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造反!
字數:4540 加入書籤
“春汐,你是我的貼身婢女,有些事情,我也不想瞞你。”
沈若言現在要做的事情,是一個不小心,就會犯殺頭之罪的大事。
一舉一動,都得分外小心。
身份不同,注定她每一步,都要走得小心翼翼。隻有這樣,才能夠保全自己,保護身邊之人。
“侯爺不忠,對世子不聞不問。但是這個侯府,世子繼承天經地義。任何人,都不能影響世子的利益。”
春汐明白,哪怕夫人不說,她也知道,如果指望侯爺的話,世子最終的命運,隻有被替換。
不管是夫人還是世子,都不該是這樣的結局。
“奴婢願為夫人世子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春汐的目光堅定,帶著必死的決心,沈若言卻忍不住輕笑起來:
“哪裏就用你赴湯蹈火了?放心,你家主子還不至於弱成這樣。”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沈若言信命,但也不信命。
命順則信,命逆則疑——否則,她為何要重來呢?
春汐看著沈若言放鬆的笑容,原本緊張的心情,不知不覺也跟著鬆弛下來。
以前的夫人也愛笑,但是自從嫁入侯府之後,就很少在她的臉上看到如此真心的笑容。
後來夫人又開始變得愛笑起來,現在的笑容比起以前,又多了幾分篤定。
讓人看著,就覺得安心。
主仆二人在屋子裏談了一下午,而外麵,卻是天翻地覆了!
“鬆陽縣反了!”
“起義軍在鬆陽縣造反了!”
“完了,這是又要打仗了啊……”
李清正的案子終究還是被翻了出來,重見天日。
刺客的餘黨,在鬆陽縣集結江湖勢力,打著為李清正申冤,清君側的名頭——造反了!
“皇帝不仁,枉顧王法,放縱貪官為所欲為,魚肉百姓,民不聊生!”
“現有忠義之士,揭竿起義,誓要讓貪官汙吏以命償命,讓妖妃以血償債,以平民憤!”
起義軍頭紮紅巾,被稱為紅巾軍。
整個鬆陽縣的人,無論男女老少,全部加入了紅巾軍的隊伍。
現在正在攻打蕃河府,蕃河府毫無防備,艱難抵抗。八百裏加急的急報,不斷的往盛京送去求援。
“廢物!”
“一群廢物!”
皇帝做夢都沒有想到,一個小小的鬆陽縣令,竟然能夠掀起這麽大的波瀾!
不就是一條命嗎?
怎麽就造反了呢?!
他不懂,這個李清正究竟是給鬆陽縣的百姓們下了什麽**藥,竟然能夠讓他們如此賣命——
人都死了,真相還有什麽重要?
“皇上,李清正一案,讓鬆陽縣群起攻之。若是不查個明白,隻怕其他地方,也會心生不滿,蠢蠢欲動啊!”
秦相算是看明白了,這件事情,最開始的導火索,就是皇帝這裏。
李清正的案子當初皇帝甚至都沒有派人仔細調查,牽扯到林寺之後,便讓人匆匆結案。
如此,才造成了現在的局麵。
“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縣令,秦相是不是有點過於擔心了?”
林寺雖然被牽扯其中,但是他絲毫沒有避嫌的意思。
“李清正的案子,人證物證俱在,有什麽好交代的?無非是些刁民借機鬧事,有什麽大不了!”
“我看你們就是在這盛京城裏待得太久了,沒有見識過這些刁民,才會被他們嚇住。我看不如直接派兵前去圍剿,保管他們嚇得不敢吭聲!”
“林大人好大的威風,派兵圍剿?你可知道,你要圍剿的,是我大盛的百姓,皇上的子民!”
秦相義正辭嚴的話,懟得林寺不敢再開口。
主要還是顧忌秦相的身份,不好跟他太撕破臉,隻能求助的望向皇上,希望皇帝能夠給他做主。
兵部尚書從來沒有覺得秦相這麽順眼過,見皇上的眼神從眾人麵前滑過,最後落在了自己身上——
他心中咯噔一聲,這是要讓自己表態了!
“啟稟皇上,微臣認為秦相所言,十分有道理。”
他輕咳一聲,假裝沒有看到林寺那幾乎想要噴火的目光,繼續說道:
“這些百姓也是被蠱惑了,罪不至死。若是派兵圍剿,怕是會真的傷了天下百姓的心。”
“如今與蒙肅的仗剛剛打完,實在不宜多生事端。”
皇帝越聽越覺得不對勁,見兵部尚書都跟秦相站到同一個陣線了,忍住想要發火的衝動,幾乎是咬著牙開口道:
“那依愛卿之見,此事該如何處理?”
郭尚書裝模作樣的為難了一會,“這……容臣想一想。”
百姓要反,是因為李清正被冤枉,想要解百姓的怒氣,那就重新徹查李清正一案。
而且,人家指名道姓貪官妖妃……說的就是林貴妃兄妹倆——方法都給你指出來了,皇上難道看不懂嗎?
郭尚書可不想當這個出頭鳥,這李清正的案子究竟有何隱情,現在都還不得而知。
更何況,還牽扯到了林貴妃,誰不知道她在宮中聖寵正濃?
於是郭尚書眼珠子一轉,突然開口道:“秦相如何看待此事呢?在這方麵,秦相肯定比臣等,更有經驗。”
畢竟是朝中的老臣了,經曆過的,都比他們聽過看過的多。
郭尚書說這話,也不完全是想要拉秦相下水。
在他心裏,秦相肯定有辦法,隻是不知道這老頭憋著幹什麽,或許就等著他激一激,給個由頭呢?
秦相的身體似乎有些僵硬,轉個頭的功夫,都用了好久。
“百姓之願,還望皇上重視。公道自在人心,相信隻要公平正義,百姓自然能夠諒解。”
“一群刁民,還妄想拿捏朕?”皇帝心中想著,氣得差點把龍椅都給抓壞了!
但是麵上卻是隻能故作深沉的點點頭,“秦相所言極是,朕會考慮的。”
“皇上!”
林寺有些慌了,皇上不會真的要重新查李清正一案吧?
他……經不住查啊!
皇帝給了林寺一個眼神,示意他稍安勿躁。
“既然如此,這件事就交給大理寺去查辦,重新徹查李清正一案,給百姓們一個交代!”
刁民造反成不了氣候,但皇帝擔心的是,有人會借機行事,渾水摸魚!
他好不容易坐穩的江山,絕對不容許任何人破壞!(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