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9章 誰說生命的形態隻有一種?
字數:4260 加入書籤
就是它!
林星晚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直覺。
她不再猶豫,循著那股暖流的方向,邁出了腳步。
她的身體仿佛穿過了一層薄薄的水幕。眼前的景象不再是鏡子和走廊,而是一條由純粹光芒構成的、向上延伸的階梯。
她沿著階梯向上走,盡頭,是楚然和方溪禾。
還有一臉驚喜和驕傲的楚天逸。
“這……這不可能!”楚然臉上的淡定終於掛不住了,他瞪大了眼睛,像看到了最離譜的BUG,“她怎麽可能這麽快就感應到‘生命脈絡’?她根本沒經過係統訓練!溪禾,你給她放水了?”
方溪禾微笑著搖了搖頭,眼中滿是欣慰和讚歎:“我什麽都沒做。是她自己找到的。這孩子……天生就與‘生命’親和。她的天賦,遠超你的想象。”
在方溪禾的“時空迷宮”裏,邏輯和方向都是偽概念。唯一的“路”,就是生命本身流動延續的軌跡。這是一個隻有對生命法則有極高感悟力的存在才能通過的考驗。
她本以為林星晚會迷失很久,甚至需要她出手引導。
沒想到,她靠自己,就找到了答案。
楚天逸激動得說不出話來。他隻知道,他的女孩,比他想象中還要出色,還要堅韌。那份喜歡,此刻又加深了無數倍,變成了刻骨的愛與自豪。
“咳咳!”楚然幹咳兩聲,掩飾自己的失態,“瞎貓碰上死耗子罷了!全是玄學,沒有半點技術含量!最後一關,才是真格的。”
他表情嚴肅起來,與方溪禾對視一眼。
兩人同時伸出手。
楚然的手中,湧動著漆黑的、仿佛能吞噬一切的符文代碼,那是“邏輯”與“崩壞”的力量。
方溪禾的手中,則散發著柔和的、孕育萬物的生命光輝。
兩股截然相反的力量交織在一起,沒有爆炸,反而詭異地融合了。
一個“物品”出現在他們掌心。
那是一隻了無生機的麻雀。它的身體僵硬,羽毛失去了所有光澤。它的法則,已經被定義為純粹的“死亡”。
“第三關,法則重構。”楚然的聲音變得低沉而威嚴,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林星晚,這隻鳥的‘存在法則’已經被我們鎖定為‘絕對死亡’。你的任務,是在不違背‘死亡’這一定律的前提下,賦予它新的‘可能’。”
這幾乎是一個悖論。
不違背死亡,又要賦予新生?
楚天逸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這已經不是考驗心性或天賦了,這觸及到了世界的本質,是神靈領域的難題!
林星晚看著那隻死去的小鳥,感受著它身上那股無法撼動的、冰冷的“死亡”法則。
這是一種終結,一種絕對的“無”。
她的大腦一片空白。
重構法則?這要怎麽做?她隻是一個普通人,她不懂什麽代碼,也不懂什麽法則。
她看向楚天逸,看到他眼中的擔憂和愛莫能助。
她又看向楚然和方溪禾,他們神情肅穆,顯然這不是在開玩笑。
壓力如山。
她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剛學會1+1的小學生,突然被要求去解一道哥德巴赫猜想。
怎麽辦?
她試著將自己剛剛掌握的、那種溫暖的生命能量注入小鳥體內,但那股能量一碰到小鳥,就被“死亡”法則徹底吞噬、湮滅,沒有激起一絲漣E。
直接複活,是行不通的。
她又試著去理解那隻小鳥的“法則”,眼前立刻浮現出無數條她完全看不懂的、由0和1構成的瀑布流,看得她頭暈目眩。
強行修改代碼,也做不到。
她陷入了絕境。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她額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就在她快要放棄的時候,她想起了楚天逸對她說的話。
“喜歡你這件事,是我在這個瘋狂世界裏,唯一能確定的事情。”
“它不是程序設定,不是混沌的偶然,也不是邏輯的必然。”
對……
這個世界,或許一切都是代碼,都是程序。
但愛不是。
生命也不是。
它們或許遵循著某種規律,但規律之下,總有奇跡。
她忽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她無法“複活”這隻鳥,因為它的“死亡”是既定法則。
她無法“修改”它的代碼,因為她沒有那個權限和能力。
但是……
誰說生命的形態隻有一種?
誰說死亡之後,一切就必須歸於虛無?
林星晚閉上眼睛,再次伸出手,輕輕地覆蓋在那隻小鳥的上方。
這一次,她沒有注入生命能量。
她將自己的精神力,與那股微弱的生命親和力,以及她那不穩定的預知能力,全部結合在一起。
她沒有去對抗“死亡”法則。
她選擇繞開它,接納它。
在她的感知中,她看到了這隻小鳥短暫的一生。它曾經在藍天飛翔,曾經在枝頭歌唱,它有自己的父母和夥伴。
然後,她用自己的預知能力,去窺探一個“可能性”——如果這隻小Or鳥的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會是怎樣?
她看到了。
在那片未來的迷霧中,她看到了一個畫麵。
於是,她將自己所有的精神和力量,都灌注到這個“可能性”之中。
在眾人驚愕的目光中,那隻死去的小鳥並沒有複活。
它的身體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分解、風化,化作最微小的塵埃,融入了腳下的大地。
“失敗了嗎?”楚然眉頭一皺。
但下一秒,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就在那捧塵埃落下的地方,一抹極致的翠綠,破土而出!
一株嫩芽,以一種違反自然規律的速度,迅速生長、舒展,抽枝,散葉……幾秒鍾之內,就長成了一株盈盈可愛的小樹。
樹梢之上,一朵潔白的花苞悄然綻放,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那香氣中,帶著一絲……小鳥歌唱般的喜悅。
林星晚沒有逆轉死亡。
她完成了“循環”。
她將“死亡”這個終點,重構為了另一個“新生”的起點。
這比單純的複活,比修改代碼,要高明太多太多。這是一種對生命法則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詮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