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8章 朝堂風波重臣易(六)

字數:2659   加入書籤

A+A-


    對於朱載坖所指定的這個講官班子,內閣還是有些意見的,朱載坖指定的這個講官班子,可是算的上很強悍了,內閣輔臣自不待言,還有王國光這樣的理財名臣,王崇古也是以軍事聞名的大臣,應該是各方麵都比較齊備了,但是內閣對於朱載坖將兩名勳臣武將也指定為太子的講官就有些反對了。
    雖然馬芳、俞大猷都是當世名將,也都是功勳卓著大將,但是畢竟是武夫,皇太子應該多親近文臣才是,朱載坖則認為文武之道一張一弛,朱翊釴作為大明的儲君,未來的皇帝,不僅僅要熟悉政務,對於軍事也必須熟悉,尤其是對於大明南北的敵人,要予以熟悉。
    同時通過兩位兩位勳臣,了解軍務,熟悉軍旅,以後遇事才能不慌亂,朱載坖可不想再為大明培養出出一個留學生來了,所以朱載坖堅決要求在朱翊釴的講官中安排兩位勳臣,不僅僅是教導武藝和謀略,更重要的是通過馬芳和俞大猷建立起朱翊釴和勳臣們的聯係,他得熟悉勳臣們才能夠在以後使用這些勳臣們。
    朱載坖一錘定音定下了朱翊釴的講官班子,要求內閣召見相關人員,擬定相應的課程,每隔一日進講,同時朱翊釴年齡也不小了,該抓來當工具人了,不進講的時候,令朱翊釴到文華殿與朱載坖一道批紅,至少可以幫朱載坖代筆嘛。
    臣子們走後,朱載坖就叫來了朱翊釴,一方麵是告知他新選定的將官,另一方麵是詢問朱翊釴幼軍的事情,果然不出朱載坖所料,朱翊釴根本是不管幼軍的情況,朱載坖很不高興的說道:“太子,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熟悉軍務是你應當應分的事情,朕既然叫你組建幼軍,要經常前往,查看幼軍的情況,了解士卒們的生活情況,知道行軍用兵所需,日後遇事,才能夠不被欺騙。”
    朱載坖接著說道:“日後蘿川侯、順寧侯都要前來進講,尤其是有關行軍用兵,排兵布陣的事情,還有南倭北虜的習性,你都要認真的聽清楚,朕要考察的,還有,每月到幼軍去看兩天,熟悉軍中的大小軍官還有士卒。”
    朱翊釴趕緊答應下來,這個時候臨淮侯李庭竹求見,朱載坖當即傳召臨淮侯李庭竹,朱載坖當然知道李庭竹是為了何事而來,之前朱載坖讓李庭竹打聽現在勳臣中待字閨中的嫡女可有年齡合適,尚未婚娶的,李庭竹這是來複命來了。
    朱載坖趕緊將朱翊釴打發走了,李庭竹行禮之後,朱載坖問道:“臨淮侯是來複命的?”
    李庭竹趕緊向朱載坖呈上一份名單,上麵列舉了年齡合適尚未婚娶的勳臣家嫡女,說句實話,人選並不多,畢竟勳臣家的嫡女一般都會早早的定下婚事,到了現在還沒有定下婚事的,多半都是由各種各樣的原因的。就如同新寧伯譚國佐的幼妹,是上一代新寧伯的嫡女,嘉靖四十年出生,本來應該早就定下婚事的,但是由於隆慶元年其父去世,前年其兄才襲爵,故而尚未定下婚事。
    此外還有永康侯徐喬鬆的嫡女,是因為因為到了本該訂婚的年紀,由於其母病故,為母守孝導致錯過了婚事,朱載坖將這份名單收下之後,到坤寧宮交給了李皇後說道:“這是勳臣家的嫡女,尚未婚娶又年紀合適的,可以和母後參詳一下。”
    現在選秀已經到了最後階段了,從南北兩京采選而來的秀女二百人已經到了宮內,正在作最後的檢查,同時他們將會養在宮內一段時間,以查看他們的品行等,最終由杜太後和李皇後拍板決定太子妃的人選。
    這些勳臣家的女兒,自然不必通過這種形式了,朱載坖幹脆讓李皇後在冬至的時候找個機會,以召見內命婦的形式,將他們叫進宮內,由李皇後和杜太後親自查看一下,看看有沒有合適的人選,若是實在沒有,就在采取的秀女中擇定太子妃的人選。
    現在趙貞吉盯這個事情很急,隔一段時間就要給朱載坖上疏,搞得朱載坖也有些無可奈何,畢竟作為禮部尚書,趙貞吉確實在這件事情上負有責任,催促也是說的過去的。
    處理完了此事,朱載坖開始批閱奏疏了,最近朝廷上下最大的事情就是天官的人選到底花落誰家的問題,朱載坖的態度有些耐人尋味,既沒有直接下旨任命人選,也沒有要求吏部廷推,內閣也全當做不知道這事一樣,不發一言。
    而新上任的吏部左侍郎沈鯉坐不住了,向朱載坖上疏請求擇定堂官,但是朱載坖祭出不報大法,將這類奏疏一律留中不發,搞得臣子們也不明白朱載坖的意思。
    而朱載坖則是在考慮要找一個什麽樣的吏部尚書了,吏部尚書司掌銓選,其地位之重要,完全不下於內閣輔臣,所以一定要慎擇其人,同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吏部尚書事關朝局的平衡,尤其是內閣輔臣之間的平衡。
    從楊博去位之後,對於高拱的首輔之位並非好事,楊博是高拱的政治盟友,現在內閣輔臣是高拱、張居正、陳以勤、殷士儋、呂調陽、張四維,形式非常之微妙,高拱、張居正兩位看起是親密無間,但是肯定是互相提防的,內閣的其他四位輔臣,殷士儋在南京,根本不參與此事,陳以勤一心修書,也參與此事,呂調陽說是中立,可是實際上大祖籍可是湖廣人,肯定是傾向於張居正的,張四維新入閣,態度尚不明確。
    而在六部和地方上,由於張居正繼承了徐階的政治遺產,有很多官員都支持他,在這方麵他可比一向崖岸自高的高拱要有優勢的多了,所以朱載坖對於這個吏部尚書的職務,一直沒有下定決心。
    因為不用廷推,朱載坖都知道吏部會推選出來誰,就是南京吏部尚書張瀚,而朱載坖顯然不願用,至少是現在不願用張瀚當吏部尚書。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