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番外

字數:2573   加入書籤

A+A-




    我是十爺他額娘!
    十阿哥看著離自己越來越遠的紫禁城心中有說不出的感慨,其實自己剛提出要去西洋諸國遊學的時候,康熙自然是不同意的,隻是過了兩天之後自己的皇阿瑪跟自己說了一些有的沒的之後,終於是同意他去西洋一趟。
    上輩子的十阿哥雖然在紫禁城外飄蕩了好些時候,但是總是沒有真真正正的見到過西洋。 清朝的這個時候和西洋的通商已經達到了一個較為繁華的時候,雖然官府沒有正式參與,但是明間的勢力確實很多。 紐軲轆家自然早就涉及了這些事情,雖然自己的舅舅們在額娘的喪禮上鬧出了不少笑話,但是對他這個外甥大方的沒有話說。
    隨著阿哥們的長大,朝中的局勢也和上輩子一樣變得撲朔迷離起來,十阿哥在京城的這些年不是在京城城郊的佛寺,就是在皇宮中陪陪太後。
    十阿哥坐著商船跟著商隊跑遍了南洋的幾個國家,又跟著他們去了西洋。 西洋的種種都讓十阿哥心驚,對於西洋諸國的開放以及清朝的內亂,十阿哥終於是明白為什麽百年後的大清朝會這樣的不堪一擊。 想想他重生之後,不是渾渾噩噩的不知所措就是想著要怎麽樣的避開這些阿哥們的明爭暗鬥,他實在是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要對大清朝做些什麽。
    說起來,她額娘作為一個婦人沒有想過要為國效力什麽的也就算了,他作為大清朝的阿哥竟然也這樣的得過且過實在是不應該。 十阿哥每每到一個國家,就會將在這裏的所見所聞寫下來,船上不易用毛筆,十阿哥漸漸的學會了用炭筆和鵝毛筆,這些所見所聞都被他送回京城。這些東西自然是直接放置在了康熙的案頭,原本康熙還以為是自己的兒子報平安的家書也沒有多在意,直到後來十阿哥的信件越來越厚竟然都達到了一本書的樣子。這些書信被商船帶回來已經是過了不知道多少時候,康熙看著那些不太一樣的紙張,那些不一樣的字跡,再看看十阿哥書信中所寫的內容,康熙心中觸動良多。
    李德全被康熙打發了出來,康熙從自己的案頭取下了一個匣子,匣子裏裝的是溫僖貴妃臨死前留給他的書信,裏麵寫著西洋的事情,也寫著康熙朝的事情。 這些年過去,康熙朝裏的東西已經漸漸的被證實,隨著十阿哥的書信,溫僖貴妃所言也都中了。 康熙剛看到這些事情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放在心上,這些神神叨叨的東西他根本不信,隻是因為信的最後溫習貴妃說料到他不信,還望萬歲爺耐心的等些時候。
    十阿哥的事情朝中的幾位自然不是很清楚,知道的也隻有康熙後宮的太後以及紐軲轆家的人。八阿哥已經等人已經指婚出宮去開府去了,因為十阿哥一直沒有成婚分出宮去,自然他以下的幾個弟弟也沒有出宮去。
    “李德全,吩咐內務府去給老十收拾府邸,就按照貝勒的樣式吧。” 李德全躬身領著聖旨就去了,看樣子十阿哥是要回來了,對比現在還是貝子的九阿哥,看看就知道還是十阿哥得聖心,就算人家這些年沒有在萬歲爺的跟前,萬歲爺還是惦記著人家。
    康熙的一道吩咐前朝後宮自然是知道了,內務府裏還有紐軲轆家的人在,阿靈阿聽了之後皺了皺了眉頭就去找自己的哥哥去了。 雖然前些年鬧得不可開交,但是自己家的人卻是知道這都是為了韜光養晦,免得遭了康熙的猜忌。 現在自己家的大外甥就要回來了,妹妹還有好些東西放在這裏,是不是趁著這個時候就給安置到十阿哥的宅子裏麵去。
    最後,還是年紀稍大的法恪說了給十阿哥準備一個莊子,這些東西就放在莊子裏,京城裏眼睛多,這些東西就這樣給十阿哥送過去,怕是要給十阿哥惹麻煩。 京城裏的事情十阿哥雖然不是一無所知,但是有好些事情還是不清楚,他就不清楚為了自己的宅子已經有好幾撥人開始動了起來。
    紫禁城外的事情先不說,就紫禁城裏麵也是不得安寧。 佟貴妃現在和四妃一起掌管著宮務,內務府這麽大的動靜自然是不會不知道,這天趁著見到康熙就提了說十阿哥已經這麽大了,一直沒有安排人,現在是不是一起安排下去。 沒想到,佟貴妃這次沒有提到點子上,康熙隻是淡淡的回了一句這個你就不用操心了。
    宜妃聽了這件事情之後笑了笑就放開不提,雖然十阿哥看樣子是要受封一個貝勒,但是這又有什麽好不高興的,雖然人家的娘是個貴妃呢“溫僖貴妃雖然人不在了,但是不可能不給自己的兒子安排好這些事情,你們又不是沒有看到就算是長在眼前的公主都安排的事無巨細,別說是自己的兒子了。 再說,十阿哥身份這樣高,豈是她一個沒有封號的貴妃可以管的。 看著吧,就算是福晉也沒有我們插嘴的份,說不定人家連自己的兒媳婦都安排號了。”
    “貴妃都故去多少年了,這些事情也能安排好?”
    “誰知道呢。”
    康熙四十年的暮秋,台風季節過去之後,十阿哥就在廣州的口岸登陸了。 上了岸的十阿哥還是沒有著急會京城去,雖然自己的皇阿瑪已經催了不知道多少遍了。
    “爺,咱們還是趕緊進京吧,過了年您還要娶福晉呢,咱們這樣回京城可是要晚了,還有您帶回來東西可是要比您更早的到京城了,您就不能上上心麽。”
    終於,十阿哥帶著自己的隨從在十一月初到達了京城,十阿哥看著京城的樣子,彎了彎嘴角,爺回來了,大清朝,你可準備好了。