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十四年年度總結一
字數:5053 加入書籤
黑世工起身走到主席台右側的發言台上,望了一眼台下的眾人,雙手下按,示意台下此時仍在交頭接耳的眾人安靜來下。
“大唐國十四年年度總結,暨十五年年度計劃大會,現在開始。”黑世工已經做了十幾年的大唐國政務院院長,正所謂“居移氣,養移體”,做了十幾年的大唐國政務係統一把手的黑世工這些年早就養成了一個高官的氣質來。現在往台上這麽一站,不怒自威。這第一句話一道出來,台下的嘈雜聲立刻消失,場麵瞬間便安靜了下來。
“大會第一項,由我向首領和在座的諸位做十四年的總結和十五年的計劃。過去的這一年,我大唐國發生了許多事情,想必在座的諸位與我一樣,都是曆曆在目的。其中,最重大的事件便是平安鐵路的開通以及客運、貨運列車的順利運行。自十四年四月十五日,第一輛客運列車從平陽城抵達安邑城起,截止到今日,除去夏季二十餘日的暴雨天氣和入冬後的二十餘日大雪天停止運行外,平安鐵路線上的客運、貨運列車共平安運行二百多個來回,輸送的旅客、運送的貨物數量在各位手上的報告裏也有體現,我就不一一贅述了。總之,平安鐵路的開通,給鐵路兩端的平安城、安邑城的發展帶來了極好的促進作用,給大唐國的人員流動和物資輸送亦是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
“尤其是在故周國遭受了大地動之後不久、西部的戎、羌之敵叩關進入故周國腹地劫掠,我大唐國應故周國小君侯姬誦之請,派軍入故周國之地抗戎援周之際,大量的彈藥、糧食、人員通過平安鐵路快速輸送,讓我見識了鐵路和火車一旦進入戰時的巨大作用,我深感慚愧和興奮。”
“我為什麽會慚愧呢?遙想幾年前,平安鐵路立項準備上馬之時,包括我個人在內的眾多同僚,對首領當時的那一決定頗為不解。但現在看來,我想眾位此時此刻與我的想法都是一樣的,那就是首領當年的決策真的非常英明。首領眼界之光,是我等凡人所無法預見的。首領之能,是我等凡人所不具備的。而這,又是我感到興奮的原因所在。有了首領的遠見和能力,我大唐國想不繁榮昌盛都難。”
“接下來我再說說第二件大事,這第二件大事便是我大唐國的軍隊協助故周國成功趕走了戎羌之敵的戰事。戎人、羌人,被曆代周國先侯所忌憚,周國常年的安撫政策並未讓這些戎人、羌人對華族人生出敬畏之心,反而在周國國力最空虛、拿不出他們所勒索的糧食、食鹽的時候,直接叩關入境劫掠。這樣的事情早些年首領亦是有所定論,依靠綏靖政策和安撫政策是無法讓這些人滿足的,反而會養大他們貪婪的胃口。現在再回過頭來看,仍然是首領在當年還是黑石村落首領的時候定下的政策最為有效和持久。”
“關於這一點,政務院達利溫副院長是最有發言權的,並且各位手中的報告裏,亦是有相關的數據。諸位可以在這些數據裏看到,平城紡織廠、晉陽紡織廠這兩個紡織廠現在每年需要的羊毛、羊絨等原材料的數量,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而這些原材料的來源,都是平城和北邊的烏蘭察布城兩城的蒙古族牧民們提供的。非但是這些紡織行業所需的原材料,還有每年從草原上取得的牛、羊、馬等用來耕種、作戰、運輸、食用的牲畜數量,亦是非常龐大的。”
“而草原上的牧民們平日裏所需的糧食、烈酒、食鹽、陶器、布料,聽說最近還有從南邊虎方部族運回來的茶葉,在草原上的牧民家中亦是頗受歡迎。平城、烏蘭察布城兩座城裏牧民日常所需的物資都能通過羊絨、羊毛和牲畜的貿易從大唐國南邊幾城得到,而這些部族卻不用像過去那般付出青壯年的生命的代價,任誰都能看到這裏麵的好處來。”
“非但如此,這幾年平城的適齡青年已經為大唐國的軍隊提供了幾千名兵源。平城的蒙古族青年和附近的忻州城、晉陽城等城的華族青年每年春季會組織一次聯誼大會。據統計,這些年結為夫婦的異族青年的數量已經達到了兩千對。另外,經過首領和達利溫副院長會前的授權,我在這裏再向大家透露一個比較重要的消息。首領家的二郎世民,與達利溫副院長家的長女圖雅,自幼便是一起長起來的。二人雖然現在隻有不到十五歲的年紀,但卻也在十幾年的成長經曆當中互生情愫。就在不久前,二人終於敞開心扉互訴衷腸。”
“此事經過首領和兩位首領夫人、以及達利溫副院長與其妻連珠夫人一起協商後,為世民和圖雅定下了這門親事。待過幾年二人達到了法定結婚年齡,我大唐國首領的兒子便要迎娶草原上最美麗的姑娘圖雅。並且首領還下達了新的指示,亦是要寫到《大唐國婚姻法》裏的條款,其子、其孫,其子後代均可迎娶任何一個異族的女子,不受任何限製,不受任何約束,亦不影響其以後的所有權利。”黑世工說的口幹舌燥,終於停了停,端起發言台上的陶杯輕啜一口水,潤了潤嗓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嗡……”主席台上除了薑林和達利溫外的眾人,以及台下的眾人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瞬間炸了鍋。
“由此,可以看得出來,自我認識首領開始,首領提及的民族政策,是非常正確的。旁的不說,我大唐國現在的北方,是非常安定的。幾年前進攻過平城的十八個部族的遺老遺少們現在居住的烏蘭察布城,是應他們的執政聯盟頭人的請求,首領賜的名稱。烏蘭察布城雖然到現在尚未正式宣布納入我大唐國行政管理當中來。但這幾年雙方的經濟、貿易往來日漸加強,烏蘭察布城離不開我們,我們亦離不開烏蘭察布城。所以我想,烏蘭察布城很快便會成為我大唐國版圖上重要的一角。”
“就在此時此刻,諸位可以看到台下中央的位置,有一個空座。這個空座本來是屬於我大唐國政務院外交部部長洪魁的。可能好事的人心中已經起了疑問,今日如此重要的會議,洪魁部長去哪裏了?在這裏我可以向大家透露一個消息,就在前日,西邊的駐軍發回來的電報,說西邊的戎人、羌人派出了使團,向駐軍提出了請求,欲麵見我大唐國首領,向我大唐國祈求援助。戎人、羌人不善農事,不善生產,除了會放牧外,別的都不會。以往會依靠強大的武力向故周國國府進行要挾、勒索,得到的物資倒也能滿足其部族所需,但如此一來,故周國國府的壓力就非常大。為了求得西部的安穩,每年要付出的物資的壓力最終都落在了故周國國人的身上。”
“這一點,政務院的姬旦副院長是最有發言權的。私下裏我倆交流的時候,當我得知戎人、羌人每年從故周國國府勒索走的物資的數量的時候,我都……但這樣的事,我敢說以後決不會發生在我大唐國身上。從上半年我們協助故周國擊退了戎、羌之敵,我大唐國武裝力量駐守在西、西北的兩個團後來陸續擊退了戎人、羌人八、九次意圖叩關的軍事行動,共擊斃賊人兩千六百餘人,擒獲二千餘人。而我大唐國未損失一人,這樣的戰績無論是放在什麽時候,都是非常漂亮的。所以戎人、羌人現在服軟了,來尋求新的解決方法來了。洪魁部長就是應首領和政務院的派遣,前往西邊去麵見戎人、羌人,看看這些人此番來是何目的。”
“但不管這些人此番來是何目的,平城、烏蘭察布城是西邊的戎人、羌人唯一可以仿照的路線,那就是放棄以前不斷訛詐、勒索我華族人的詭計,放下屠殺我華族民眾的武器,乖乖地接受我大唐國國府的安排。否則,等我們大唐國的軍隊騰出手來將他們視作大敵的時候,任是他們再驍勇善戰,在我們的軍隊麵前也隻會變得能歌善舞。”黑世工停了停,又喝了一杯水。
“嘩嘩嘩……”會議廳內響起了如潮般的掌聲來。
“有些跑題了,剛才說到了故周國之地這裏。故周國之地的民眾現在已經全部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故周國之地這裏,從西往東現在依次在建西岐城、長安城、渭南城。現在故周國之地的民眾以這三城為依托,在大唐國其他幾城實施了十多年的政策現在這塊平原上也開始實施。現在長安城已經被政務院正式確定為大唐國首都,以後我們所處的這片平原便是我大唐國的王畿之地。當然了,按我大唐國的政策,不會出現分封,不會出現厚此薄彼,但我想故周國的這片土地,在我大唐國的悉心建設下,定不會辜負故周國小君侯將故土托付給其舅父、我大唐國首領的拳拳之心。”
“同樣的道理,故商國之地在十四年發生的事情,現在想起來更是讓人唏噓不已。故商國之地這裏有著與故周國一樣的遭遇,先是受到了以東伯侯薑文煥為首的十數萬叛軍的進攻,王畿之地生靈塗炭、立城幾百年的朝歌城被叛軍攻破,王宮被叛軍焚毀,商國末代之王子庚與其後於大火之中殉國。按首領的說法,這是君主最壯烈的死法,這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典範。可是,不待叛軍退卻,大河卻爆發了千年一遇的洪災,將大河下遊兩岸的農田、民房、城市衝毀,那些在兵災當中幸存下來的故商國民眾尚未得到一絲喘息的機會,緊接著有被滔天的洪水所淹沒,想來讓人著實心痛。”
“好在上天終究有好生之德,周國王室唯一的合法繼承人子克與其祖母故商國太後念在商國與我大唐國有姻親關係,來我大唐國尋求避難。年幼的子克想著千瘡百孔的故商國之地,想著現在已經支離破碎的商國統治,想著我大唐國強悍的國力,終於做出了一個正確的選擇,那便是將故商國之地處在水深火熱當中的民眾托付給了其姑丈、我大唐國首領牧養。我大唐國首領再三推辭,子克再三謙讓,最終二人意見達成一致。子克寫下通告天下的檄文,故商國之地諸侯國、方國自接到檄文起,接受我大唐國統一號令。一切政令、政策均按大唐國現行政令、政策辦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截止到現在,四個月的時間過去了,故商國之地的民眾亦是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截止到此次會議召開的前十天,我與姬旦副院長一直身在故商國之地那裏,統籌協調故商國之地的所有的政務方麵的工作。現在我可以向大家拍著胸脯保證,故商國之地現在沒有一個民眾流離失所,沒有一個於兵災、洪災當中喪命的生靈暴屍荒野。待來年開春,故商國之地這裏便會按照大唐國的地方行政管理辦法,開始實施各項政令、政策。屆時,依然離不開政務院各部、防務部、總參謀部的大力支持。”
“應首領和總參謀部的要求,也是我們政務院應該做的,亦是發自我本人最真誠的,在這裏我要著重感謝兩個人。第一個人便是總參謀的石平參謀。他提出的以大河為道路,將囤積在風陵渡渡口的存糧快速、高效、最低花費地運輸到故商國之地用來賑災救災的方法,著實地解決了我們政務院的燃眉之急。還有一位,便是大唐國駐虎方雲夢部族租界的馬六總督,在故商國之地民眾糧食不太充足的緊要關頭,馬六總督攜帶其在雲夢部族換來的一千多名奴隸兄弟,從南邊運來三趟大米填補了缺額。有了風陵渡運過去的糧食,有了馬六兄弟辛辛苦苦跑的三趟,加上故商國之地搜尋出來的糧食,故商國之地民眾的存糧捱到下一個收獲季定是不成問題。現在,我提議,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感謝石平參謀和馬六總督的卓越貢獻。”
“嘩嘩嘩……”會議廳裏,又是雷鳴般的掌聲。
台下人群中的石平和馬六二人身著軍裝,忙起身立正,朝主席台和四周鄭重地行起軍禮。
喜歡商末三國誌請大家收藏:()商末三國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