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0章 十載辛勞似有成(六)

字數:2638   加入書籤

A+A-


    朱載坖當即召提督薊遼軍務戚繼光入京,同時等戚繼光到了之後,朱載坖召集了所有的參讚軍務大臣們,將山東都司清理軍籍的情況給諸位參讚軍務大臣和戚繼光看。
    之所以特地將戚繼光叫來,因為戚繼光的世職就是登州衛指揮僉事,而這次登州衛的情況那也是非常之好的,原本五千六百人的一衛士卒,經過五軍都督府和衛尉寺的清點,登州衛實有軍士隻有兩千三百三十五人,逃亡的軍士比在籍軍士還多。
    所以朱載坖召集他們,商討解決辦法,朱載坖直接問戚繼光道:“戚卿,這登州衛軍士逃亡過半,你怎麽看?”雖然朱載坖相信戚繼光不是苛待軍士的人,但是登州衛的情形也實在是太過於驚人了,朱載坖想知道衛所的實際情況,戚繼光、李成梁都是衛所出身的將領,他們對於衛所的情況都是十分了解的。
    麵對朱載坖的詢問,戚繼光向朱載坖陳述了山東都司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山東就北方的軍事行動而言,受到朝廷的不斷調動,遼東,山西邊境一有軍事行動,都會將距離京師最近的山東軍衛進行大量的調動或者山東的糧食大量調出,以應急。
    同時山東的京操班軍也是實際數量最多的,因為原本最多的大寧都司等都司,其中的精壯之士早就被薊鎮、昌平鎮、真保鎮等京師周邊的軍鎮抽調一空了,朝廷根本從直隸附近的衛所抽調不了多少兵力出來。
    而離京師最近的山東顯然就是朝廷抽調京操的主要方向,在朝廷和兵部的嚴令之下,山東都司不得不將其麾下的大部分實在軍士輪番上京班操,這直接導致了山東都司的財政破產。
    衛所軍士赴京師班操,在之前朝廷是不出一分錢的,都要地方都司支給行糧、月糧,班軍上京春班三月至,八月還,秋班九月至,二月還,這其中有月糧、有行糧,一人要領兩人的糧食份額,再加上私役,可能一去不還,衛所就要重招軍士,就必須有發給軍士新的月糧,舊餉要支出,新餉又要增加,直接導致都司衛所的財政破產。
    衛所的收入都來自於軍屯,而現在大量的軍屯被侵占,籽粒減少,地方都司怎麽可能保證這糧餉的開支呢?唯一的辦法就是放任士卒大量的逃亡,減輕都司的財政壓力,盡量保證京操的糧餉,至於其他的那就顧不上了。
    戚繼光說道:“陛下,國初之時一軍之田足贍養一軍之用,衛所、屯田蓋相表裏也。 其後軍伍消耗,耕者無人,則屯田不足,增以客兵,坐食者眾,則屯糧不足,於是益之以民糧,而衛所日漸困頓也。”
    按照戚繼光的看法,現在衛所的軍屯起科太重,衛所軍士根本沒有經過訓練,作戰是絕無可能的,山東都司的情況就是,由於山東地區無它警,主要兵力用於上京的班軍,而其他就無暇顧及了。山東地區的衛所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所以往往各種調動任命最早下達,非常頻繁,任務也非常的艱辛,隻要京師、薊遼等地有警,山東肯定是第一響應的,所以山東雖然不是九邊軍鎮,但是卻長期承擔的著九邊軍務和京操班軍,這樣一來,戚繼光認為,山東都司現在還能夠保有近六萬士卒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山東離京師這麽近,士卒逃亡就這麽多,其他省份,已經可想而知了,大明號稱內外衛所四百六十餘,在籍軍士二百六十萬,實際能夠有多少人,恐怕隻有天知道了。
    說道此處,張居正也深有同感,他也是軍籍出身,大明的軍籍備受歧視,士卒毫無地位可言,這點已經天下盡知的事情,不過對於衛所的改革應該怎麽辦,朱載坖現在也在思考中,朱載坖有心將衛所予以廢除,但是又擔心引起政局的動蕩,所以隻能小步快走。
    朱載坖直接說道:“山東乃京畿之後備,斷不能空虛,現今山東都司空虛,諸位認為應該怎麽處理?”
    麵對朱載坖的這個問題,各位參讚軍務大臣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就是要減少山東的班操京軍,從三萬多減至兩萬,分為兩班,輪流在京師和山東駐防,同時將山東本省的民壯、團練等武裝予以解散,軍費用於養朝廷的經製之兵,同時由朝廷負擔班操軍士往來的行糧和在京班操期間的餉銀,減少山東都司的財政壓力。
    然後就是怎麽充實山東都司的問題,朱載坖和各位重臣們商量了之後認為,現在貿然將衛所裁撤,實行募兵是不太現實的,衛所可以作為朝廷募兵的來源,也就是朝廷的預備役部隊,從中挑選脫產的軍士,但是現在軍屯起科太重,軍戶根本無法承擔,還要被這些衛所軍官們所奴役,這是顯然不行的。
    朱載坖和重臣們商量之後決定在山東試行軍田民田統一科則,統一稅率,由地方官府直接征收,同時向軍士授田,發給憑證,授田的軍士在朝廷需要的時候,就要每家抽丁一人脫產成為職業軍人。
    同時對於軍屯予以清丈,保證現在在籍軍戶每人有一份土地,同時他們直接向地方官府繳納賦稅了之後,也可以擺脫衛所軍官對他們的奴役,衛所世襲軍官也要予以整頓,首先就是將他們侵占的軍屯吐出來,同時剝奪他們役使軍士的權力,招募無地的百姓,分給土地,成為軍戶。
    朱載坖認為,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備,隨著大明軍隊火器化程度的提升,衛所軍隊已經不能適應戰爭了,隻有組建常備軍,才是攘外安內的措施,對於衛所的改革,就從山東做起。
    朱載坖命令練兵軍務處製定一個詳細的計劃,條陳上疏之後由朱載坖禦批後發布,以山東作為試點,對大明的兵製進行係統的整頓,迎接大戰。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