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查勘尋訪蹤跡現(五)

字數:2920   加入書籤

A+A-




    殷正茂和朱載坖的奏疏都到了京師,現在都已經擺在了嘉靖的案頭,對於殷正茂的奏疏,內閣次輔徐階擬了票,徐階認為,國家已設禦史巡鹽,不必更置他官。
    而朱載坖的奏疏就比較詳細了,朱載坖請求以河間知府兼任鹽運使,同時由朝廷出錢,在長蘆修築鹽田,增加朝廷的鹽課,增加收入,朱載坖要的也不多,也就三萬兩和糧二十萬石。
    據朱載坖的孤,大興鹽田之後,僅海豐場一場,每年鹽課可得三百萬斤,而現在的長蘆鹽場,十場產鹽,  由煎而成者三,為石碑、為濟民、為歸化;由曬而成者四,為興國、為富國、為海豐、為嚴鎮;  若豐財、越支、蘆台三場皆半煎半曬,朱載坖的意思是在長蘆推行曬鹽,增加鹽課產量。
    嘉靖拿著朱載坖的奏疏,不由得開始思考起來了,讓戶部出銀子肯定是不太現實的,通州倒是有糧食,可以直接調運,但是鹽法幹係重大,可不是開玩笑的。
    嘉靖召集內閣輔臣和戶部尚書方鈍商量此事,嘉靖將朱載坖的奏疏給諸位臣子們看過後,問道:“裕王奏請在長蘆鹽場以曬改煎,你們怎麽看?”
    事關鹽法,國家大事,當然首先要戶部尚書方鈍來處理此事了,方鈍首先考慮的是食鹽的穩定,長蘆鹽場關乎大半個北方的食鹽,方鈍不得不謹慎對待,尤其是遼東、薊鎮、宣府的官軍和京師百姓軍民,都要仰賴長蘆鹽場的鹽,方鈍不得不謹慎對待。
    曬鹽的產量確實比之煎鹽要多,但是曬鹽對於天氣的要求要高的多,不確定的東西太多,生產十分依賴天氣狀況,所謂入灘之鹵必曆曬而始成,將成之鹽一遇雨而即化,一旦遭遇天候不好,就會影響食鹽的產量,這對於朝廷來說,是不能接受的,畢竟人不管天晴下雨,都是要吃鹽的,總不能因為天氣不好就不吃鹽吧。
    方鈍說道:“陛下,臣以為不能全部以曬改煎,否則萬一天候不好,難道就任百姓淡食嗎?長蘆等處地勢卑下,為眾水匯歸之所,北由神京,西通諸澱,南接運河,皆會流於津而入海。但海口之消納與他處稍異,每年白露以前,或遇  河水漲發、渾流急奔之時,海潮壅遏,不受河流,以致狂波怒齧,危如累卵,萬一衝毀鹽田,如之奈何?”
    這個問題確實是嘉靖和臣子們擔心的,對於朝廷來說,穩定是最重要的,雖然看起來改煎為曬產量會大幅度提升,但是風險也大幅度提升了,這對於朝廷來說是不能接受的。這樣的風險太大,朝廷寧可放棄可能帶來的收益,也不可能去這麽冒險的。
    嚴嵩也說道:“陛下,全部改為曬鹽,未免有些過於行險了,但是原本的四場曬鹽和三場半曬半煎這可以改為曬鹽,剩下的仍舊煎鹽。”
    曬鹽的豐厚收入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朝廷更重要的穩定,必須能夠為朝廷穩定的提供食鹽才是最重要的,而且曬鹽對於朝廷來說,投資更大,這個也是朝廷不願推廣曬鹽的原因之一。而且修築鹽灘不僅需投入大量設備和工本維護,而且維修成本高昂。
    所以臣子們都不建議將所有的所有的鹽場改為曬鹽,還是要保證朝廷至少有穩定的食鹽來源。
    嘉靖也同意了方鈍和嚴嵩的建議,長蘆鹽場七分曬鹽,三分煎鹽,接下來就是殷正茂提出的由河間知府兼任長蘆鹽運使的提議,徐階擬的票是不同意此事,原因就是現在已經有巡鹽禦史了,鹽運使似乎並不重要。
    但是現在如果要在長蘆鹽場推行以曬改煎的話,勢必要大規模的修築鹽田,免不了需要地方的支持,同時鹽場內的一應司法,也由地方官府直接管理,這也不是不行。
    嚴嵩建議道:“陛下,不光要以河間知府兼鹽運使,朝廷還要派遣重臣,前往整頓長蘆鹽場,監督修築鹽田等事。”
    這個建議得到了一眾大臣的同意,徐階順勢建議就派趙文華去長蘆鹽場督修鹽田,他本來就是工部尚書,讓他去督修鹽田,確實是一個合適的人選。
    嚴嵩則舉薦太常寺卿雷禮前去督修鹽田,原因很簡單,這修造這方麵,雷禮確實是專家,他之前已經督修陵工,盧溝橋河工,三殿朝門,玉熙宮,萬壽宮,玄熙、承華、寶月三殿亭工,張家灣城工,洪應壇殿工,萬法寶殿、紫極殿、壽清宮、紫宸宮等重大工程和西苑的修葺,對於營造之事,確實是極為精通的。
    徐階想打發趙文華去的意思也很簡單,就是想把趙文華給踢出去,嚴嵩怎麽會不知道徐階的意思,順勢就舉薦了雷禮,雷禮也是嚴黨成員,但是他更是個技術官僚,土木建築獨有造詣,修建鹽田這樣的事情,交給雷禮確實是比較合適的。
    嘉靖也比較中意雷禮,於是說道:“那就加雷禮工部右侍郎,督修鹽田,海瑞兼長蘆鹽運使吧,所需錢糧,雷禮測算後,報戶部。”
    一眾臣子們這才告退。
    天津衛城,朱載坖正在和新任河間知府海瑞,遵化縣令沈煉、直隸巡按禦史楊繼盛談話,朱載坖給三位官員們的任務就是在河間府全麵推廣玉米種植,海瑞才剛剛到河間,尚未見過玉米。
    不由得有些遲疑的說道:“殿下,這作物之事,上關國賦,下連百姓,一旦出了差錯,朝廷損失一府的田賦事小,這百姓的生計無著事大啊!”
    朱載坖說道:“楊繡衣已經在保定試種多年了,而且玉米與冬小麥套種,百姓可以增加一季糧食,斷無風險。”
    楊繼盛將他在保定試種的情況編成冊子,上麵已經寫好了種植玉米的方法,楊繼盛還說道:“殿下,眼下已經五月底了,玉米最遲不要超過六月底了,否則就要明年再種植了。”
    朱載坖當即下令,楊繼盛去轉運種子,海瑞、沈煉馬上安排下去,務必把今年這一季玉米種下去,同時傳令遵化鐵廠打造農具,凡事願意試種玉米的,官府獎給農具。
    :..cc
    ..c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