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3章 鑾駕南巡金陵去

字數:2622   加入書籤

A+A-


    對於徐階的這些小心思,朱載坖並不揭破,而是開始準備南巡的相關事宜。
    當然首先還是對明年南巡期間的一些大事作安排,番薯今年在皇莊種植已經取得成效了,並且積累了一些經驗,在北方,皇莊的老農們總結出了一些經驗,驚蟄開始育種,清明以後栽植,霜降時收獲,朱載坖命令明年除了在皇莊推廣之外,在北方諸省都推開。
    還有就是馬政,現在大明對於遼河河套已經算是穩固控製了,大寧都司下轄各衛在遼河河套開墾土地,經過兩年的屯墾,現在大寧都司雖然仍然需要朝廷供給糧食,但是要不了兩年,應該可以自給自足了,經駙馬都尉李和的奏請,在遼東恢複行太仆寺,重建馬政。
    李和考察之後,認為遼河河套地勢平坦,河流眾多,適合放牧馬匹,朱載坖隨即任命駙馬都尉李和為太仆少卿兼遼東行太仆卿,負責遼東馬政,同時調撥軍戶,種植苜蓿等戰馬所用的草料,還有大寧都司本地所產的大豆等精飼料,足以供應遼東行太仆寺。
    而且這次為了選育良駒,所用的種馬都是從各軍中挑選而來的優良戰馬,以西域馬和遼東本地戰馬為主,朱載坖要求李和,不但要為官軍選育足夠數量的優良戰馬,還要區分挽馬和戰馬,尤其是大體格的挽馬,也是要重點選育的對象,不管是拖曳重炮,還是運輸輜重,這些體格健壯的挽馬都是官軍急需的。
    除此之外,朱載坖還命令在太仆寺下設獸醫學堂,為官軍培訓獸醫,之後不僅是太仆寺下設的各個軍馬場還有官軍之中,也都要配置獸醫,用以保證戰馬健康。
    接下來就是道路的修築,之前朱載坖利用水泥,修整了從天津到京師的道路,新修的道路極大的提高了運輸能力,這使得朝廷上的官員和地方的州縣官員們都上疏要求興修道路,但是現在水泥的產量是遠遠不夠。
    朱載坖和重臣們商量之後,決定將朝廷的水泥分成兩部分,現在大規模的興修道路顯然是不太現實的,但是對於一些地方州縣來說,原本不能修橋的地方,有了水泥之後就可以修建橋梁了,這些應該由朝廷調撥水泥,同時由工部派出武功三衛的工匠協助地方州縣修造橋梁,改善當地的交通情況。
    而現在的道路主要是要滿足軍事用途,緊著九邊供應,下一步就是修整從京師到薊鎮三屯營一直到山海關的道路,改善朝廷對於薊遼兩鎮的補給能力,同時從京師到陽和、宣府的道路也要開始興建了,朱載坖的計劃是先將道路以京師為中心,向遼東、山西、河南、直隸、山東的重要州府,加強朝廷對於這些州府的控製,提高官軍的機動能力。
    還有就是大型倉庫的營建,朱載坖命令工部,在京師、天津等地興建大型倉庫,用以儲存糧食,主要是從海上來的糧食,朱載坖認為,不僅要在京師儲備足夠數量的糧食,九邊軍鎮和各省也要興建倉庫,儲備糧食,以備不時之需,尤其是北方各省,更要注意糧食的儲備,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災荒。
    這些倉庫由戶部派遣官員予以管理,巡按禦史要隨時監察,敢於盜竊這些庫糧的,要予以嚴懲。
    剩下的就是軍器的生產問題了,遵化鐵廠試造的數百支燧發火銃被下發給國子武學和薊鎮官軍試用之後,提出了一些建議之後,正式定名為隆慶八年式燧發火銃,朱載坖要求遵化鐵廠和文思院配合,首先是研製各種用於製造燧發火銃的機械,實現流水線生產,提高燧發火銃的生產效率。
    除此之外還要籌建彈藥廠、火藥廠,實現武器裝備和彈藥的標準化生產,這時候收購壞錢所得的鉛錫就派上了用場了,這些鉛錫就被用來製造燧發火銃的彈丸,朝廷現在已經將鉛錫禁榷,這也導致市麵上的壞錢減少,朝廷的製錢和銀錢也已經開始流通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流通之後,民間對於朝廷的銀錢還是能夠接受的,比之銀兩,銀兩的重量標準,鑄造精美,便於攜帶,現在的問題就是朝廷鑄造的一兩銀錢太多,主要是用於向百官、士卒發放官俸軍餉的,但是從民間使用的情況來說,二錢、五錢的小額銀錢反而是百姓們最需要的。
    朱載坖也下令少府監增加二錢、五錢銀錢的鑄造量,現在少府的鑄錢量也已經提升上來的,每月可以鑄造製錢五萬貫,各種銀錢八十萬枚,朝廷的官俸、軍餉以及各種開支以及全部改用製錢和銀錢了,但是這些大商賈對於朝廷的銀錢仍然有所抵製,朱載坖正在令錦衣親軍和東廠密查是哪些大商賈在私下抵製朝廷的製錢,然後予以嚴懲。
    雖然朱載坖明年要南巡,但是該安排的事情還是要安排下去,從明年開始,朝廷對於折色部分的賦稅等都要鼓勵百姓繳納銀錢和製錢,凡是用製錢和銀錢繳納賦稅的免征火耗,同時由少府出麵,在北方各省開展雜色銀兩和銀錢的兌換工作,將銀錢的流通推廣。
    朱載坖和戶部商議之後,認為用三到五年的時間,徹底禁止金銀在民間的流通,用朝廷的銀錢取代各種雜色銀兩,將鑄幣權重新收歸朝廷。
    隨著時間臨近,隆慶八年已經結束了,隆慶九年的正月照例是各種禮儀活動,但是今年朱載坖不準備參加這些冗長乏味的利益活動了,朱載坖以鍛煉皇太子為名,令皇太子朱翊釴和定國公徐文壁恭代祭祀,包括祭祀太廟、田地、祖宗、以及天壽山諸陵寢,一律由皇太子和定國公負責,朱載坖則縮在後宮準備南巡。
    正月十六日,朱載坖正式發布上諭,昭告天下,奉請皇太後南巡,同時以太子朱翊釴監國,內閣首輔高拱留京輔政。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