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7章 鐵馬曉嘶沙場寒三)
字數:2767 加入書籤
在青塚之戰中,馬芳原本是有機會殲滅黃台吉部的,至少是有機會陣斬黃台吉的,但是馬芳並沒有這麽做,原因很簡單,就是馬芳在權衡利弊之後認為,黃台吉不能現在被消滅。為此馬芳特地上疏向朱載坖解釋。
由於馬芳病重,已經不能執筆了,由馬芳口授,戚繼光謄抄,馬芳認為,對於之前三娘提出的將黃台吉原本在宣府、薊鎮邊外的住牧地賜予三娘子部的事情,大明可以口頭上答應,但是由於實際上黃台吉並沒有被大明徹底消滅,所以三娘子無法完全控製原來黃台吉的住牧地。
大明可以利用黃台吉牽製三娘子,到時候三娘子必定再次請求官軍協助征討黃台吉,大明就可以借機將原本萬全都司加以恢複,馬芳在奏疏中指出了幾處要地,如原興和守禦千戶所,這也是大明在塞外的重要支撐點,還有開平衛。
現在洪武時期的塞外三衛,大寧衛和東勝衛都已經被官軍收複了,僅剩開平衛沒有收複了,而馬芳認為開平衛是塞外三衛中最重要的,開平位於灤河北岸,處於草原的中心位置,作為蒙古鐵騎南下的必經之路, 所具有的特殊優勢是其他地區所無法比擬的。
正因為如此,大明要想徹底控製住草原,就必須拿下開平衛,開平是元朝舊都及統治核心區,加強對此地區的控製和管理,在此處維持軍事存在,對消弭蒙古人的反抗具有很強的政治意義和象征意義。
馬芳認為,朝廷要在開平衛構建以戰略預警為主的防禦體係,以此來抵禦蒙古鐵騎的南下,保障薊鎮、大寧鎮、宣府鎮三鎮和整個京師、北直隸的安全,使得大明的京師徹底安全下來,不再遭受來自北方的威脅。
同時馬芳還在奏疏中詳細說明從薊鎮到開平衛的道路:“開平南五十裏曰東涼亭,又四十裏曰沈河,五十裏曰叭八,六十裏曰黃崖,五十裏曰灤河,又五十裏曰灰嶺,六十裏曰古城,又五十裏曰青鬆, 又南五十六裏即古北口。”
這條道路,不僅僅是大明日後奪取開平衛的路線和向開平衛補給糧秣的路線,更是大明大舉深入草原征討的路線。開平衛就是大明楔入草原深處的一顆釘子,承擔警戒北虜動向、保衛京師安全的重要任務。一旦蒙古鐵騎踏入北部邊地,最新的敵情、戰況可通過驛站係統飛抵京城,為其做好相應部署贏得時間。
馬芳詳細向朱載坖陳述了自己的看法,一旦恢複開平衛和萬全都司故地之後,大明就將京師和薊鎮徹底變成二線了,不再麵臨北虜的直接威脅。
馬芳認為大明要對北虜進行積極防禦,馬芳說道:“陛下英察果斷,當知我退一尺則賊進一尺,我失一寸則賊得一寸,不宜自蹙土地。且守備各城,自用原有兵馬,而非那移他處官軍。 以理勢論之,必當修複整理。洪武所謀,至為妥當,宜盡複之!”
說完這些之後,馬芳閉上眼睛,休息了一會接著說道:“臣病將不起,然大軍孤懸塞外,豈可一日無帥?征虜副將軍蓬萊侯戚繼光,謀略精深,臣所不及,特請其代之,必聞奏凱,臣得瞑目於九泉之下也!”
馬芳說完之後,戚繼光趕緊停下筆起身說道:“大帥大軍所望,北虜畏懼,豈是標下所能代之?”
馬芳衝著戚繼光擺擺手說道:“元敬戚繼光字)不必過謙,當今之大明,能統禦數十萬眾,橫行於沙漠者,非元敬莫屬,李成梁勇而短視,李如鬆悍而急躁,哱拜、黑春,亦不過沙場用命之將,而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者,舍元敬無他也!”
馬芳接著說道:“兵法雖言歸師勿扼,然此次鄂爾多斯部必不能過黃河也,否則必為我西陲他日之患,元敬當親督諸軍,為大明除此疆患也!”
戚繼光雖然一再安慰馬芳要保重身體,好生將息,但是馬芳隻是笑笑說道:“元敬,老夫一介逃奴,蒙先帝、陛下之拔擢,起於行伍,身居將帥,執掌節鉞二十載,位極人臣,爵祿無雙,尚複有何恨也?所唯一恨者,不能晚生十載,率鐵騎橫行於沙漠,執其君長問罪於前,使其知我大明天威,凜凜不可犯也!老夫老矣,不能為陛下效犬馬之勞,此間事,還要元敬啊!”
戚繼光問道:“以大帥觀之,三娘子、把漢那吉何等樣人?”
馬芳輕聲說道:“把漢那吉不足為慮,三娘子誠女中豪傑也!所幸不是男兒身,否則不下於俺答。”
對於這點,戚繼光也是深以為然的,這些三娘子,絕對不能輕忽,是個頗有手腕的人,馬芳抓著戚繼光的手說道:“元敬,切不可放鄂爾多斯部北歸!”
戚繼光當即點頭答應下來,馬芳隨即以征虜大將軍的名義發布命令,征虜副將軍戚繼光節製諸路精騎及麻錦、黑春、哱拜、張元功等部,堵截鄂爾多斯部,不準其渡過黃河,務必要將其在土默特予以殲滅。
隨後馬芳的密疏被加蓋征虜大將軍印後以急遞送京師,同時馬芳嚴令諸軍,要聽從戚繼光的號令,如有不尊者,馬芳必以軍法治之,在馬芳的全力支持下,戚繼光開始調度諸軍,布下天羅地網,準備圍追堵截鄂爾多斯部。
戚繼光命令哱拜率領本部精騎,出東勝衛向北巡視,查看適合的渡口,派兵巡邏,不使鄂爾多斯部有機會偷渡黃河逃遁,麻錦率精騎兩萬,追擊鄂爾多斯部,黑春率兵從東勝衛與麻錦東西對進,將鄂爾多斯部控製在東勝衛以東,雲川衛以西,黃河以南,雲內州以北的地域內。
然後命令宣府鎮總兵張元功統率步卒從鎮虜衛出發,趕赴雲內州,同時親自率領剩餘的騎兵,接應張元功,準備將鄂爾多斯部予以圍殲,
而各路的奏疏也已經到了京師。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