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糧食基地

字數:2266   加入書籤

A+A-


    趙山杏的紡織廠經過三年時間的發展,兩萬平方米的廠房擴建到了六萬多平方米。
    紡織廠職工也從最初的不到兩千人,發展到了七千六百多人。
    廠子發展迅猛,各種成品布料在倉庫裏麵堆積如山。
    後成立的東風集團服裝製造有限公司,三千八百多名職工,開足了馬力,噠噠噠的忙的飛起。
    趙振德的繅絲廠,規模也進一步擴大,和安縣的一萬多名放養蠶繭的專業戶,已經不能滿足繅絲廠的需要了。
    和安縣周邊的幾個縣,有七千多養蠶專業戶和繅絲廠簽訂了收購合同。
    繅絲廠給他們提供前期資金援助和技術指導,他們按照合同,保質保量的給繅絲廠提供大繭。
    繅絲廠生產的蠶絲,不但可以紡織成絲綢,還可以作為羽絨服的填充料,保暖效果相當好,又輕又柔又暖和。
    絲綢紡織廠兩千多名紡織工人,他們消耗不了的蠶絲,就交給服裝製造有限公司。
    服裝製造有限公司生產的蠶絲棉服,在北方的省份十分暢銷。羽絨服明顯幹不過它。
    東風牌蠶絲棉服,冬天裏的春風。
    那肯定是啊!冬天刮的都是北風,東風那是春天才有的。
    廣告做的好,秋風瑟瑟、落葉金黃,一隻綠色的蠶,吐出了一根晶亮亮的絲,一點一點的織成了一個厚厚的蠶繭,把自己包裹起來。看著就又厚實又暖和。
    然後,一個厚厚的蠶絲大棉襖裏麵,鑽出來一個小腦袋,是一個小男孩兒,咧著小嘴兒萌萌噠。
    兩個紡織廠和一個繅絲廠,加上一個服裝廠,吸收了東風鎮幾乎所有的閑散勞動力。
    農民們都進工廠當工人了,他們賦閑的土地,就都轉包給了東風鎮集體農場。
    農場的規模擴大了,由當初的一個農場,變成了一個農場總部,和十個分場。
    農場的退耕還林初見成效。
    新種植的小樹苗茁壯成長。一片片小樹林,碧綠、新綠和嫩綠。
    樹林子裏麵的小草也連成了片,綠草如茵,裸露的土地被覆蓋了。
    農場在退耕還林的同時,大幅度的增加了機耕地的麵積。
    春耕的時候,四百多輛大型拖拉機在東風鎮的田野裏麵“突、突、突”。
    秋收的時候,二百多台大型收割機,把金黃黃的莊稼顆粒歸倉。
    農場種植的主要農作物,大豆。
    大豆的種植取得了相當好的成績。
    這個成績不但體現在畝產量和總產量上。它還體現在推廣上。
    以劉躍和李誌傑為首的農業專家小組,雖然還沒有研究出來東風農場大豆高產的原因,但是,不妨礙他們把東風農場的高產大豆向全國推廣。
    大豆種子賣了很多錢,大豆種植補貼讓趙振東都樂得合不攏嘴兒。
    不是差這三個億、兩個億的錢,主要是這個錢是真不少。實打實的勞動成果!
    隨著東風鎮農業的發展,更多的農業技術專家來到了東風農場,他們在這裏設置了長期的科研所。
    春風吹過了大地,秋天就碩果累累。
    遲延軍和小老王看著眼前的豐收景象,躊躇滿誌。
    “快了!咱們和安縣距離成為一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的目標,不遠了!”
    “豈止是糧食生產基地啊!咱們和安縣成為一個水果之鄉也不是不可能的。”
    最早退耕還林的那些田地,種植的各種果樹,蘋果、桃子、杏子、栗子、榛子,那家夥多的吃不完。
    喜歡年代:夢入神機他開了掛請大家收藏:()年代:夢入神機他開了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