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財帛總是動人心(四)
字數:2878 加入書籤
陸繹走後,周延打開朱載坖送來的東西,裏麵是徐家在鬆江府幹的爛事,周延看後不由得冷汗淋漓。
他們明白朱載坖的意思,這是對周延的警告,要是周延還是不知趣的話,朱載坖不介意吧這些東西傳揚出去,周延知道,一旦這些東西傳揚出去,對於徐階來說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打擊,盡管不至於將徐階拉下馬來,但是一樣可以對徐階的政治聲望造成巨大的打擊。
現在周延的政治前途和徐階是綁在一起的,一旦徐階出事,周延的左都禦史夢恐怕就到頭了,所以周延明白朱載坖的意思,就是要他閉嘴。
徐家趕緊派人向朱載坖繳納了欠糧,徐家繳的都是折色,二十萬兩的白銀被徐家用船拉到了姑蘇城,李成梁的錦衣親軍馬軍護衛著裝載白銀的車輛,抵達察院場。
徐家向裕王繳納欠糧的消息震動了這個蘇鬆,連徐閣老都頂不住裕王,那整個蘇鬆誰頂得住裕王的壓力,聽說徐家因為沒有及時繳納欠糧,還被裕王沒收了六萬畝的土地,這下這些士紳們坐不住了。
補繳欠糧僅僅是出血的話,那沒收土地就是割肉了,孰輕孰重,他們還是分得清楚的,於是蘇鬆的士紳紛紛開始主動補繳欠糧,當然,也有部分士紳還抱著僥幸心理,對於這些人,朱載坖毫不客氣,命陸繹抓人、抄家、沒收土地一條龍服務。
對於這種活計,那是錦衣衛的拿手好戲,陸繹手下的錦衣衛們繡春刀早就饑渴難耐了,正好借此機會大開殺戒,朱載坖也樂的從中抄沒大量的土地,充實國庫收入。
張居正和嚴世蕃也返回蘇州,看的出來,張居正的心情非常低落,這也難怪,張居正一向是把徐階當作偶像來崇拜的。自從中進士以來,徐階對於張居正可以說是加以栽培,關懷備至,張居正也認為徐階就是大明的救時宰相。
可是徐家在鬆江府的所作所為,已經遠遠超過了張居正的想象,張居正很清楚,這些事情徐階不可能不知道,甚至很多事情徐階是默許甚至是直接授意的。
張居正並不是海瑞,他也知道,大明官員的俸祿微薄,接受投獻,賺取一些收入,讓家人做生意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張居正中進士後,張家在荊州府一樣也是接受投獻,這本無可厚非,連皇帝對此都是默許的,但是像徐家這樣吃相難看,大肆兼並土地,而且是在蘇鬆之地,國朝的腹心,財賦重地這麽搞的,確實令張居正大失所望。
以前朝野都認為嚴氏父子貪婪,可是徐家父子的貪婪,仍然大大超越了張居正的意料。朱載坖見張居正怏怏不樂,說道:“張學士不必如此,看開一點就好。”
大明的官吏,大官以貪汙致富,小官以貪贓濟貧,法紀蕩然,已經不是什麽新鮮事情了。
嚴世蕃笑笑說道:“張學士隻是有些心結,待回南京到秦淮河快活幾天就好了。”
朱載坖聞言隻是笑笑,說道:“張學士,自古清酒紅人麵,有道是財帛動心田,這本是人之常情,張學士也不必過於苛責。”
聽了朱載坖的話,張居正隻是笑笑,朱載坖這次還是很高興,收回了大批的欠糧,太倉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朱載坖說道:“此番數年之內,國用不愁了。”
嚴世蕃笑笑說道:“殿下恐怕想的想的簡單了,這些銀子,固然可以解燃眉之急,但是要想使國庫不虞,恐怕還差得遠呢。”
麵對嚴世蕃的話,朱載坖有些不太相信,這次自己可算戰果輝煌了,雖然現在整個催征的數字還沒有統計下來,但是朱載坖估計,僅是折色銀就不止一百五十萬兩,這可不是個小數字,大明太倉一年歲入折色銀也就不過二百餘萬兩,朱載坖一次就搞來了一百五十萬兩,還有其他各種折色布匹、絹帛等物。
嚴世蕃笑笑說道:“殿下可知大明現在一年京運九邊年例銀是多少?每年一百四十萬兩,這僅僅是九邊的開支,還有京營、百官的俸祿,各種營造,內外賞賜,九邊也要修補城池,都是需要銀子的。”
朱載坖差點吐血,自己費盡心力搞來這麽多錢,本以為總能管個幾年,沒想到一年都夠嗆。
大明開支的大頭就是九邊和京營,為了防備蒙古人,大明不惜人力物力的修建了長城,並且設置了九邊重鎮,用以防備蒙古人,不過麵對俺答汗,大明的九邊重鎮真是隻有招架之功,全無還手之力,除了馬芳還可以和俺答過上幾招之外,剩下的就是龜縮於城池內。
搞了這麽多錢,重要的問題就是分配了,嘉靖對此早就有旨意了,金銀要入內承運庫,和太倉無關,剩下的就是本色和各種折色。
朱載坖的意思本色轉運不便,盡量留在蘇鬆,充作南直隸和浙江備倭諸軍的軍糧,眼下倭寇雖然暫時蟄伏,但是還遠遠未到徹底解決的地步,戚繼光和俞大猷編練新軍,浙直等處修造戰船都需要大量的錢糧,以浙直的留存,是遠遠不夠的。
尤其是戚繼光的浙兵,眼下不過三千人,裝備也不甚精良,朱載坖準備從中拿出一部分錢來,擴充戚繼光的浙兵,至少要有六千之數,才足夠日後北上,這些都需要大筆的錢財來支持,浙兵固然善戰,但是浙兵的餉銀也是非常之高的,沒有充足的軍費,是養不起一支能戰、敢戰的虎狼之師的。
朱載坖說完自己的想法,講官們都陷入了沉思,他們也都很清楚,催征來的錢糧,不可能全部全部都轉運到京師去,肯定會留下一些在東南,但是他們擔心的是,這些錢糧留在東南,就怕還沒用出去,就被各級的碩鼠瓜分幹淨了,反正天高皇帝遠,到時候給你來一句火龍燒倉,別說朱載坖就是嘉靖也沒得辦法。
對於講官們的擔憂,朱載坖也是深以為然。(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