不齊。
    不過,巫鹹可不是一般人。
    隻見巫鹹微微點頭,不慌不忙地從懷中掏出第一件物品——一隻由夔牛皮精心煉製而成的撥浪鼓!
    隻有成人手掌心大小的撥浪鼓,造型十分精美,鼓身散發著淡淡的靈氣。
    據說,隻要有節奏的搖響這隻撥浪鼓,便能呼風喚雨,擁有著神奇莫測的力量。
    小蛇急促地吐著猩紅的信子,三角眼裏都是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玩味,也沒再說話,隻是安靜的看著巫鹹掏出來的祭品。
    小蛇本來就不是一條普通的小蛇。他也是聽說過巫鹹獲得夔牛牛皮的傳說的。
    太古洪荒,天地初開之際,濁氣沉降為地,清氣上升為天,其間山川湖海縱橫交錯,生靈塗炭與蓬勃共生交織。
    混沌中,萬物皆有靈,諸多奇珍異獸出沒,每一種皆身負驚世之力,夔牛便是其中之一。
    《山海經·大荒東經》裏是這樣記載的:“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有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
    夔牛長得像牛,身形如山嶽般龐大。但祂頭上沒有角,隻有一隻腳,身體是青蒼色的。
    每次夔牛出入水中,都會狂風大作,大雨傾盆而下;夔牛渾身散發的光芒,更是如同日月般耀眼;夔牛的吼叫聲,震耳欲聾如同雷鳴。
    傳說黃帝就是捕捉夔牛,用夔牛皮做的鼓,擊敗蚩尤的。
    當年黃帝和蚩尤大戰時,黃帝為了振奮軍心,就派人捉了一隻夔牛。
    這隻夔牛就是神農傳下來的那隻,人們把它的皮做成戰鼓,骨頭做成了鼓槌。這個鼓被稱為“天鼓”,敲一聲能震動500多裏地。
    黃帝的軍隊聽到這鼓聲,士氣大振,最終打敗了蚩尤部落。
    巫鹹如今拿出來的雖然隻是一隻小巧的撥浪鼓,可鼓麵是用夔牛皮製作的,自然帶著夔牛呼風喚雨的屬性。
    喜歡開局逃荒直接掀桌請大家收藏:()開局逃荒直接掀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