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五章 三人計短

字數:3639   加入書籤

A+A-




    大兒子幽幽道“就是我也不信啊,成親幾年才有子的人家也不少,聽說王探花就是他老娘五十歲才懷上的,他父親做了無數好事才得了他,是當地的大善人。姑父一定是覺著父親說這些就是為了讓他撤狀子。”

    小兒子歎氣道“真希望姑父能早點明白,不要再做這種仇者快親者痛的事了,不過是幾萬兩銀子,何必如此較真。”

    徐大人跺足“好大兒,你倒是說到點上了,他現如今被蒙在鼓裏,當然不信,不如讓你堂兄多尋些人把消息傳出去。”

    “那官司呢?”

    徐大人道“官司不急,讓晉王幫我們尋個訟師,這官司又不是定北侯想怎麽打就怎麽打的。”

    父子三人議畢,就打算趁著這些日子定北侯府辦喪事,趕緊把消息傳出去。

    ……

    顧六夫人的棺槨被移到了靈堂,府裏也搭建好了經坨子供僧人和道士分別做法事。

    按照禮製,平民停靈為三日,士人為七日,百官十四至二十一日不等,但欽天監推算的是四十九日,故顧六夫人的棺槨停放按民間常用之法,吊喪十四日,之後便搬至府中偏院停放,待滿四十九日之後方才出殯。

    因此,侯府請了僧人和道士皆做四十九日的法場。

    發喪之後,得了消息前來侯府的人絡繹不絕。

    雖然顧六夫人隻請了五品宜人的誥封,但東宮、齊王府、秦王府、晉王府、祁山王府、安國公府、鎮國公府、秦國公府、穆國公府都來人吊唁,更不用提三公九卿,朝中百官了。

    好在顧氏族人相幫著招待,才不至於亂了手腳。

    雖有得力的紅葉、紅棉等人,秦鳶也還是累得不輕,顧老夫人年紀大了,隻陪王妃、公侯夫人說話,其他的女眷往來全都靠她出麵應酬。

    迎來送往就不是小事,更不用提對管事、管事媽媽們的管轄了,秦鳶也顧不上操心顧侯爺的事,每日忙碌,累得到了晚間沾床便睡。

    過了幾日,來客少了許多,李郎中這才帶著小東前來吊唁,順便為顧老夫人等人請平安脈。

    秋菊來前堂尋秦鳶“老夫人請了脈,又想著孩子們年紀還小,這也忙碌了幾日,整日又哭又拜的,隻怕身子骨受不住,就說讓夫人帶著孩子們一同去摸個脈。”

    秦鳶道“也好,我這裏留幾個人守著便是。”

    戴氏每天都過來幫忙招待女眷,當下便道“夫人隻管放心去便是,這個時辰也沒什麽人來,便是來了,也有我們在呢。”

    秦鳶便帶著幾個孩子去了上房,顧老夫人、顧侯爺、顧六爺、顧寶珠懼都已在了。

    小東迎了上來,先看了她的麵色,才道“給夫人請安,夫人近來可好?”

    秦鳶點點頭,道“謝謝小東記掛著我,近來雖然忙碌,但也還好。”

    李郎中也窺了眼她的麵色,隨即便收回視線,繼續給顧六爺扶脈。

    眾人見過禮後,秦鳶便挨著顧老夫人坐下,康哥兒、福哥兒則和小東廝混到了一處,有了同伴,兩個孩子的悲戚之色消融了不少,增添了些許活氣。

    瞧他們湊在一處說悄悄話了,顧老夫人道“鳶兒,好虧有你在,不然這家裏不曉得亂成什麽樣子。”

    秦鳶要了水淨手,接過秋菊捧上的葡萄,給老夫人剝皮,聞言抬頭道“娘說的過了些,這都是按照府裏的舊例斟酌加減辦的,若要是我平白去做,那是萬萬不能的。”

    顧六爺立即接了話道“三嫂過謙了,母親說的很是,三嫂才掌家多久,即便有舊例在前也要費不少心血。”

    他雖然不管事,卻不是不記事。

    父親和幾個兄長的喪事,他都經曆過,當然知道秦鳶操辦的究竟如何。

    說罷,顧六爺瞅了眼顧靖暉道“我三哥雖然當眾不說,心裏也定是這麽想得。”

    秦鳶沒看顧侯爺,顧侯爺也沒看秦鳶。

    顧老夫人道“老六說的是,老三別以為這些事情簡單,這一大家子幾百口子人,管起來很是不易。不說別的,就說迎來送往諸事,香火、杯盞等物都得有人看著點算,不然一場喪事辦下來,就是沒有人在裏麵做耗貪汙,隻怕也要損耗不少銀錢,略略鬆弛些,就讓外人瞧了笑話去。”

    飛快地瞥了眼秦鳶,顧侯爺竭力掩下湧上心頭的苦澀,硬聲道“娘說的是,兒子從未覺得簡單,夫人這些日子的勞累兒子全都看在眼中,日後一定會好好待她。”

    顧六爺垂下眼簾,一隻手在身側輕握成拳,渾身戰栗。

    三哥他不對勁。

    若是以往,三哥早就柔情蜜意地看向三嫂了,可不會像現在這樣,隻嘴巴上說這些好聽的廢話,人卻毫不親近。

    顧六爺內心亂成了一片。

    顧寶珠問“娘,六嫂往日裏也並不怎麽交際,怎麽這麽多人來吊唁?”

    顧老夫人道“你還小不知道,紅白喜事走動的都是人情世故,你三哥如今得勢,親王公侯都要給個顏麵,其他的人就更不用說了。”

    說著說著神情就有些低落,道“你未曾謀麵的幾個哥哥辦得都沒你六嫂的熱鬧。”

    顧六爺趕忙道“母親,今非昔比了。”

    顧老夫人強笑道“對,今非昔比了,我這話也是說給你們聽的,人情薄如紙,咱們禮節上別出錯就行,也別被這些虛頭巴腦的糊了眼,咱們倒黴的時候,狗都不理,得勢了誰都要來走動。你們要守住本心,不要翹了尾巴,須知一時得意不算什麽,能得個善終全家平安才是難事,切記要多做善事,多惦記著對咱們好的人。”

    眾人都道“記住了。”

    李郎中一一把過了脈,道“幾位主子的身子骨都還好,就是小少爺和小小姐年紀還小,葷腥全都斷了隻怕是熬不住。”

    顧六爺拉著李郎中道謝,又問有無什麽忌諱之處,李郎中道“年幼失恃極是難熬,晚間沒有做噩夢痛哭驚厥已是難得,過些日子慢慢調理便是,隻飲食上不能過於苛刻了。”

    他隻是個郎中,總不能說讓孩子們守孝期間不斷肉。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