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高調一回
字數:4690 加入書籤
聽到李侃這話,在場的幾人臉上都帶著喜色,這意味著李侃終於向皇位又進了一步。
劉巨容第一個開口問道:“殿下這次入長安計劃帶多少兵馬?”
李侃思考了一會兒,緩緩說道:“每個鎮留五個師的兵馬,淮南駐紮六萬兵馬,剩下五萬兵馬我帶去長安。”
劉巨容顯得有些擔憂,“隻帶五萬兵馬是不是太少了?長安周邊可都是敵人啊!”
李侃苦笑著道:“雖然我們有二十七萬兵馬,但實際上能調動的也就這麽多了,因為各鎮都需要駐軍防守。不過這五萬兵馬可都是精銳,他們的戰鬥力抵得上十萬大軍。”
劉巨容搖搖頭,“殿下,李茂貞已經占據了王行瑜的地盤,他的兵力至少有六萬,如果強行征兵,甚至可以增加到十餘萬。聽說華州的韓建有四五萬兵馬,如果他們聯合起來逼近長安,您的五萬兵馬肯定抵擋不住!”
錢鏐也附和道:“雙拳難敵四手,五萬兵馬實在是太少了,而留在長安的禁軍不給你找麻煩已經不錯了。”
“而且長安這麽大,還得派人防守宮城和外城,這樣一來能靈活調動的兵馬就更少了,被動防守都城還行,可要想震懾周邊的藩鎮,那就抽不出人手了,安全起見,我建議至少要帶八萬兵馬過去。”
李侃眉頭微皺,“各鎮守軍都有安排了,想要多帶兵馬回去,隻能臨時招募了。”
劉巨容說道:“殿下,除去淮南,你可以從其他各鎮分別抽調一些精兵,長安形勢嚴峻,沒有時間訓練新兵,至於其他各鎮缺少的兵馬,可以自行招募補充。”
李侃微微頷首,“這方法不錯,那就從各鎮之中再抽調十個師,這樣也方便我在長安展開部署。”
錢鏐好奇地問道:“殿下打算帶哪幾支軍隊去長安?”
“飛騎軍、飛虎軍、龍武軍、武勝軍、右八都軍和右威勝軍。”
這些軍隊都是李侃最為精銳的部隊,他們訓練有素,戰鬥力強大,選擇他們作為前往長安的主力,顯示出李侃對長安之行的重視。
劉巨容叮囑道:“此去長安,你不僅要麵臨周邊藩鎮的威脅,還要麵對朝中大臣的質疑,更要提防一些背地裏耍陰謀詭計的小人,務必萬事謹慎。”
李侃輕輕點頭,“一入長安就沒有退路了,除了淮南麵臨壓力,你們其他諸鎮要抓緊時間休養生息,戰爭打的就是錢、糧、人,我們需要為今後的戰爭積攢資源。”
劉巨容點頭道:“殿下請放心,周邊沒有戰事,山南東道再有兩年便能恢複過來。”
錢鏐和劉汾也點頭附和。
李侃看向劉巨容道:“我此去長安,要解決李茂貞和韓建兩個藩鎮,山南東道緊鄰朱全忠的地盤,隨時可能麵臨戰爭,可與武昌軍、鎮南軍,荊南軍共同防禦。”
劉巨容笑著道:“殿下放心,我們四鎮加上淮南十二萬兵馬,朱全忠沒那麽容易取勝。”
李侃微微頷首,“朱宣兄弟怕是堅持不了多久了,我要給李克用添把火,讓他迅速南下拖住朱全忠,你們速度回治所處理政務。”
“下官告退!”
待劉巨容幾人離開,郭琪開口道:“四位親王被殺的事情是卑職辦事不力,請殿下責罰!”
李侃一臉平淡地說道:“不怪你,身處敵營,人手有限,能救出七位親王和他們的家眷已經不錯了。”
郭琪心中感動不已,他知道李侃這是在安慰自己,但他還是忍不住自責起來。
“都是卑職無能,如果再謹慎一些,也許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了……”
李侃擺了擺手,打斷了郭琪的話,“好了,這件事就此翻過不提,以後做事小心點便是,到了長安允許你增加內衛府的人數。”
“多謝殿下!”
郭琪心中歡喜,隨著李侃的地盤越來越大,內衛府的人已經有些捉襟見肘了。
“朱全忠和李克用那邊有什麽最新動向?”
“李克用五日前攻洹水,斬殺魏博兵一萬餘人,目前大軍已經抵達昌樂縣,朱全忠遣龐師古率兵六萬伐鄆州,大破鄆、兗聯軍,兗、鄆二城皆為朱全忠所據,朱宣兄弟已經退至齊州。”
聽完後,李侃陷入了沉思之中。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緩緩說道:“看來朱全忠這次是下了血本啊,朱宣兄弟已經是苟延殘喘了,朱全忠下一步可能就會南下,不過他想要吞下兩淮之地恐怕沒有那麽容易。”
郭琪附和道:“殿下說得極是,兩淮之地民風彪悍,又有楊行密鎮守,朱全忠想要輕易拿下可不容易。”
李侃點了點頭,“不過朱全忠此次傾巢而出,實力不可小覷,我們還需從長計議,你先下去吧,繼續關注朱全忠的動向,有任何風吹草動都要及時向我稟報。”
“遵命!”郭琪恭敬地彎腰行禮之後,緩緩轉身離開了書房。
司徒博腳步匆匆地走了進來,開口問道:“殿下,您有事情要找我?”
李侃微微頷首,“你立刻派出快馬,以八百裏加急的速度傳信,讓左八都軍、左威勝軍、鎮南軍以及武安軍各自抽調兩個師,走水路以最快的速度到襄州集結。”
司徒博神情嚴肅地點點頭,然後又接著問道:“殿下您計劃什麽時候出發?”
李侃思考片刻後回答道:“等各路兵馬聚集到一起至少還需要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在這期間我們可以好好做些準備工作,前往長安所需要攜帶的大量輜重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籌備。”
乾寧元年八月初八,準備入京師的近八萬大軍在襄州集結完成。
休整三日後,大軍浩浩蕩蕩從陸路北上,大部分輜重糧草則沿漢水逆流而上,由均州轉入丹水,行至商州上洛縣再走陸路入藍田關。
藍田關守將已經轉投李侃麾下,所以入關沒有任何阻攔。
駐守長安的神策軍大將孫德昭與陳鄴是舊識故交,由於宦官專權,導致神策軍軍紀鬆弛,戰鬥力低下,孫德昭對宦官掌軍深感不滿,同時也對藩鎮將領操控欺辱皇帝感到憤恨不已,時常鬱鬱不得誌。
當得知楚王李侃親率大軍逼近長安的消息後,孫德昭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於是立即與手下商議,準備投靠楚王。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孫德昭最終決定命屬下打開城門迎接楚王,並派人前往長安城內通知其他官員。
很快這個消息傳遍了整個長安城,許多人都知道了楚王即將到來的消息。
一些心懷叵測的人開始蠢蠢欲動,試圖利用這個機會謀取私利,而另一些忠誠之士,則對楚王的到來充滿期待,希望他能夠拯救國家於危難之中。
與此同時,收到消息的很多朝廷大臣們也早早地便等候在明德門外,翹首以盼。
這些年來,帝都不斷受到各個藩鎮的欺淩和侮辱,這些大臣們也備受折磨,生活苦不堪言。
長安城的百姓們也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如今終於盼來了一位勢力強大的親王率軍入駐,他們內心充滿了期待和喜悅。
對於親王率兵入城是否犯忌這個問題,此刻已無人關心。
在如此動蕩不安的局麵下,人們更關注的是誰能夠給他們帶來安寧與保障,而李侃無疑成為了他們心目中的救星。
李侃深知長安城內的形勢嚴峻,因此決定通過明德門入城,以顯示自己的實力並威懾那些心懷不軌的人。
他從各個軍中精心挑選了五百名精銳士兵,組建起一個數千人的步騎方陣。
這支隊伍身著鮮亮的鎧甲,手持精良的武器,士氣高昂,步伐整齊有力。
麵對這樣一支威武雄壯的軍隊,神策軍顯得黯然失色。
百姓們則欣喜若狂,紛紛奔走相告,他們相信李侃一定能夠守衛長安,恢複往日的繁榮昌盛。
許多官員也對李侃表示歡迎,他們期待著這位親王能夠穩定局勢,重建秩序。(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