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薑林終於接受現實

字數:6162   加入書籤

A+A-


    片刻功夫後,兩名身形瘦高的男子隨著包爽從軍帳外先後走了進來。
    “四弟……”不等薑林反應過來,為首的中年男子見帳內隻有坐著的薑林,便快步上前,熱情地朝薑林開了口。
    “來人不得過於靠近我大唐國首領,否則以刺客論處。”包爽見中年男子馬上就要攀住薑林,一個側身橫在薑林麵前,手順勢摸到了腰間的槍套上。
    “唔……”快要攀住薑林的中年男子聽罷薑林的話,伸出的手懸在了半空。
    “你二人請隨便就坐。”薑林指了指地上的幾個馬紮,一邊朝進來的兩人說著,一邊仔細端詳起二人來。
    不得不說,這倆人……長的和自己還真有些相似。雖然這個時代沒有鏡子,但自己以前的模樣,薑林還是記得的。先不說穿越到這個時代之後這十多年,自己的模樣變了多少,便是和自己記憶中的模樣想比,這倆人一個相似度達到七分,另一個稍微差一些,也有五分。這還僅僅是模樣,再看個頭,從薑尚,到這兩人,三人和薑林都屬於這個時代難得的大高個,讓外人看來……
    “四弟麵前,不敢……”進來的兩人終於回過神來,在距離薑林兩三米的地方站定,朝薑林拱手行了一禮,嘴上卻也道出了一個與其他人不同的稱呼來。
    “你二人誰是紹?誰是銘?”薑林見二人總算識趣的模樣,冷冰冰地開口問道。
    “我是紹,他是銘。”剛才進得帳來便要上前攀住薑林的中年男子朝薑林拱了拱手,臉上的神情有些意興闌珊,卻也將自己和邊上的男子的身份分別向薑林道了出來。
    “聽說故周國的國璽是你進獻給洪部長的。你緣何逃難的時候還帶著故周國的國璽?聽說還是你從故周國國政廳的廢墟裏挖出來的?”薑林望著名為紹的男子,幽幽地說道。
    “我在周國國府,本就是掌印郎的官職,當日西岐城發生大地動,國政廳崩塌,我自是要尋得周國國璽。國璽若是丟失,我這掌印郎走到哪一個失職的罪責都是脫不掉的。”薑紹朝薑林功拱手答道。
    “那為何風陵渡那裏,你不曾將國璽拿出奉給你那外甥姬誦?”薑林不等薑紹話音落地,接著問道。
    “那些時日,周國國府已然瓦解,實無國事需要加蓋印璽,我將印璽的事徹底給忘記了。”薑紹亦是理直氣壯地答道。
    “那為何最後卻將故周國國璽進獻給了我大唐國的洪部長?”薑林仍是沒有給薑紹留太多的思考時間。
    “四弟,怎可與二哥如此說話?”薑紹、薑銘二人本想著因著同父異母兄弟的關係,因著二人此前進獻了周國的國璽,向洪魁表達了願意歸順大唐國的心思,還說服了不少周國幸存的官員和貴族一起向洪魁表達了同樣的意願。想著自己二人做了這麽多,今日來見薑林之前,還盤算著定是會收到薑林的一番隆重的接待。現在見到薑林,就在這頂簡陋的軍帳裏不說,而且還被包爽一頓輸出。更讓薑銘無法接受的是,從頭到尾薑林都是一副冷冰冰的態度,現在更是問出了一句讓二人頗感羞恥的問題,這臉上可就真的掛不住了。
    “唔……”薑林見二人臉上尷尬的神情,卻也明白了過來。有些事做是容易做得出來的,但若被人逼著往外說,那可真是不好說。
    “你二人今日來見我,所為何事?”薑林正了正身子,又指了指邊上的幾個馬紮,語氣平和了不少,朝兩人問道。
    “那日驚聞大唐國之魁首乃是我二人之弟,我二人心中無比的欣喜。自己的弟弟執掌一國,作為兄長的,也是要為自己兄弟盡一些綿薄之力。因著父親早年的一些經曆,虧待了四弟和姨娘,作為兄長的我們,心中亦是頗為地意難平。所以即便周國此番不遭遇如此天災人禍,我二人亦是要辭掉周國國府的一應官職,投到弟弟麾下。現在周國遭此劫難,回天乏術,我二人所做的隻不過是順應天時而已。”
    “我二人今日前來,一來是替父親、兄長汲和姐姐探望四弟。父親當年遺珠在外,我們做哥哥、姐姐的現在得知了真相,自是有責任為父親前來向四弟表示一番愧疚之情,望四弟能體諒父親當年的一番苦衷。二來就是看看四弟這裏可有什麽需要我們這些熟悉周國國事的人搭把手的事情,畢竟我們幾人都在周國國府當中擔任要職多年。兄長汲和姐姐現在專司照料父親,我二人……四弟若是不欲我們摻和大唐國的事情,那我二人便回到父親身邊,與兄長和姐姐共同照料父親,替四弟在父親身邊盡一番孝心……”薑紹和薑銘沒有坐下的意思,朝著薑林微微躬身,卻也道出了一番肺腑之言來。
    “嘶……”薑林聽罷薑紹的一番話,心中竟然微微一動。
    做為後世來人,薑林自家知道自家的事。但是這些不知道真相的人……就是將真相講出來也無法理解的這些人,現在所能接受的事實真相,那就是薑林便是薑尚薑老太師的私生子。這樣的事情即便薑林再不願意承認,但全天下的人也會接受這個現實,而薑林卻無法反駁這樣的事實。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所以,不管薑紹這一番話是真是假,但此刻聽起來,是那麽地貼近於事實,也是那麽地……讓人聽了覺得熨帖。
    “二哥,三哥,你二人請就坐。”終於,薑林起身朝著二人鄭重地還了一禮,又朝邊上的包爽擺了擺手。包爽會意,朝薑林點了點頭,朝帳外走去。
    “四弟……”薑林這一聲二哥、三哥道了出來,頓時讓薑紹和薑銘二人熱淚盈眶。
    “故周國之地這裏剛剛經曆了天災、人禍,災後、戰後重建工作繁雜,恕我這些時日……父親那裏,一切可還安好?”薑林終於放棄了抵抗,開始投入到既定的劇本當中來。
    “父親的傷勢已經無大礙,現在就是慢慢地進行恢複。不得不說大唐國的醫學確實發達,像父親這樣的傷勢,若是放在周國,隻有等死的份,當日我們四人初見父親傷成那樣,已經做好了為其送終的準備,不成想送到安邑城……用大師伯的話講,這簡直就是醫學上的奇跡啊。以前即便是他遇到這樣的傷,加之父親這麽大的年紀,也隻有聽天由命的份,大唐國的醫學硬是將父親給……現在有兄長和姐姐照顧,又有四弟家的兩位弟婦、四個幼侄陪伴,父親心情舒爽,痊愈隻是遲早的事。”薑紹整理了整理自己的心緒,朝薑林拱了拱手,順著薑林手指的地方,撿了一個距離薑林遠近適中的馬紮坐下,又朝邊上的薑銘示意了一番。這才將薑尚最近的情況給道了出來。
    “唔……這倆婆娘咋還沒帶著四個孩子回晉陽城。倆大的要上學啊……”薑林聽罷薑紹的一番話,心中一陣腹誹。
    “不過,大師伯說父親自從抵達風陵渡始,直至現在都未曾見到四弟的麵,心中鬱結之氣漸盛,多少影響了些傷勢的愈合情況。大師伯讓我倆給四弟捎話,四弟若是有些閑暇,能回一趟安邑城探望父親一番,定是對父親腿傷的恢複大有裨益。”邊上的薑銘又接著補充道。
    “好,此事我定會排上日程。今日我便會讓我的通訊排向安邑城發報,以我私人的名義向父……親致以問候。你二人若是有什麽想捎給父……親的話,亦可道出來,讓我的通訊排一並發給安邑城。”薑林長到了快四十歲,生命裏終於有了一個父親,一時還真有些叫不順嘴。
    “多謝四弟,我倆暫且無事。”薑紹和薑銘二人互相看了看,朝薑林答道。
    “嗯。二哥剛才說,此前你在故周國國府擔任掌印郎的官職。那大哥和三哥在故周國國府,又是擔任什麽樣的官職?”薑林朝薑紹二人擺了擺手,接著問道。
    “大哥擔任故周國國府的司工,負責管理百工。而三弟呢,則是擔任與眾諸侯國和方國交通的卿士,有些類似於風陵渡那裏的洪魁部長。我呢,不如大哥那般懂得百工之事,亦不如三弟那般能說會道,所以父親給尋了個掌印郎這樣的閑散的職務,其實就是協助以前的姊夫發和咱們的外甥誦兒掌管一應的印璽以及保存故周國國府與各諸侯、方國往來的書信。”薑紹想了想,朝薑林答道。
    “哦?三哥是負責與眾諸侯國和方國打交道的?那為何前幾年不見三哥來我大唐國?”薑林聽罷薑紹的話,捋了捋已經老長的胡須,朝邊上的薑銘問道。
    “前幾年,每每遇到故周國要和大唐國交涉的事,父親要麽就親自出麵,要麽就讓雷震子或者其他人代我出使,當時我還有些不解,還以為是父親覺得我的能力不夠或者還有別的原因。現在想來,原來父親是在保護我們。父親擔心你我兄弟二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為了各自的利益,交涉時掌握不好分寸,傷了和氣,日後不好……”薑銘微微一思索,朝薑林答道。
    “既然三哥熟悉各諸侯和方國的事物,那我還真有個難題想向三哥請教一二,不知……”薑銘這麽一說,薑林也覺得有些道理,心中更是感慨薑尚還真是細心。
    “四弟有事盡管說,自家事,做兄長的當不起一個請教。”薑銘趕忙朝薑林答道。
    “好。兩位兄長是自家人,我也不藏著掖著了。昨日收到我大唐國東部駐軍傳回的軍情,大唐國以東、朝歌城往南、大河南岸的地方有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今日傳回最新的消息,我們的偵察兵抓了兩個舌頭審訊了一番,卻也弄明白了是東伯侯薑文煥糾集了淮夷、東夷、萊夷等東、南五十餘諸侯國、方國、部族,共計十萬餘,從奄、亳兩地向朝歌城進軍。自發兵之日起,現在過去了半月時間,已經奪取商王在大河以南幾乎全部的疆土。現在聯軍陳兵大河以南,正在四處搜羅船隻,不日便將渡過大河,向朝歌城繼續進發。”
    “我們的總參謀長,就是咱們師伯的大徒兒,擔心這些從東、南來的軍隊萬一浪戰打紅了眼,從驪山氏以東、伊洛戎之地竄入此地作亂,引起故周國之地這裏再一次大亂。所以想……”薑林看了看麵前兩位自己名義上的兄長,讓楊戩替自己背了黑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師伯的大徒弟是不是想將伊洛戎收服了?聽說伊洛戎東邊有一條汜水,那裏亦是一處咽喉鎖鑰之地……”薑銘一聽,語氣變得極其興奮。
    “呃……正如三哥所言。師伯的大徒弟,算是咱們師弟吧,也是如此說。伊洛戎那裏不僅是這裏東邊的門戶,還是安邑城南邊的門戶,取得了伊洛戎之地,便將這裏和安邑城都保護了起來。”薑林繼續朝楊戩潑著髒水。
    “四弟現在的難處是什麽?”薑銘眼珠子滴溜溜一轉,朝薑林接著問道。
    “呃……我們的難處是,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借口出兵。”薑林竟然有些害羞地朝兩位兄長說道。
    “四弟若是信得過我的話,不若由我跑一趟。伊洛戎……一個鬆散的部落盟邦,周國幾次伐商之戰,甚至都征召不起一旅的兵力。也就是因著當年誦兒之祖父昌伯從羑裏逃回西岐城,路過伊洛戎之地,受到伊洛戎部族首頭人的款待,加之其所處的地理位置特殊,兩任先侯將其奉為座上賓。那些年每次伐商,都是由我先出麵去伊洛戎交涉戰備之事。這麽弱小的部族,真不值當大唐國發兵。我和那些部落的頭人都很熟稔,我想隻要由我出麵,道明故周國的現狀,言明故周國現在已經納入大唐國的現實。那些小部落的頭人定是會看清現在的時局,欣然納入大唐國的。這樣一個小方國夾在這些大國之間還能存活下來,本就有著極其敏銳的判斷力的。”薑銘很是自信地朝薑林拱了拱手,朗聲說道。
    “哦?我本是想問三哥能不能給尋個伊洛戎過去怠慢過故周國的由頭,沒想到三哥這麽……直白。如此,那我可就將此事托付給三哥了。”薑林聽罷薑銘的話,忙起身朝激動地說道。
    “四弟見外了,自家的事。隻是不知道四弟打算給伊洛戎這些部族頭人一個什麽樣的名號呢?”薑銘見薑林答應了自己的所請,亦是興奮地問道。
    “我大唐國不封諸侯,不封方國,不存在貴族,域內諸城皆以流官治理。伊洛戎之地將建新城曰洛陽城。政務院會派遣一名主城守,伊洛戎之地部族再選一人任城守,與政務院派遣之主城守共同治理該城,任期五年。五年任期結束,視任內政績決定再任一期、調往他城還是免職。其他部族頭人亦可充入洛陽城政務廳各部門擔任職務,所有的要求均與城守相同。所有職務不世襲,子女需按大唐國目前通行的要求,以自己的能力搏取自己的前程。”薑林將大唐國的基本政策對薑銘幽幽地道出。
    “呃……故周國這裏也是如此嗎?”薑紹不等薑銘做出反應,忙上前問道。
    “故周國之地亦如此,我家的眾子嗣,亦如此。”薑林負手平靜地朝二人說道。
    薑紹、薑銘二人互相看了看,有些後悔今日跑這一趟。
    喜歡商末三國誌請大家收藏:()商末三國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