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2章 水利興修是非多二)

字數:2823   加入書籤

A+A-


    對於朱載坖的舉動,其實重臣們都是心照不宣的,朱載坖是何等樣的皇帝,肯定是不能容忍誰跟他唱反調了,尤其是這事還是太子領銜的事情,朱載坖斷然不會因為此事而影響太子的政治聲譽的,那是朱載坖的底線,誰想在這個問題挑戰朱載坖,就要做好準備承擔朱載坖的怒火,在這點上連內閣輔臣也不敢來勸朱載坖。
    而這次朱載坖顯然是動了怒,不僅命令衛尉寺和三法司詳查此案,而且在北直隸掀起大獄,對於敢於抵抗朝廷政策的士紳,朱載坖動用廠衛,還有地方按察司、州縣等衙門,要求他們嚴厲打擊這些對抗朝廷政策的士紳們,沒收他們的土地,將他們的土地主要分給北直隸和軍戶和沒有土地的百姓。
    朱載坖要求優先安排軍戶,尤其是有一丁參加官軍的,務必分給五十畝土地,凡是有一丁參加朝廷官軍,賦稅減半征收,對於士卒及其家屬,朱載坖從來都是予以優待的,不僅如此,朱載坖還派人到東南招募善於種植水稻的百姓,遷移到北方。
    這次對於北方豪強的打擊,比之東南更加厲害,朱載坖這次寧願從和倭國的海上貿易中分成為這些勳臣們和皇親宗室、外戚,就是要從他們手中贖買土地,分配給百姓和軍戶們。
    同時在朱載坖的授意之後,鄭王和鄭王世子上疏,將自己的王府莊田上交朝廷,分配百姓,自己隻拿朝廷的宗祿即可,朱載坖隨即將鄭王父子的上疏下內閣及六部商議。
    其實重臣們都很清楚,這次朱載坖是要將這些藩王們的土地予以收回分配,本來大明對於藩王們的管理辦法就是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朱載坖當然進一步對於這些宗室加以管理,就是用固定的宗祿取代他們所占有的大量土地。
    對於朱載坖的這個看法,朝臣們當然是讚同,經過之前一輪對於土地的大規模清丈之後,朱載坖和朝廷對於大明的土地情況已經有所了解的,藩王們所掌握的大量土地,對於朝廷來說是極大的隱患,所以朱載坖這次以鄭王為突破口,準備對於藩王們的土地予以整改。
    對於應該怎麽改,朱載坖不僅要求閣部重臣上疏,還有顧問谘詢大臣們,也都要上疏就此事發表意見。其實對於此事,臣子們的意見是基本相同的,就是藩王們所擁有的土地實在是太多了,必須予以限製,這點整個朝堂都是達成一致的,隻是具體應該怎麽做。
    激進一些的如前首輔、顧問谘詢大臣高拱、前次輔、顧問谘詢大臣張居正、左都禦史海瑞、戶部尚書鄢懋卿、總督倉場戶部尚書王國光、大學士張四維、殷士儋等,認為藩王既然有宗祿,就不應該掌握大量的田產土地,不允許他們在掌握大量的土地,對於這些藩王們的土地,要予以沒收,分配給百姓或者軍戶們耕種,由朝廷訂立科則,統一豈可征收賦稅。
    而保守一些的,如前首輔、顧問谘詢大臣徐階、首輔李春芳、大學士陳以勤、兵部尚書汪道昆等人,主張限製藩王們的土地,即有朝廷製定一個規則,藩王、宗室按照等級能夠擁有多少土地,剩餘的土地由朝廷予以分配,但是要給予藩王們一定補償。
    高拱、張居正等人認為,按照祖製,藩王們不允許購買土地,除了曆代皇帝賜予的莊田之外,現在藩王們實際掌握的土地大大超過了這個數字,之前朝廷的清丈田畝,僅僅是清丈了那些投獻在藩王名下的土地,而這些藩王們所實際掌握的土地仍然是十分眾多的。
    高拱以河南、山西兩省為例,河南是分封藩王的重鎮,諸多藩王建藩河南,占據大量土地,侵占百姓民田,藩王們通過欽賜、自行購買、奏乞、納獻等方式獲得大量土地,使得河南百姓生計艱難,再加上河南水旱無時,災害頻繁,盡管朝廷通過興修水利等措施想要發展河南,但是河南仍舊不時出現流民。
    高拱在奏疏中激憤的說道:“夫民自開墾之矣,不可謂非其田矣。而今皇親之家,聽無賴光棍投獻主使,謂非其田也。請之朝廷,亦謂非其田也,率賜皇親家。 皇親之家,即奉天子命為己有。乃輒遂白奪其田土、夷其墳墓、毀其房室、斬伐其樹木。於是,百年土著之民,蕩產失業,拋棄父母妻子,千裏之內舉騷然不寧矣!”
    高拱認為長此以往下去,必然的結果就是出現大規模的流民和民變,所以必須根除這個毒瘤。使得河南安定下來。
    戶部尚書鄢懋卿也上疏極言藩王之害,他也是以河南作為樣本,因為大明現在分封藩王最多的地方的,鄢懋卿統計了藩王的手中禦賜的土地,大概情況是:“周王府五千二百餘頃 ; 趙王府九百九十餘頃 ; 唐王府一 百四十 餘 頃 ; 鄭王府三百六十餘頃 ; 崇王府八千五百 頃 ; 伊 王 府 、 徽 王府 遺 地三千餘 頃 。”
    這些還僅僅是賞賜的土地,鄢懋卿還舉了一個例子,就是之前周府南陵王因去世無子。戶部和河南撫按官奉旨與周王府一道清查其財產,一共有多少呢?根據河南撫按官的奏報: “ 見在周府銀二萬一千三百八十五兩 , 該征房課地租二千四百三十六兩 , 各器皿價值銀一千三百四十七兩有奇 ; 其弟安昌王私取銀五千兩 , 金二千兩 , 及承俸內史所侵匿銀一萬六千三百餘兩。 ”
    僅僅是一個郡王,家產就如此豐厚,那些親王們的家產,就可想而知了,所以鄢懋卿認為,朝廷現在既然能夠保證宗祿的發放,就要將藩王們手中的田產予以收回,保障朝廷的收入,否則的話,藩王的土地越來越多,朝廷的賦稅越來越少,大明的財政遲早破產。
    而李春芳、徐階等人則上疏建議緩一緩。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