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楚漢爭霸 第二十八章 三分天下之計
字數:2275 加入書籤
韓信啥啥都強,就是情商有待提高,在職場上混,和老板的關係至為重要,可惜韓信一直到死都沒有弄明白。
攻略下齊國後,韓信的功利心開始作祟了,他寫了封信派人送給劉邦,說:“齊國人無比狡猾,反複無常的,不找個人管管可不行,為了大漢的安定著想,我願意做個代理齊王替大王治理齊國。”這封信已經不是邀功那麽簡單了,在劉邦看來,更像是一種威脅,氣得大罵:“老子被項羽圍堵,韓信不來救駕還想著當王,太過分了。”
劉邦正要繼續發作的時候,張良、陳平踢了踢劉邦的腳,湊到耳旁說起了悄悄話:“現在萬萬不能和韓信鬧掰啊,不然漢國就危險了,您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這樣也好讓韓信對您感恩戴德。”經張良、陳平這麽一提點,劉邦馬上醒悟過來,隨即說道:“太過分了,韓大將軍滅了諸侯還想著當代理國王,要做就做真王啊,就封韓將軍為齊王。阿良,這事就交給你辦了。”能屈能伸,圓滑處世,這就是劉邦。韓信雖然拿了個齊王做,但和劉邦之間的關係已經產生了裂縫,得不償失。
劉邦知道韓信的重要性,現在項羽也知道了。項羽收到了前線兵敗和龍且陣亡的消息,如同當頭棒喝,從來沒害怕過的項羽也慌了,傻瓜都能看出來現在的楚國已經到了危急存亡的時候。盡管項羽恨不得抽了韓信的皮,此時此刻他也不得向韓信服軟,派出說客武涉出使齊國,希望韓信能夠加盟楚國。
形勢已經相當明顯了,韓信將是決定楚漢命運的關鍵人物。那麽韓信會如何選擇呢?繼續往下看。
武涉來到齊國後,韓信處於禮節還是比較客氣地招待了他,作為一名說客,武涉將口才發揮得淋漓盡致,和韓信扯東扯西,侃侃而談,最後切入到了主題:“韓將軍,如今楚漢的形勢您也清楚,雙方僵持不下,眼下是您幫誰,誰就能取勝。可要是項王被滅了,你說劉邦接下來會不會對付你呢?將軍您多少和項王也有點交情,之前也在楚國幹過,您不如獨立出來,來個三分天下,再和楚國聯手對付漢國。到時候天下就都歸您和項王所有了。”
發言很精彩,但沒什麽說服力,韓信剛被封為齊王,覺得自己可受重視啦,憑啥要聽你一個手下敗將的話?韓信敷衍了幾句,就把武涉給送走了。
武涉的話對韓信來說一點吸引力都沒有,但在武涉走後,那個縱橫家,蒯通又出來了。蒯通對韓信說:“我以前學過看麵相。”
“哦,水平怎麽樣呀?”
“從骨法中看貴賤,從容色中看憂喜,從決斷中看成敗。”
看蒯通說得頭頭是道,韓信動心了,說:“快來給我看看。”
蒯通讓韓信把旁人都撤走,然後仔細端詳了一番,說道:“從麵相來說,您當到侯爵也就差不多了,而且還很危險。不過從背影來看,您又是大富大貴之人。您這相確實複雜呀。”
“怎麽個複雜法,你給我說說。”
“秦朝暴虐,早前各方起義的時候天下形勢變幻莫測,現在,楚漢相爭到了關鍵時候,誰贏誰輸其實掌握在將軍您手中。我給您出個主意,劉邦和項羽,您誰都不要幫,獨立出來,成為第三方勢力,和楚漢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憑將軍您的實力,依靠齊國的地盤,北邊再連同燕、趙、代,就能牢牢掌控住戰局的走向,屆時必能成就一番霸業。”
蒯通又給韓信提了三分天下的主意,韓信覺得還是不妥,說:“漢王對我不錯呀,沒有他,我哪裏有今天,我怎麽能忘恩負義呢。”蒯通隨後舉了兩個例子:“您覺得您和漢王關係好嗎?未必。張耳和陳餘關係總好吧,最後不還是到了相互殘殺的地步,都是利益罷了,哪有永恒的關係。文種你總知道吧,幫助勾踐稱霸後被逼死。俗話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您現在已經是功高震主了,要是繼續給漢國賣命,劉邦肯定會提防你;但你要是投靠楚國,項羽肯定也不能全然信任你。所以我勸您自立門戶,將來好保全自己的身家。”
蒯通的這番話倒是讓韓信有點動搖,韓信想了想說:“先生您先回去休息吧,我考慮幾天。”蒯通對官場確實看得很透,韓信自然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過了幾天,蒯通又來找韓信,勸說到:“當斷不斷,必受其亂,望將軍早做抉擇。”韓信的思想鬥爭也非常激烈,他猶豫再三,還是不想背叛劉邦,他覺得當個諸侯王已經不錯了,就對蒯通說:“先生不必再多言了,我是不會背離漢王的。”
話說到了這份上,蒯通歎了口氣,就離開了韓信。蒯通的建議沒被采納,但他這番言論可太危險了,他怕有人來找他麻煩,就裝瘋賣傻當起了巫師。其實對於韓信的發展來說,蒯通的建議確實很中肯,多年以後韓信臨死前還說了句:“悔不當初啊,早知道就該聽蒯通的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