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1章 翻江倒海意氣盛二)

字數:2548   加入書籤

A+A-


    張四維對於此事,早就有所準備,這些東南的豪商手中掌握了大量的金銀,肯定是要借此機會將自己手中的銀子換成銀錢,同時繼續製造市麵上銀錢不足的情況。
    對於他們的想法,張四維是很清楚的,這就是張四維之前為什麽要命令兌換銀錢要憑戶帖的原因,這樣才能夠找到那些大量兌換銀錢的人,當然,張四維也知道,這些豪商們肯定還是有所防備的,他們也不會親自來兌換這些銀錢,大多都是家中的仆役或者其他人來辦理,但是這些人的戶帖就是線索,總歸是可以找到人的。
    現在晉商們所準備的銀錢已經放出去一小半了,但是市麵上的錢荒並沒有得到有效的緩解,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大量的銀錢根本沒有到百姓們手中,而是被這些東南的豪商給兌換了,張四維果斷下令,再次對銀錢的兌換予以限製,同時按照張四維的命令,這幾日每天都有朝廷的銀錢從運河和海上運抵東南。
    東南的百姓其實對於官府限製百姓兌換銀錢數量的舉措其實並沒有多大的感覺,因為按照張四維的規定,一人一次能夠兌換的上限是一百元,同時可以直接支取現銀,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一百元現在已經是不小的數字了,即便是很多中產之家,也未必能夠拿出這麽多的現銀來。
    而且朝廷雖然每次投放的銀錢不多,但是這十來天以來,司農寺那裏也從未斷絕過,每天都有銀錢解運來,對於百姓來說,已經不像自己那麽恐慌了,因為司農寺那邊每天都有銀錢和製錢解來,說明朝廷也是有能力解運來銀錢了,隻不過需要時間罷了。
    而張四維也在命令晉商的錢莊票號統計大額兌換的人,有戶帖作為憑證,這些人是誰是很容易找到的,張四維決定不再和這些人玩下去了。
    張四維再次以督師大學士的命令發布命令,這次張四維不是要求這些豪商將銀錢吐出來了,而是直接對這些豪商予以斥責,張四維在命令中說道:“本閣欽奉聖諭,出鎮南京,上以報聖天子之恩,下以解黎庶之苦,東南錢荒,幹係甚大。天子憂心,臣僚如焚,本閣到任以來,多方查訪,查知本地豪商,聚斂銀錢,苛虐下民。本閣曉諭再三,欲使彼等知天子之意,明國法之威,然彼不能體天心民意,恣意妄為,奈國法何?州縣官府當體天子愛民之心,殄滅奸宄,依律嚴懲!”
    張四維突然的強硬並沒有使得這些豪商們感到害怕,他們反而認為張四維是黔驢技窮了,現在張四維又重新限製兌換銀錢的數量,這說明什麽?說明晉商手中的銀錢恐也已經見底了,現在僅僅靠著朝廷解運來的銀錢的維持著司農寺的收儲罷了,至於張四維的威脅,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句廢話,在他們看來,張四維要是解決不了現在東南的錢荒問題,張四維自己這個督師的位置能否坐穩還是個問題,他們根本不怕,至於州縣官府,他們在當地也是樹大根深的豪門了,州縣官府要想動他們也不容易。
    而張四維也不和他們囉嗦,再次發布督師命令,要求東南的所有錢莊票號,限期開業,不準再以沒有銀錢為由抗拒朝廷法令,同時要求這些錢莊和票號如實向朝廷申報現存的銀錢的製錢數量,既然這些錢莊和票號不沒有經營銀錢兌換的資格,他們現在所有的銀錢由官府按照官價予以收購。
    他們當然不會甘心了,他們所上報的所有銀錢數量都少的可憐,和他們所掌握資產相比,簡直了九牛一毛,張四維也沒有和他們多說,對於他們的反應,張四維早就預料到了,他祭出了朱載坖的上諭,朱載坖的上諭中命令督師大學士張四維和南京戶部左侍郎署部事楊俊民為欽差,巡視東南,處斷錢荒一事,對於把持行市者,予以嚴懲。
    張四維和楊俊民隨即奉朱載坖上諭巡視東南,張四維前往蘇州,楊俊民前往杭州,朱載坖的上諭中明確說道了把持行市,也就是朱載坖對於這些製造錢荒的豪商的定性,這是大明律中有明文規定的罪名。
    大明律中規定凡買賣諸物,兩不和同,而把持行市,專取其利,及販鬻之徒,通同牙行, 共為奸計,賣物以賤為貴,買物以貴為賤者,杖八十。若見人有所買賣,在傍高下比價,以相惑亂而取利者,笞四十,若已得利物,計贓重者,準竊盜論,免刺。
    對於把持行市的,比照盜竊論處,而這些豪商們現在的行為是符合大明律的規定的,所以朱載坖在上諭中明確說明要以把持行市的罪名法辦這些豪商,而且是要用大明律辦成鐵案,張四維也按照朱載坖的指令去辦。
    張四維來到蘇州之後,就和浙直總督楊繼盛商量應該怎麽收拾這些豪商了,楊繼盛最近也是受夠了這些豪商的氣了,而張四維的突破口就是晉商票號的放款憑證,上麵登記了來兌換銀錢的這些人的戶帖,這就好辦了,張四維和楊繼盛命令蘇州知府將這些大額兌換的戶帖上的人戶籍從蘇州府府庫中調出來。
    然後召集蘇州府的衙役吏員,對於這些大額兌換銀錢的人予以辨認,蘇州府就這麽大,除了一些行商之外,本地的富戶有多少,這些衙役吏員都是很清楚的,除了一些是這些富戶的家人之外,還有一些人就是連這些衙役都不知道的,這就奇怪了,能夠在錢莊一次性兌換五千銀錢的人,絕對不會是什麽等閑之輩,但是這些衙役小吏都不清楚,這就很可疑了。
    楊繼盛當即簽發牌票,要求蘇州府的衙役們將這些人傳喚到堂,攜帶這麽多的銀錢,他們不可能走遠的,最大的可能就是將這些銀錢存入其他的錢莊中,這些最安全,也最穩妥。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