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定策

字數:3779   加入書籤

A+A-


    段允平稍稍遲疑了片刻,鼓起勇氣開口說道:“陛下,據臣所知漢人在南詔的數量不到十萬,若想要在南詔全境推行漢化政策恐怕會遇到諸多困難,實非易事。”
    李侃微微一怔,有些疑惑地說道:“朕這段時間在大理附近微服私訪,發現城中許多人都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話,他們的喪葬方式、服飾穿著甚至連風俗習慣都與漢人極為相似,這又該作何解釋?”
    段允平臉上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連忙解釋道:“陛下您所見到的那些人必定是白蠻,南詔統治階層主要是來自西洱河地區的白蠻,他們的漢化程度較高,語言與漢語相近,生活習慣也與漢人頗為相似,段氏一族就是白蠻的一支。”
    李侃心中一動,連忙追問道:“你們段氏家族中可有一個名叫段思平的人?”
    段允平滿臉驚愕之色,難以置信地問道:“陛下聽說過思平?”
    李侃心中有些詫異,“朕偶然間聽人提起過這個名字,故而才有此一問。”
    段允平稍稍定了定神,“臣族中有三個名叫思平的人,其中一個今年方才三歲,另一個今年十歲,還有一個十九歲,可惜的是在兩年前的一場戰爭中不幸殞命,不知陛下所問的究竟是哪一個思平?”
    李侃在心中算了算時間,開口問道:“那個十歲的思平現在是什麽情況?”
    段允平心中有些疑惑,仔細想了想答道:“其父保隆乃臣族兄,三年前在劍川與王建交戰時戰死,家中隻剩下孤兒寡母,思平每日清貧度日,目前在山中牧羊為生,臣時不時會接濟一些。”
    李侃臉色微變,看來這個段思平就是曆史上的大理開國皇帝了,自己改變了曆史,肯定也改變了段思平的命運。
    他心中思索一番,開口說道:“你們段家祖上簪纓世家,威名顯赫,希望你繼續發揚光大,族中子弟也要多加照拂,這個年紀的孩子應該在學堂而不是牧羊。”
    段允平何其聰明,瞬間明白李侃的意思,對方不會無緣無故提及一個人,其中定有深意。
    “臣謹遵陛下旨意!”
    李侃頓了頓,看向段允平,“你掌管南詔戶籍,可知南詔境內有多少人口?”
    段允平想了想,“南詔巔峰時期曾有五百萬人口,近十幾年戰亂不斷人口銳減,尤其是王建李茂貞南侵,鄭買嗣篡位殺了不少人。”
    “五年前統計的在籍人口隻有一百萬左右,烏蠻和白蠻占了六成,和蠻與順蠻占據兩成。”
    李侃有些驚訝,“都是一些規模不大的戰爭,人口為何會減少這麽多?”
    “陛下有所不知,這十幾年戰亂至少死亡了一兩百萬人,很多百姓逃入了山林之中,鄭買嗣篡位之後並未將劍川、會川和大理的居民統計在內,算上這些地域的百姓和逃入山中的人,再算上奴隸,至少有三百萬左右。”
    李侃麵露詫異,“南詔還有多少奴隸?”
    段允平搖頭道:“因為奴隸從未算入戶籍人口,所以並未統計過,據臣估計至少有二十萬之眾。”
    李侃微微皺眉,奴隸數量如此之多,這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他思索片刻後說道:“奴隸也是人,雲南如今百廢待興正需人力,可考慮解放奴隸讓他們成為自由民,為雲南效力。”
    段允平麵露擔憂,“陛下,解放奴隸恐會引起諸多貴族的不滿,他們在南詔勢力龐大,此舉怕是會生出諸多事端。”
    李侃目光堅定,“朕意已決,這是國策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若有不從者嚴懲不貸,朕不願意殺戮,但不是不會殺戮,對解放的奴隸進行妥善安置,讓他們有田可耕、有業可從,對雲南全境免稅賦三年。”
    段允平見李侃態度堅決,隻得拱手道:“臣領旨,定會盡力而為。”
    “你們白蠻有多少人口?”
    段允平想了想,搖頭說道:“這個未曾確切統計過,我們段氏可能隻有上千人,是白蠻中人口較少的一支,比較大的幾個姓氏是高、董、張、蒙、鄭,估計每個姓氏都有數千上萬人。”
    “你們段氏與他們的關係如何?”
    “回陛下,這些白蠻大姓都曾經是南詔貴族,整個白蠻都比較團結,漢化較深,比較仰慕大唐文化,推行漢化之策,他們不會反對。”
    李侃點點頭:“雲南百姓漢化之事,可先從白蠻入手逐步推廣,此事交給你去辦。”
    段允平猶豫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僅靠白蠻恐怕需要很長時間,您是否考慮從大唐遷移一些漢民過來?”
    李侃摸著下巴,沉思片刻後道:“遷移漢民之事可行,四川目前有六十九萬六千多戶,兩百九十餘萬人口,移民二十萬人問題不大。”
    段允平有些擔憂,“陛下,雲南地域廣闊,隻遷移二十萬人進來隻怕影響不會太大。”
    李侃笑了笑,“漢化不是一日之功,不能單靠人口來解決,這二十萬人主要安置在大理、鄯闡府、建昌府、永昌府、劍川和銀生等地,以點及麵逐步擴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幾個月先挑選一些工匠和文人來大理和拓東城。”
    段允平眼睛一亮,躬身道:“陛下英明,有這些人帶來先進的技術和文化定能加快雲南的發展和漢化進程。”
    李侃又道:“你要做好接待和安置工作,讓他們能在雲南安居樂業,同時也要鼓勵其他民族與漢民相互交流、學習,推行漢化政策過程中切不可操之過急,要尊重各民族的習俗,以溫和的方式引導。”
    段允平連忙應下:“臣明白,定會竭盡全能促進各民族融合。”
    李侃滿意地點點頭:“此事你辦得好朕定有重賞,雲南的發展關乎西南穩定,希望你能盡心盡力。”
    段允平激動不已,再次拜倒:“陛下放心,臣定不負所托。”
    “韋莊暫且擔任雲南監察使一職,掌全省官員督查。”
    韋莊急忙躬身行禮,“臣領命!”
    李侃又看向陳鄴,“雲南目前屬於特殊地區,暫時設置大都督府管理,由你擔任雲南大都督,李繼密率軍留下聽用兼任雲南團練使,劉知俊屆時率兵進入吐蕃,配合華洪將軍攻打邏些城。”
    “臣領命!”
    被點名的三人急忙躬身應道。
    陳鄴開口問道:“陛下,若劉將軍和禁軍撤走,雲南需要駐守多少兵馬?”
    “一萬銀槍效節軍留下歸你調遣,兩年之後返回長安。”
    “成都帶來的兩萬漢軍駐守三年返回,從俘虜中挑選兩萬士兵,再從本地招募兩萬士兵,常駐四萬兵馬足夠確保雲南安全。”
    喜歡穿越:重塑大唐請大家收藏:()穿越:重塑大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