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戰後

字數:2375   加入書籤

A+A-


    “戰損如何?”陳宇凝聲問道,這一戰,唯有親自參與了進去才知其凶險程度。
    兵者,實而虛之,虛而實之。
    此戰先以弱敵軍十倍之數精銳陷陣其中,示敵以弱,待陷陣之軍與敵騎廝殺膠著僵持不定久了,必會喪敵之膽魄。
    彼時,再令一軍從外支援,戰損近半的敵軍定然心疑。
    行兵之法,最是重全。
    孫子兵法有雲: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
    隻有保存有生力量,才是勝利的基礎。
    畢玄常年領兵自然不會不知兵,且突厥軍也並非死士,如此自然會撤軍。
    到此時才是戰局真正的關鍵。
    有言道窮寇莫追,但這句話隻適應於山林地形的戰場,因地形兵種的差異,顯然不適用在這廣袤無垠的大草原上。
    北涼有著絕勝優勢的援軍,若是不追上去窮追猛打,有著常年領兵經驗的畢玄必然會心中起疑。
    此時他還有著一萬多可戰的精銳,一旦知道中此疑兵之計,必然殺將一個回馬槍回來,到那時局勢瞬間逆轉。
    “羽林營戰亡一千六百四十七人,重傷不治者十七,餘者皆輕傷。”
    “驍騎營戰亡六百九十二人,重傷三百七十一,輕傷一百七十九。”
    “守衛軍五營人馬,因無短兵交接,追擊途中被突厥斷後的哲別勇士射中七十餘人,九人戰亡。”
    木蘭聲音清冷,聽不出喜怒。
    這場阻擊戰除卻死傷慘重,留下了突厥一萬一千零二十四具屍體外,並沒有什麽實質性的戰獲。
    陳宇治下的北涼實行收繳製度是三七分成。
    即所有戰爭繳獲抽出三成用於分封將士,剩餘之財則充為公用,如此才使將士用命。
    然此次羽林營之功甚大,其政治意義以及對整個戰局的影響也足夠深遠。
    可單論繳獲來說,收獲寥寥。
    “所有羽林營戰亡之將士,一律追封為從四品校尉銜,驍騎營戰亡將士追封從五品都尉銜,餘者守衛營亡眾,追獲從七品猛士封號。此封號之餘蔭,可罔替一世。”
    “此戰繳獲不足,各戰亡將士,依照功績,發放撫恤金,白銀千兩至萬兩不等。”
    “戰亡將士的父母子女,皆由總管府撫養。”
    “另盡快召集工匠,在祁連山腳下修建建立烈士陵園,所有戰亡將士皆入陵園,納入北涼總管府大祭。”
    “月前起草的政體變革和教育預案也可以漸漸實行了。”
    敦煌城,總管府。
    陳宇召集一應屬官議事。
    議完軍事,陳宇將目光轉向了了民生教育發展上麵。
    這些政務早在月前便由陳宇提出。一個月的時間,在禮部尚書歐陽希夷的整理下,總算是定出了一個完整的章程。
    大隋初建,還未徹底完善三省六部製度,也是因此,各部置尚書職,並未得到詬病和昝越之說。
    “主君,依照您的意思,調整北涼政體如下:升兵部為樞密院,主官為樞密令,參知兵事。”
    “效仿禦史台,並不良人之職權,組建監察院,主官為監察令,監察四夷內外、百官子民。”
    “設參議院,主官三人,為尚書令、中書令,門下令,分相權於三人,參議百政。”
    “此三院之後,另設科研院,主官為科研令,四院合為北涼政體主體。”
    “六部中去兵部後,增設學部,二十四司不變,各院部司具體官員框架在此,如今所剩下的也隻有人事任命了。”
    歐陽希夷奏報。
    喜歡諸天萬界:從天龍八部開局請大家收藏:()諸天萬界:從天龍八部開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