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撥亂反正

字數:4692   加入書籤

A+A-




    當初毒害自己的時候,莊宓怨恨的眼神,至今令沈若言難忘。

    “如果不是你,我跟皇兒又何需忍辱偷生?如果不是你,皇兒又何需認她人為母?如果不是你,皇兒這個皇帝,何苦當得這麽窩囊!”

    “陸樺,這一切都是因為你!因為你的存在,才會導致這一切,所以,你去死吧!隻要你死了,所有人都會好!”

    她瘋狂的樣子,讓陸樺大為震驚。

    不敢相信,平時溫溫柔柔連踩到隻螞蟻都要去佛堂請罪的人,會變成這個樣子。

    或許,是她從一開始,就沒有看清過莊宓。

    她們母子將自己視為阻撓她們相伴的障礙,卻從來沒有想過,若是沒有自己,她們手中的一切,還能不能夠擁有!

    如果不是她,宋元峙至今還是個不受寵的皇子。

    當年皇子奪嫡,何其凶險!

    他自以為蟄伏得好,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可那都是自己在後麵,給他擦幹抹淨!

    否則,過早暴露野心的他,根本活不到奪嫡!

    也怪自己,人生唯一一次瞎了眼,就是遇上了宋元峙母子。

    自己那時正為著衛沅沅的離世傷心失落,莊宓的出現,就像是寒冬裏的一抹暖陽。

    她是那麽懂自己與衛沅沅的情意,甚至不惜冒著風險,幫忙收集為衛家平反的證據。

    她捧著一顆處處為了自己的真心,噓寒問暖都不足以形容她的貼心,那個時候,她實在是沒有想到,這個世上,竟然還有如此溫暖的人。

    可到頭來才明白,所有的善解人意,都是預謀而來——

    從一開始,這就是專門針對她一個人的局!

    如今自己沒在了,當如了莊宓的意才對。

    但如今看來,似乎她與宋元峙,也沒有想象中的那般,母子情深。

    “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參見太後,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

    眾臣俯首行禮,女眷們也跟在後麵,各個繃緊了神經,不敢逾越。

    莊宓端坐高台,麵上是一片慈悲模樣,可眼底的得意,卻隻有了解她的人才看得出來——

    她十分享受這等高高在上的感覺。

    聖母皇太後,除了皇帝,這宮裏頭唯一尊貴的主人。

    權力一旦握到了手中,誰又舍得放下呢?

    “今日慶功宴,為我大盛浴血奮戰的將士們,舉杯歡慶!沒有他們的堅守,就沒有如今的太平!”

    皇帝率先舉杯,冠冕堂皇的話倒是會說。隻不過心裏麵是不是這樣想的,卻不一定了。

    “淮南王遠在南塢,身負重任,無法親臨。不過世子尚在盛京,倒是可以替父承恩。”

    宋淮安聞言,十分惶恐,當即出列。隻不過因為太過著急,被鞋子給絆了一下,撲通一聲,就跪了出來。

    “噗嗤。”

    皇子那邊有人忍不住笑出了聲,宋淮安臉色憋得通紅,說話也變得磕磕絆絆起來:

    “皇上,微臣……微臣替父,叩謝聖恩!”

    宋淮安唯唯諾諾的表現,讓眾人忍不住歎息。

    淮南王何其英勇,世子卻這般沒出息。

    真是後繼無人啊!

    皇帝給了皇子那邊一個眼神,窸窸窣窣的動靜,便停了下來。

    他的目光溫和,讓人將宋淮安扶起來,笑著道:“淮安不必緊張,有你父親在,才有這大盛的大好山河啊!”

    宋淮安咚的一聲又跪了下去,嚇得頭都不敢抬了:

    “皇上,微臣惶恐!父王能夠有此戰績,全靠將士們英勇奮戰,都是皇上治下有方,才能讓父王安心抗戰!”

    “父王常常教導微臣,一切皆是天恩,不可忘懷!”

    宋淮安說到最後,聲音都在顫抖。

    這次淮南王打了勝仗,皇帝覺得他封無可封,於是就給宋淮安弄了個閑職。

    以示聖恩。

    宋淮安獨自一人在京,完全摸不準皇帝是個什麽心思。唯恐哪個地方沒有做好,給父王惹來麻煩。

    蒙肅剛退,南塢也需要休養生息,這個時候,經不起別的折騰了!

    沈若言看在眼裏,在心中冷笑。

    皇帝自以為做出一副有容人之度的模樣,就能夠讓天下人覺得,他是一個明事理辯忠奸的好皇帝。

    可惜,百姓的眼睛也是明亮的,這場仗是誰打下來的,到底是誰在拚命,他們的心裏,一清二楚。

    隻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這個宋淮安倒是有些意思,將窩囊拿捏得恰到好處。

    不會太過,讓人覺得淮南王府的人,實在不堪入目。

    但也不會太假,讓人覺得他是在故意裝模作樣。

    這個年紀,能夠有這份把控,實在是不容易。

    沈若言若有所思,淮南王對這位世子,究竟是什麽態度?

    看來,得找機會試一試了。

    宮宴還在繼續,大家的臉上,都是其樂融的樣子。

    仿佛四海升平,天下常安。

    而沈若言的人卻傳來消息,南塢那邊損失慘重,淮南王親自帶著人在進行重建。

    朝廷給的封賞,他全部沒要。

    而是讓人偷偷全部轉成了現銀,發給那些犧牲的戰士家屬,還有受傷無法再參軍的將士,讓他們的餘生能有個保障。

    這些,皇帝隻是讓人按照慣例辦理。但普通將士的難處,他根本不知曉。

    或許就算是知曉了,也不會放下心上。

    所以沈若言讓人將這個消息壓了下來,沒有聲張。

    朱門酒肉臭,如今方才明。

    這些事情,她當太後的時候,體會反而沒有這麽深。

    但是在宮外待久了,耳目不再閉塞,看問題的角度也變得不一樣了。

    對於沈若言而言,這是一種收獲。

    而對於某些人而言,這些東西,才是他身為帝王,必須掌握的——

    沈若言第一次動了換個皇帝的想法。

    既然身在其位不謀其政,與其看著他自取滅亡,不如在他帶著江山走向荒蕪的時候,取而代之!

    隻不過,這個人不會是她。

    她已經不是太後了,就算還是太後,她也不會再做這種事。

    一位兩權,隻會導致朝廷動蕩,分崩離析。

    當初她一葉障目,以為有自己把控,就能夠讓皇帝坐穩江山,不做錯事。

    可是卻造成他迫切想要掌權,以至於急功近利,犯下大錯。

    所以,她的因果,她來了解!

    所有的一切,都該撥亂反正,回到正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