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6章 萬裏兵戈伏賊寇八)

字數:2723   加入書籤

A+A-


    對於徐渭取得的戰果,大明重臣們都有些震驚,在他們的心目中,倭國不過彈丸小國,肯定是窮困不堪,否則也不會這麽窮凶極惡的到大明來劫掠了。
    沒想到倭國雖然偏在一隅,但是富有金銀,這點是群臣們沒有想到了,大明打了這麽多年仗,終於看到回頭錢了,對於大明來說,這還真是頭一回,以往大明用兵,不管勝敗,朝廷都是要窮搜府庫以支應大軍,沒想到征討倭國還能夠掙這麽多銀子,尤其是黃金,在大明可是十分之貴重的。
    麵對徐渭的奏請,朝堂上的爭論還是存在的,徐渭要求最少增兵一萬,對於增兵倭國,其實大明的臣子們還是沒有什麽意見了,畢竟倭國能夠給大明帶來這麽多的金銀,很多臣子們都認為,必須派兵將這些金銀礦控製住,這點在大明朝廷還是沒有什麽意見了,沒人和金銀過不去,尤其是這麽大量的金銀。
    但是有不少臣子認為,倭國和大明距離遙遠,徐渭率兵在外,有控製著這麽多的金銀礦,必須予以嚴厲的控製,以防出現藩鎮割據的問題,這點得到了很多臣子們的同意,首輔李春芳也上疏,要求控製徐渭,而且李春芳的想法更加具體。
    李春芳在密疏中認為,現在看來,大明是要長期在倭國駐軍了,而經略並非是一個長期職務,現在既然已經確定朝廷要在倭國長期駐軍,那麽對於朝廷來說,就應該設立長期的管理機構,還有與之相配套的監管衙門,軍鎮等機關,加強監察,以保證朝廷對於倭國的控製。
    李春芳建議,在倭國設立都護府或者都督府,同時對駐倭官軍實施更戍法,加以輪換,防止出現藩鎮的可能性,這點還是得到了朱載坖的支持,雖然朱載坖很信任徐渭,但是必須要在製度上形成防範,防止真的出現藩鎮。
    經過內閣和部院的商量,決定效仿前唐,設立安東都護府,安東都護兼任經略朝鮮、倭國軍務事,以兵部尚書兼右都禦史領安東都護兼經略朝鮮、倭國軍務事,下設兩位副都護,分別是提督備倭軍務和提督備倭水師軍務事,分管水陸兩軍,還有安東都護府長史,秩正三品,和內地布政使的職權一致。
    同時,由都察院專門派出禦史,分別負責清軍、記功、巡按等事情。
    同時安東都護府的後勤保障有朝廷專門派員負責,要設立駐朝大臣,以禮部右侍郎兼戶部右侍郎擔任,負責從朝鮮、天津等處通過海路補給安東都護府,並且負責和朝鮮交涉。
    根據廷議的結果,安東都護府下轄陸軍二萬五千餘,分別屯駐於佐渡島、越後、信濃、甲斐等處,安東都護府駐節佐渡島。
    同時在安東都護實行更戍法,安東都護的駐軍以三年為期,三年輪換一次,防止出現藩鎮割據的情形,同時還要派遣錦衣親軍等也駐安東都護府。
    至於徐渭要求的援兵,從親軍諸衛中抽調一衛,再從班操京軍中挑選五千人,前往倭國,凡是鎮守倭國的,軍餉翻倍,內承運庫加五兩賞銀,以壯行色。
    而對於上杉景虎、武田勝賴等人,大明群臣商量之後認為,可以答應武田勝賴的要求,但是必須控製甲斐和信濃的金礦,同時對於這些倭酋,也要加以防範,要求這些倭酋提供安東都護府的糧秣,減少朝廷轉運的壓力。
    至於徐渭和越後、甲斐簽訂的條約,要大明幫助甲斐、越後訓練軍隊的事情,大臣們經過商討之後,認為是可以的,但是甲斐、越後的軍隊不能對大明造成威脅,這點由練兵軍務處的參讚軍務大臣們負責解決。
    朱載坖於是召開軍務會議,商討對於倭國的軍事援助問題,大明是需要武裝甲斐和越後,但是倭人都是些豺狼,絕對是要加以防範的,不能養虎為患,這點戚繼光、俞大猷等人都是深有體會,經過參讚軍務大臣們的會商,認為戰馬、火銃、火藥、火炮等軍器和技術是絕對不能交給倭人的。
    還有甲胄等,也是不能賣給倭人,倭國軍隊不能擁有火炮等軍器,隻能有各種冷兵器,不向倭人傳授任何有關騎兵和對抗騎兵的戰術,不準倭人組建騎兵,所需要的武器,由大明朝廷統一生產之後轉運到倭國,至於價格,由安東都護根據倭國的實際情況予以確定,還有就是人數問題。
    經過商量之後,練兵軍務處認為,越後準練五千之兵,甲斐由於四麵臨敵,同時還要控製信濃等地,準練兵一萬。
    而後朱載坖和駐朝廷的少府少卿王直商討了一下,向倭國傾銷大明的各種商品,同時命令王直和徐渭商量,還要和甲斐、越後簽訂貿易條約,規定大明貨物輸往甲斐、越後,關稅值百抽五,大明需要的貨物要求上杉景虎和武田勝賴禁榷之後專供大明,由大明直接給甲斐、越後銀錢或者等值的物資,同時要求在甲斐和越後通行大明銀錢和製錢。
    而在大明商討怎麽解決甲斐和越後之事時,大明在倭國的舉動已經震撼了整個倭國,尤其是現在名義上倭國的強人織田信長,這廝一向以天下布武為誌向,沒想到這次大明悍然出兵越後,並且以雷霆之勢控製了甲斐和越後兩國,使得織田信長如鯁在喉,極為不爽。
    尤其是武田勝賴,織田信長原本是必欲置之於死地的,正準備和德川家康聯手將其除掉,沒想到武田勝賴參與越後之事被大明擊敗之後,轉頭就投靠了大明,現在大明在甲斐和越後兩地駐軍,使得織田信長必須慎重了,這個時候一旦再討伐武田勝賴,就是直接和大明開戰了。
    據在倭國流傳的消息,大明軍中裝備有威力巨大的國崩,還有比蒙古人還厲害的騎兵,這些都使得織田信長不敢輕舉妄動,並且派出自己的親信丹羽長秀前往越後,麵見大明的經略徐渭,查看大明官軍的虛實。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